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标准化规模养殖:现代畜牧业发展必然选择

时间:2011-11-02
来源:兽药营销网



  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规模养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成效突出,但另一方面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有时候甚至比以往表现得更加紧迫,继续下大力气、毫不松懈地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别无选择。

  今年,农业部继续在全国创建500个示范场,各地按照部署,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理念深入人心,规模养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存栏2000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34%、30.6%和62.9%。

  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这一轮生猪价格上涨,同比涨幅大,持续时间长,最高涨幅(今年6月第5周)达86.6%,涨势已持续15个月,成为拉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成为领导关心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分析此次生猪价格上涨的原因,除养殖成本持续攀升、前期生产的周期性调整等外,散养户退出加快是重要的因素。据农业部对2000个养猪村的定点监测,7月份养猪户占所有农户的比重为22.74%,比去年同期下降1.72个百分点,比2009年下降2.8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约750万养殖户已经退出养猪业。从长远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推进,特别是受比较效益低、疫病及市场风险大等影响,分散养殖户逐步退出养殖业难以避免,这一势头也不可逆转。而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不仅仅是弥补部分散户退出、增加市场供给的客观需要,而且还是克服散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盲目跟风问题,促进生产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近期的监测情况看,规模养殖场(户)是当前增养补栏的主体。因此,保障畜产品市场稳定有效供给,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方向不可动摇。

  防范动物疫病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去冬今春,受异常气候影响,我国一些省区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部分地区仔猪成活率明显下降,个别养殖场(户)死亡率超过50%,这对于原本低迷的生猪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推动了生猪产品价格的上涨。基层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散养户设施设备条件简陋,大多缺乏保温防寒措施,仔猪死亡率较高,而规模养殖场(户)发病明显较少,死亡率也较低。实践证明,不论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还是常见病的防治,难点和重点在散养农户,主要是散养户设施化水平低,技术力量不足,特别是在养殖亏损时,降低饲养管理水平,疫病发生的风险更大。因此,只有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才能彻底改变散养户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提高设施技术装备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才能真正有效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