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埋首论文还是服务产业 农大教授的科研之惑

时间:2011-09-14
来源:《农民日报》



●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年终总结却无从下笔

●到了农村才发现,科研完全换了另一个角度

●大家都盯着高精尖,谁来组装让农民直接用的技术

 图为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李晓林教授(左三)在田间为农民上课。

  是埋首论文,还是服务产业?这一问题让许多农业科研人员倍感纠结。一边是农民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另一边却是与SCI论文、课题、项目等紧密挂钩的绩效、职称和晋升。日前,记者采访了部分农业科研人员,他们道出了农业科研之惑。

  “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但没觉得自己对国家有什么突出贡献;帮助农民增产10%,发现自己还有点用”

  李晓林,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二级教授,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植物菌根的基础性研究,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国务院政府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优秀教师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我从事基础性研究20多年,但除了对理论有贡献外,对中国农业实际的贡献很有限。”李晓林说,“这几年,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但实际用到农民地里的并不多,感觉很可惜。科研应该服务于农业生产,不能‘纸上谈兵’。”

  2009年5月,为配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李晓林所在的学院派出三支队伍到河北、吉林等地进行肥效示范,李晓林负责河北曲周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当时的想法是看看自己的成果能不能在农民的地里发挥作用。”李晓林说。就为了这个朴素的想法,李晓林第一个住到村里,去年一住就是280多天,开着自家车两年不到跑了近9万公里。李晓林的举动带动了很多年轻教师和学生,目前,曲周基地常年有十几名教师和学生在那搞科研。

  “快乐多了,充实多了。虽然1998年我就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但从来没觉得自己对国家有什么突出贡献,到了农村,帮助农民增产10%,增加了几百元收入,才感到自己为农民做了一点事,有了一点贡献,我还有用。”李晓林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

  李晓林说这种“满足感、愉悦感”来自于“被认可、被需要”:“我看到,年轻教师一开始三天两头往回跑,到后来让回来都不回来,他们也是在基层找到了事业的舞台,体会到人生价值。”

  青年教师芮玉奎在吉林榆树驻扎了近两年,去年组织农民开展玉米高产竞赛,实现增产20%以上。“以前忙着写论文,不知道科研有没有用,也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很迷茫。现在看自己还能发挥一些作用,被农民需要、被基层需要,心里感觉踏实了,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作为年轻的科研人员,芮玉奎也坦言有发论文等压力,但他认为:“短期看对评职称、发论文会有影响,但对农业生产研究得深入了能写出更高水平的文章。”#p#副标题#e#

  下基层一年,回来后发现年终总结没法写

  在农村收获颇丰的李晓林回来后遇到了一件尴尬事。“我下基层一年回来后发现连年终总结都没法写,现在的研究机构都以论文多少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年终总结设定好的内容只有获奖、论文、课题等,下基层只能归于‘其他工作’。”

  既然下基层不是“分内工作”,那如何引导科研人员尤其是中青年科研人员下基层呢?李晓林觉得,一方面要增强科研人员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一定要改变评价体系,这些工作如果不能纳入考核,甚至可能会影响职称的评定、项目的完成,谁还有积极性呢?

  到底应该用什么标准评价科研人员?这引发了李晓林的深思,他认为,科学研究分三个层次,其中最重要的是与产业有关的应用技术研究,农业科研大多属于此类。“而检验这类科研成果的不应仅仅是发论文、获专利,更重要的是看能否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

  而不少科研人员也给记者描述了另一番科研模式:通常是先查文献,然后跑项目、写申请书,没仔细考虑过农民是否需要。搞科研只是想着如何交差,所以一门心思想着发论文、出专利,也知道那些东西对生产可能没用,但能带来职称、项目,至于农民需不需要就不是我的事了。因此,本该下地的研究也不下地了,只在实验室里模拟。

  李晓林说:“到了农村以后才发现哪些是农民真正需要的,哪些是还有差距的,有些技术很好,但是可能并不符合农民的实际,比如3亩地怎么种、5亩地怎么种,这和100亩地的种法是不一样的,技术、机械的配套也是不一样的,再精确的实验也模拟不出一家一户的具体情况。到了地里你就必须想农民的事,从一家一户的实际出发考虑问题,科研完全换了一个角度。”#p#副标题#e#

  科研评价“指挥棒”不断“攀高”,科研人员该何去何从

  “现在只有两类科研人员愿意下基层。”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一针见血地指出,“一种是已经功成名就的,把荣誉看淡了,想踏踏实实做点事,另一种就是年轻学生,有理想有热忱。”

  李晓林无疑属于第一种。引导一个人做一件事可以靠精神鼓励,但引导一群人做事就要靠制度了。而在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下,科研人员确实没有下基层的动力。

  “现在的评价趋势是不断攀高,攀论文,攀SCI。这样一来,大家都钻进实验室,盯着高精尖,没有人愿意组装研究成果,即组装成农民可以直接用的技术。”南京农业大学盖钧镒院士指出农业科研怪现象,“在农业领域,从事遗传育种研究的人最多,但大多数都不会育种,甚至都没有到过田间,就像外科医生靠SCI论文晋级,却不会开刀一样。”

  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副所长梁建告诉记者,很多单位对科研人员的评价采取“绩点制”,工资、晋升等都与之挂钩,其中,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少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比重,其他考核指标还有主持课题、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等,而对“社会服务”没有考核,也很难有一个公认的评判标准。

  而大多数科研人员对SCI是又爱又恨,“SCI是个好经,但在中国念歪了”,因为SCI目前已成为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尺度。

  张福锁认为,SCI只能作为评价工作中的一个角度,不能代表被评价对象的全部。作为应用型学科,到一线做科研是必须的,农业科研应该来自于生产而非实验室,要在生产第一线发现前沿问题,通过创新研究来创造新的知识,创新技术,去解决生产问题,这才是最高水平的研究。

  “应从国家层面改变现有的考核评价机制,扭转‘职称型科研’倾向。”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建议,大学的三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但是,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集中在前两项上,而对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重视不够。希望能从国家的高度,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考评机制,引导更多科研人员服务产业发展,这将更具有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