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山鸭王喜与忧
时间:2011-09-1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沂山苍松翠绿,弥河缓缓流淌。山东省临朐县寺头镇彭家庄村民赵恒伟的绿地畜禽养殖场坐落在沂山脚下,掩映在绿树丛中。
在寺头镇十里八村,赵恒伟是人们公认的“鸭王”。
和印象中鸭子满地跑的养殖方式不同,赵恒伟养的3万多只鸭集中在三个车间,是典型的工厂化养殖。
记者走进养殖场时,赵恒伟正在一号车间按动电钮给鸭子喂料,饲料顺着管道往里面输送。隔着玻璃窗望去,上万只黄绒绒的鸭子在食槽边进食。仪表上显示,养殖车间里的温度为27.4摄氏度。
赵恒伟说:“现在养鸭和以往不同了,自动化程度很高。温度控制、喂料、清除粪便等,都是机械化操作。我这养鸭场只雇了3个人。”
临朐是江北最大的养鸭基地之一。赵恒伟9年前就开始养鸭,当时每年也就养个三、四千只。去年,在镇政府的协调下,他从农村信用社贷款90多万元,投资兴建了这个养鸭场,存栏量猛增到三、四万只,年出栏量超过20万只。
老赵说,封闭式养鸭易管理,鸭发病少,养殖成本低,出栏的鸭质量好。此外,鸭粪也便于收集,经过专门处理后变成有机肥,销往附近的寿光等地。
赵恒伟开心地说:“去年养鸭场建成后养第一批鸭时,因为用的都是前所未有的先进设备,怕操作不当影响鸭的生长,整天提心吊胆。等到9月鸭子如期出栏时,我心里那个高兴啊!当天,就给饲养员发了资金,还到酒店喝了一场酒。”
问起收入,赵恒伟说,鸭子一般要养到五、六斤才卖,一年出栏七到八批,养一只鸭的利润在4元左右。“我们村有100多养鸭户,附近的加工点定期上门收购,非常方便。”他说。
“鸭王”赵恒伟也有烦心事,就是担心市场价格波动。今年春节期间,鸭子行情走低,眼瞅着鸭价从每斤4元多降到3元多。为这,老赵年都没过安生。眼下鸭子正上膘,老赵期盼能卖个好价钱。
扩大养殖规模也不容易。“去年兴建养鸭场时,就想搞5个车间,可因为土地指标不够,没有办成。”今年,在镇里的扶持下,赵恒伟准备再上两个养鸭车间。
尽管有喜有忧,但赵恒伟对自己的养鸭产业还是充满了信心。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