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8月23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1-08-23
来源:本网采编



  8月23日早评

  昨日湖南生猪出栏均价19.48元/公斤。其中长沙、湘潭、株洲、郴州等地生猪出栏价19.40-19.90元/公斤,岳阳、益阳、常德、邵阳、娄底等地生猪出栏价19.00-19.70元/公斤,衡阳、永州等地生猪出栏价19.00-19.30元/公斤,8月22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19.55元/公斤,全国猪粮比8.30:1。其他地区生猪价格请见下表。

  昨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除东北、华北小幅回落以外,其他地区稳中上扬,主要原因是受前期猪病影响,导致生猪猪源紧缺,不过,随着近几个月仔猪成活率的回升,后期生猪存栏将逐渐增加。

  据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7月生猪存栏46142万头,比上月增加1.10%,其中能繁母猪4786万头,比上月增加1.40%。从以上数据来看,表明目前生猪存栏逐渐增加,供需缺口逐渐缓解,因此,预计后期生猪价格将继续震荡。

  近日,安徽淮北市为稳定市场、平抑物价、调节供求力度,建立副食品储备制度,储备品种包括猪肉、鸡蛋、鸡、鱼、大众蔬菜等。主要采取商业食物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实物冷藏储备三种储备方式。对副食品储备所需费用,均列入价调基金年度预算,专款专用。

  昨日湖南生猪出栏均价小幅回落,后市价格将继续高位震荡。由于零散疫情不断频发,望广大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及时调整存栏结构,密切关注疫病发展形势和行情变化,适时出栏。

  饲料原料:

  玉米方米:

  周一国内玉米市场小幅上扬。流通数量减少是近期玉米价格上涨的基础,饲料养殖企业采购需求增长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新粮上市前玉米市场供需偏紧的情况难以改变。
  豆粕方面:

  周一国内豆粕市场小幅上涨。受进口成本高企和下游养殖需求预期增长,将使得豆粕价格易涨难跌。
  盘面分析:

  周一,国内期市普遍冲高回落,PTA期货跳空高开,盘中一度大涨3%,达10180元高点,午后回落,全天报收10006元涨1.44%。受外盘黄金盘中创出1850美元并且收盘站稳1800美元影响,沪黄金放量大涨站上390元关口。御邦交易所商品合约普遍上涨,良杂活大猪LH1110合约今日冲高回落,收盘上涨72元/200公斤,涨幅2.02%。

  其余各商品合约具体收市情况如下:冻干精膘合约FF1110延续上涨势头,再次站上涨停,收盘上涨65元/100公斤,涨幅5.02%。各交易商应严格控制好仓位,谨慎操作。

  注:以上表格中的“涨跌”=“当日平均价”-“上日平均价”。


  江苏:十万头猪被下“逐客令”背后

  西祠胡同网站8月18日出现一个投诉帖,署名“一位无奈的百姓”的网友在帖中反映,近几天,南京江宁区谷里街道强行逼迁10万头猪,如果不搬走将拆猪圈、强行撵走养猪户。该帖迅速成为网络热帖,多数网友跟帖表示,谷里街道的做法太“霸道”。

  事实究竟如何?记者迅速展开调查,却发现十万头“猪”遭撵的背后,另有文章。

  “200米外的必经之路上,社区派人设了一个岗亭,不准我们运饲料,摆明了逼着我们走。”江宁区谷里街道吉山铁矿附近一家养猪场周老板气愤地说。

  “养猪本来就不容易,一头猪仔进来就得花八九百甚至上千元。饲料比米都贵,一年到头行情好、死亡率低还能赚点;行情差、死亡率高的话,"哭都没有眼睛水"(安徽土话)。”谷里街道荆刘社区另一家养猪场老板认为,街道是在搞“形象工程”。昨天,他们的猪场已经被强拆了。

  记者接连采访了10多位养猪户,基本确定这样一个事实:江宁区谷里街道辖区大概有养猪户近200名,小户100头以上、大户300-500头不等,共约10万头。就在几天前,街道方面勒令养猪户搬迁,并采取了相应措施。3号令搬迁的原因,是污染太大。

  “不是街道逼他们走,是本地老百姓逼他们走。”谷里街道办公室主任赵宏国回应,生猪养殖户中外来户占大半,都不是标准养猪场,而是找荒山荒坡圈地建起来的猪舍,也没有什么污水处理措施,养猪户所说的“饲料”其实是泔水,设岗亭就是防止运泔水这些养猪户用泔水养殖“垃圾猪”,去年曾被曝光过。

  这一说法,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证实。荆刘社区居民刘先生说,养猪场的粪便尿水直往河沟、农田、沟渠排,好端端的河臭气熏天,苍蝇乱飞,“他们不搬,我就投诉政府!”

  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养猪客中大多数是安徽籍养殖户,2007年前后,他们最初在江东门附近养猪,也是因为污染大遭到当地居民集体投诉,于2009年搬到了河西。当年,南京城区取缔养猪场,他们又赶着猪搬到了江宁。

  在谷里街道同志看来,这道“逐客令”不得不下。

  一方面,是缘于本地居民的强烈反对;另一方面,谷里街道正在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非规范生猪规模养殖导致的环境污染被列为整治重点。

  “街道辖区内有牛首山风景区,也在做生态旅游,这些违规养猪的跟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很不一致。”谷里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起,街道对生猪规模场进行清理整治,重点对已经影响老百姓生产生活以及一些重要水利保护区域的养猪场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期限为年底,投诉特别严重的要求7月30日前搬迁。但这些外地养猪户一直拖着不搬,继续污染,对于这种情况只能采取强制措施。

  这些外地养猪户承认,确实是污染环境,但这种限期逼迁的做法,他们实在无法接受。“就是人租房子还要找一阵子呢,更何况是养猪的地方。”“既然要赶我们走,为什么当初又同意我们进来?”

  18日下午,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看着圈里嗷嗷直叫的1000多头猪,安徽籍的老刘满面愁容地说,大热的天,高速公路上都看不到运猪的车,因为这样的天气猪很容易死掉,损失谁来承担?他认为,即使要搬,也至少应该提前一年左右通知,或者帮他们选好新址,给条退路。强拆行为,也让他们外地人觉得“受了欺负”。

  “来南京养猪16年了,一直没安稳,江东门、红旗二队、河北村、兴隆、谷里,这次再搬家就是第11次搬家了,最短的十几天就搬,有的几个月搬,最长的三四年,这中间的辛酸太多太多。”在南京人看来是污染制造者的外来养猪客,却有着鲜为人知的苦恼。

  面对记者,老周打开话匣子在河西的河北村,那里地势低,一到梅雨季节就淹水,一次发大水淹到胸口,猪跟人都泡在水里,他使劲拽着猪不让冲走,母亲眼泪直淌,现在想起来还很难过。

  “我们很想有个稳定的家,要是政府划定一个地方,规划好,建起符合排污标准的过滤池,有防疫部门的人定期检查病菌,我们这些养猪人举双手赞成,年产二三十万头生猪很容易,能够供应南京市场1/4的猪肉。我甚至愿意像买期房一样,先把租金交出去。”另一位养猪客说,每次搬迁损失最少上万元,他们也一直寻找出路。现实情况是,这些集中起来规模很大而单体小且散的外来养猪客,很难享受到本地养猪客的待遇。

  “土地一年比一年紧张,价格一年比一年高,所以会出现频频搬家的情况。”南京市农委畜牧处的周处长说,南京划定绕越公路以内为限制养殖范围,鼓励规模化养殖,最低养殖生猪在1000头以上才能获得补贴,你家五十,我家一百集中到一起凑够1000头的,不能获得相关补贴因为,散户养殖很难达到卫生防疫的要求,而建一个标准的养猪场,成本在那里摆着。他建议,“南京的养殖要求比苏北高得多,这些养猪场最好一次性搬彻底,远离城市,远离村庄居住区和主干道。”

  江苏省农科院畜牧所专家给外地养猪客支了一招,建议这些外地散户抱团集中到一起,以自家的活猪作为资本入股,推举一个大户来管理,正式注册,其他人只负责具体工作,年底分红。这样就能达到规模养殖场的效果,也能领取国家补贴。就像“养殖公寓”一样,既能生产,又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环境污染。

  南京市菜篮子办公室同志说,南京地产猪的养猪户有1/3是外地人,如果政府能够出台政策,把这些养猪户集中起来规范养殖,春秋季适应运猪的季节可以从外地调猪,夏季、冬季就可以依靠地产猪,对平抑猪肉价格有一定帮助。


  地产商养猪 引网友热议

  近日媒体报道,具有房地产企业———美林基业背景的天生卫康,所生产的生猪已经出栏上市,而该公司是由美林基业董事长刘远德投资1.2亿元兴建。据称其猪舍建设采用美国全封闭现代化养猪场的建造模式,猪舍墙体、屋顶和养猪设备全套从美国引进,公司管理全面美国化,甚至连每批新进的饲料,都要由高级技术总监亲自品尝过才提供给猪只食用。

  博友徐常直呼,完了,猪肉价又要飞上天了。按道理说,地产商进军养猪业,是规模养殖,增加了市场供应,是好事啊。但是,且慢,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就会发现,这样的欣喜是没有道理的。在很多城市,原本房价并不是很高,但是,当一些房产大鳄进驻后,房价就翻着跟头上涨。房产大鳄杀到哪里,哪里的房价就是涨声一片。房产大鳄所到之处,都是大规模开发,市场供应大增,市场价格本来应该下降啊,但为什么房价反倒是扶摇直上,以至于现在怎么控都控不住了呢?这背后就是一个市场垄断的问题。房产大鳄们,可以利用他们深厚的财力势力,先把地方小房产商挤垮挤走,形成局部垄断局面,于是掌握了至关重要的定价权,让房价成为他们把玩的工具。于是乎,他们所到之处,房价就是一片飞涨。

  猪肉市场,会不会重演这样的故事呢?博友感到深深的担忧。逐利嗜血的房产商,看重猪肉市场,绝不是来吃素的,也应该是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看到了老百姓无猪肉不欢的庞大需求。这是个比房地产更加庞大的市场。房子太贵了,可以不买,但是,猪肉,可不能不吃吧?

  其实,这种担忧,这几年已隐隐约约变成现实。随着一个个著名大企业进军养猪业,猪肉价格就只涨不跌。听到耳边的,一边是小养殖户纷纷倒闭;另一边是“高科技”奢侈养猪层出不穷。养猪业,俨然已变成了大投资客才玩得起的行当了。猪肉价,还能低得了吗?房地产的故事,难道真的要在猪肉市场重演?


  养猪风险大 政府应帮扶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涨幅较大,养猪一时间也成了热门话题。记者昨日来到位于广东省化州市杨梅镇的正田原种猪场采访,只见一排排现代化的猪舍坐落在青山绿水之中,这里是省级原种猪场及重点养殖场。

  正田养猪场的负责人、养猪专业户彭作营告诉记者,他正在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环保净化装置,进行生态养殖。同时把养猪和养鱼结合起来,搞立体综合养殖。该养猪场为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等省区及博罗温氏、云浮新兴食品集团等企业提供优质的种猪猪苗,每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作为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该猪场带动周边2600多户农民养猪,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彭作营因为猪养得好,被评选为茂名市优秀复退军人、茂名市劳模、茂名市第九届人大代表。

  对于今年猪肉价格的上涨,彭作营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全国生猪疫情复杂,生猪难养,全国生猪存栏量低,供不应求,是市场猪肉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

  彭作营认为,养猪户要抵御风险,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化州成立了广东省最大的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目前有500多户成员,能繁母猪存栏超过10万头,一年至少可产出160万头生猪。养猪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还带动了农民学习养猪技术和预防疫病知识的积极性,这对于提高生猪成活率、出栏率和猪肉品质帮助很大。他认为茂名地区的生猪疫情控制得很好,生猪出栏稳步增长。

  面对生猪价格上涨形势,茂名市建设广东省最大的生猪生产基地,每年外调生猪200多万头,保障生猪市场供应,平抑猪肉价格。据统计,今年1至6月,茂名全市生猪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680.5万头和336.1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1%和2.8%。

  2007至2010年,茂名市累计实行标准化改造猪场230家,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5亿元,生猪年生产能力提升50万头以上。据悉,全国最大的生猪加工企业之一——江苏雨润集团正与化州市洽谈,规划投资建设生猪深加工生产线,延伸养猪产业链,提高农户养猪附加值。

  彭作营提出:“养猪风险大,农民养猪颇为艰难,希望政府更多地关注养猪业,加大对养猪专业农户的扶持力度,帮助解决养猪企业的用地等实际困难。”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