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1-08-27
来源:本网采编
8月27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8月27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8月27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业内忧心扶持新政 猪价恐蹈07覆辙
我国政府为调控猪价而推行的生猪养殖扶持政策正在遭受质疑。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本轮猪价暴涨以来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与2007年的政策差别不大,此前的政策在控制了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势头的同时,也为近两年猪价的暴跌暴涨埋下了“伏笔”,很多人担忧新的猪价调控政策会重蹈覆辙。
此外,由于对政府投入的扶持资金缺乏更为有效的监管,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国家在快速提高养猪业规模化水平的同时,养猪补贴仍然存在大量的违规操作现象,而猪价暴跌暴涨的难题并没有解决。
调控新政
7月份,在猪肉价格不断高涨的热浪中,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养殖的政策措施。
这些扶持政策主要有:“十二五”期间,每年继续安排中央投资25亿元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并视情况适当增加投资;各地要继续按照每头每年100元的标准,对能繁母猪发放饲养补贴;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农场)奖励政策,将奖励范围由目前的421个县增加到500个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央这一轮调控与2007年国内猪价暴涨时推出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类似性,但此次新的政策针对性更强,更倾向于扶持规模养殖。
2007年5月,国内猪肉价格连续出现大幅上涨,有些地区价格几乎是2006年的两倍。为了给生猛的“猪市场”快速降温,2007年6月4日,农业部公布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同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开始实施能繁母猪补贴以及保险制度,地方政府也随后推出一系列扶持生猪养殖的优惠政策。
为了加大扶持力度,2008年,国家对能繁母猪的补贴提高至100元/头。政府的调控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养猪户的补栏积极性,能繁母猪补栏数量更是大幅度上升,根据官方公开的数据,母猪存栏量由2007年的4420.6万头上升到2009年4990.7万头,两年内增加了570.1万头。
母猪存栏大幅上升直接带动的是生猪市场的供过于求,接着就是国内猪价开始上演“过山车”,猪肉价格在2008年3月达到高点后开始一路下滑,到2009年4月猪肉降到10元/公斤以下,其间,由于养殖户亏损惨重,有较多数量的小规模养殖户退出养猪行业。
作用有限
众多的业内人士有共识,2007年的调控猪价政策在控制了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势头的同时,也为之后猪价的暴跌暴涨埋下了“伏笔”,很多人担忧新一轮的猪价调控政策会重蹈覆辙。
在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大力扶持生猪政策信号之后,渣打银行7月20日发布了题为《中国:通胀再次被猪肉绑架》的报告,预言下一波生猪供应高峰可能在2012年下半年出现,持续18至21个月,届时价格将落至下一周期的低点。而目前的政府推行的对养猪的补助政策将导致这一价格低点更加走低。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不认同渣打“报告”所说2012年下半年国内将出现下一波生猪供应高峰,他表示,从他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一些散户、小规模的养猪户对母猪的补栏积极性并不高,而像中粮、新希望等大规模投入资金的养殖企业,由于扩展养殖规模都需要经历买地、建场(厂)等阶段,下一波生猪供应高峰来临可能是在3年左右。
另外,来自基层的一些中小规模的养殖企业则普遍反映,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套监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生猪养殖的扶持政策在逐层落实中已经完全走样。
山东泗水县一个姓孙的生猪养殖户告诉记者,他所在泗张镇石泉村,政府给养猪户的母猪补贴基本都没真正兑现,而是被乡镇一级的政府、兽医站等部门的执法人员截留了。
另一位来自山东沂南县的冯姓养猪老板也表示,当地生猪养殖户要想获得政策补贴,都要靠拉关系,给执法人员送礼、给回扣等已经是司空见惯。
对此,冯永辉表示,基层养猪补贴出现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对补贴资金的分配权力过分集中在一些政府部门手中,他举例说,从2007年开始至今,基层对能繁母猪补贴落实是由县(市)畜牧局来负责,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出台之后,各地发生了大量的畜牧局执法人员非法获取补贴回扣,虚报多报母猪存栏数量等现象。
冯永辉同样表示,除了能繁母猪的补贴外,更大的扶持在于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的投资高达25亿元,他同样担忧政策落实中的违规操作会愈演愈烈。“以建设、扩展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为名,采取虚报、假报项目投资额,多种渠道骗取政府补贴,到头来实际上却只是又多了一些"空壳养猪场"而已。”冯永辉说。
把猪价当股价研究
猪价高对养猪户是好事吗?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猪网,对养猪户进行了在线调查。参与调查的485名养猪户中,有34%的人认为猪价涨是好事,但近一半的养猪户认为“不好说”。更令人惊讶的是,国家用补贴、保险等经济措施给养猪户发钱,以期稳定市场,但52%的养猪户并不认同这一做法。
记者多方采访养猪户发现,和发下来那些看得见的“真金白银”相比,养猪行业更需要政府给些“看不见”的“实惠”:比如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健全行业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扶植养猪合作社等。
在北京市一个农贸市场的猪肉摊上,排骨每公斤36元。有顾客嫌贵,摊主皱着眉:“你没看电视和报纸上都说进价贵!”老百姓用菜篮子能感知到的,已经是猪价波动的最后一个环节。
搜猪网紧盯着猪价波动。从玉米、豆粕、小麦麸等饲料成本,到出栏母猪、仔猪、猪肉等猪价,都被其按日报、周报、月报等时间段逐一列出,加上养殖盈利、流通屠宰等环节的种种分析,涉及养猪到猪肉的每个环节。
“猪市就像股市一样,每天都在变化。”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告诉记者,对基层养猪户来说,政府公开发布的信息远远不足以用来实时判断猪市的波动和走势。为此,这个网站聚集了来自全国能上网的数千名养猪户,还有各地的供应商等,每天汇总各地的数据。“我们根据一线数据发布的生猪市场走势预测,和市场不会差距太大。
冯永辉认为,猪肉市场需求变化不大,再排除养殖成本上升等因素,疫病是导致猪价波动的最难控制因素。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告诉记者,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养猪业是单纯靠规模化企业完成的,除了美国养1000到5000头猪的养殖场较多外,丹麦等欧洲国家的养猪场规模都比较小。可是在中国,养殖户的发展缺乏规划,好的时候一哄而上,不好就一哄而散。”经过猪价股票化分析后,冯永辉说,10年前,中国的养猪户基本都是庭院养殖,属于游击队。这两年劳动力成本上涨,外出打工的收入变高,使得猪市退市者越来越多,整个行业在洗牌,适度规模化猪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猪肉价“假摔” 业内人士称属“高位回调”
7月5日中午,北京一菜市场的猪肉摊位门庭冷落,前来买肉的市民寥寥无几,有的摊主已经困的打起了哈欠。中新社发 翟羽佳 摄
中新社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 石岩)“与立秋前后相比,现在的猪价不是涨了,而是在缓慢下跌,我不知你所说的猪价上涨是与什么时候比较?”接受中新社记者提问时,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交易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有些诧异。
在连续数月的上涨后,中国猪肉价格曾在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但随后又开始反弹。商务部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整个7月份,全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1.7%,涨幅位居食用农产品价格领涨榜前列。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8月的前20天,猪价继续走高。因此,媒体戏称猪价前一阵的回落为“假摔”。
但北京的猪肉价格近来确有下降。刘通说,目前北京新发地的白条猪价格约在11.75元/斤上下,比之立秋(8月8日)前后的12.05元/斤有所回落。刘通补充道,立秋价格上涨是很正常的现象,按照目前的供求关系,猪肉平均价在12元/斤上下是比较正常的价位。新发地是北京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其实,与全国猪价“逆势而行”的不止北京,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向中新社记者介绍,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的猪价是稳中有降的,只有湖南、江西、四川等省市的猪价出现上涨。
“造成这一区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上述地区生猪曾出现流行性腹泻等疾病,致使生猪出栏率一定幅度的下降。”冯永辉说:“上述地区均是传统生猪产区,疫情造成供应缺口,拉高了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猪价上涨。”
对于目前的猪肉价格,刘通称其为“高位回调”,短期内价格或许还会下降,但到11月份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可能再度走高。“但到年底为止,再高也不会高过六月份的峰值。”他分析。
冯永辉同意刘通的“高位回调”一说,他认为,疫情等造成的缺口不会持续太久,不出意外的话,过一段时间猪价就会小幅回落。他认为,猪肉价格将在10月份以前出现回调态势,但11月份以后又会出现新一轮反弹,春节前后将会达到周期性高点,拐点最早会出现在明年2月上旬。
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国家不会打压猪肉价格,猪肉价格将在明年春节后回落。
肉价大起大落凸显 向规模化养殖过渡
自今年6月以来,生猪价格“三级跳”,目前生猪收购价已达20元/公斤的历史高位。生猪价格大起大落将对江苏省无锡市的生猪供应产生怎样的影响?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江苏省无锡生猪生产规模化养殖已达80%,而到2015年,无锡要保障地产生猪年出栏80万头的最低保有量,自给率达到30%,仍需多方努力。
苗猪价格一年翻了一倍多
今年以来,生猪生产成本直线上升,每饲养一头110公斤的肉猪,所需饲料、药品、人员工资和水电等直接成本在1460—1480元,其中玉米每公斤卖到2.6元,价格同比上涨20%以上。成本的快速上涨和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导致了苗猪价格水涨船高。去年一头苗猪仅300—500元,今年已涨到1100—1600元。从大桥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江阴定海畜禽有限公司等养猪场了解的信息显示,随着养猪成本增加,养猪户不敢从外引进苗猪。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生猪生产主要面临四个难点,一是“地难找”,无锡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4亩,扣除“太湖治理”和规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发展生猪生产的土地十分有限。二是“人难寻”,目前从事养猪业的劳动力减少,去年无锡地区招聘一名养猪人员的工资普遍在1200—1800元,而今年提升到2000—2500元仍无人问津。三是“款难贷”,因为养猪是农业中的一个弱势产业,时常会受到市场和自然风险的双重威胁,比较效益低,但如果按目前的贷款门槛、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实施贷款养猪,农民养猪就会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四是“猪难养”,据了解,近年来无锡加大了多生猪疫病的防控力度,但重大疫病仍时常入侵,且大多呈混合感染,一旦发生,猪农将损失惨重。
江苏省无锡市规模化养殖已占80%
南洋农畜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场之一,面对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厂长曹京武不无感慨,从事养猪业20多年的他认为,这正反映出从散户养猪到规模化养殖过渡的阵痛。
在生猪养殖行业内,有“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的说法,猪价靠市场供求调节波动大。据了解,目前养猪行业主要有规模化养殖和小散户养殖两种方式,规模化养猪遇到价格风险后,一般会淘汰部分母猪,缩小养殖规模,但稳定性相对较强。散养户一遇价格波动便会快速退出或进入,容易造成市场供求大幅波动。另一方面,规模化养殖面临“缺人才”危机。曹京武介绍,规模化养猪是高技术的养殖,需要专业人才,然而现有技术人员都是老员工,往年到牧校招聘,还能找来两个实习生,但从去年开始,一个人都没有招到。
“规模化养殖逐渐成熟以后,市场波动会变小。”在曹京武养猪的20多年里,洛社周边的散养户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二。不少养殖大户认为,目前的养猪业正在从散户养殖模式向规模化养殖过渡,防生猪生病的能力增强,可以保证生猪供应基本稳定,减少价格波动。目前,我市规模化养殖已经占80%左右。
有必要建立生猪保供基地
8月2日,在全市水利农业现代化推进会上,《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其中提出将建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其中地产生猪年出栏80万头,自给率要达30%。
据了解,无锡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生猪规模化养殖,目前已经见效,一方面规模化生猪养殖已经占到80%以上,另一方面已经形成了母猪、肉猪相配套的养殖结构。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无锡人口的逐步增加,要维持自给率30%的目标,关键在维持、改造、升级现有的养殖场。要挑选出一批养猪场建成无锡的生猪保供基地,通过政策扶持,将目前的无序养殖变成有序养殖,在猪肉供应短缺时承担保供责任,稳定市场价格。另外,养猪户也要强化生猪生产产业链,将饲料、养猪、宰猪、销售、产品深加工一体化发展,让生产、流通环节相互弥补,降低风险。
猪肉还在涨 零售商扛不住了
猪肉价格在今年接二连三地创造神话,但不论是对零售商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因为猪肉价格的飞涨吃尽了苦头。在猪肉零售商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的情况下,不少零售商陷入了濒临倒闭的境地。
零售商纷纷转行
昨天下午1点,在和平村农贸市场,李梅正准备清洗案板结束一天的生意。“按照以往,我们每天都要卖到下午4点以后,但自从猪价上涨后,过了12点就基本没什么生意了。”李梅说,除了提前结束生意外,每天销售的猪肉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我记得去年的时候,每个摊位一天至少要卖3头猪,但现在连一头猪都卖不出去了。”
虽然夏秋两季属于猪肉销售的淡季,但一落千丈的生意还是让猪肉零售商有些心慌。而更令他们苦恼的是,由于猪肉批发价持续上涨,而买猪肉的消费者日趋减少,零售商们只能不断压低自己的利润空间来刺激销售量,而这种情况目前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上星期的时候批发价还是28元/公斤,可还不到一天的时间价格就蹿升到了29元/公斤。”猪肉零售商洪老板告诉记者,虽然批发价上涨了,可他并没有提高猪肉的零售价格。“很多消费者都在抱怨猪价太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不敢提高零售价。”洪老板说,目前市场上猪肉的零售价每公斤不超过30元,有时候甚至压到29元以下,也就是说,刨除猪肉的批发价外利润基本是零。“如果算上摊位费和人工费的话,我们每天还要贴上不少钱。”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昆明的其他农贸市场。根据省商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15日-8月21日超市及农贸市场鲜猪肉平均零售价格为27.91元/千克,比上周略跌0.15%,鲜猪肉零售价格小幅回落;鲜猪肉市场平均批发价格为24.39元/千克,比前一周上涨2.24%,批发价格高位运行。一方面批发价在涨,一方面零售价在跌,看来零售商们的赔本买卖是做定了。而在此轮的猪价上涨中,一些零售商已经退出了猪肉市场。在波罗村农贸市场,原本有6、7家的猪肉零售摊位只剩下了3家,其中一位猪肉老板表示,如果猪肉价格还上涨的话,他也会考虑不再做猪肉生意。
猪价走势依然不明朗
记者注意到,7月下旬猪肉在经历高涨后出现小幅下跌,不过维持了不到半月的时间,猪价又很快涨了上去,备受关注的猪价被人们称为“假摔”。但无论是“假摔”还是真跌,面对如此的高猪价,卖肉的不知该如何去卖,价高却赔本;而买肉的则实属无奈,吃或不吃,猪价依然坚挺。
专家分析,由于受去年疾病的影响,养殖户补栏趋于理性,目前各地补栏受制于母猪数量有限,补栏较为困难。此外,今年油价涨幅高,饲料涨幅高,人力成本涨幅高,这“三高”更加把猪价支撑在一定高位,猪肉在下半年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