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力 京城肉价“先降后稳”
时间:2011-07-2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7月28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访京城多家猪肉批发零售环节时发现,受扶持生猪生产、加大储备肉投放等措施实施以及当前正处猪肉消费淡季等多因素影响,全国猪肉价格高涨态势得到遏制,京城猪肉市场也正呈现“先降后稳”趋势,受访人士判断,“未来猪肉价格仍将趋于稳定,大幅降价可能性很小”。
“抑价”决心促肉价回落
趋稳态势在本周越发明显,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市场时发现,从上周受政策影响价格出现跳水的白条猪(肥)在本周的市场批发价格来看,自本月20日价格迅速跌至10.1元/斤之后,次日回升至11元/斤基线并维持至今,27日每斤最新价格已小幅上涨至11.6元。
而批发环节的价格趋降也让零售环节分得一杯羹,受益于上周批发价格的普遍下降,本周以超市、菜市场、便民店等多种业态存在的零售环节纷纷实施“促销”行为,价格较市场前期出现大幅下降。
记者走访发现,在售猪肉品种中,价格最低的“排酸前尖”27日至29日的价格为8元/斤;某超市在售“12.8元/斤的五花肉”,价格也与27日当日批发价格持平。
据新发地市场部分析,上周的猪肉价格下跌与市场对政策的消化不无关系,而部分猪贩借机炒作“政府打压肉价”,压低中间肉价的做法也加剧了肉价下跌的预期。
加大毛猪生产才是稳定价格之本
对于当前全国猪肉价格普遍出现下降的市场表现,有分析认为,短期的价格下降可谓政策压力之下的应急表现,而从长期来看,猪肉价格的“趋稳”也只是杜绝了再次高涨的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不可期。
“能繁母猪数量难以上升是最值得担心的。”新发地市场部主任刘通对本报记者分析,毛猪存栏量无法增加,出栏后势必促使价格维持当前态势。刘通判断,在毛猪存栏量没有明显上升的情况下,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
据记者了解,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出台的五项措施就已明确要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对养殖、防疫等多个环节给予补贴,旨在提升养殖户生猪生产积极性,进而提升生猪存栏量。
刘通认为,对已出台的扶持政策如何正确理解并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加以贯彻落实,才是稳定并持续健康地促进生猪生产的关键。
就此,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彭刚也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过政策影响市场对商品的价格只是暂时的有效手段,而长远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是在于充足的商品供给。
“在鼓励政策的促进下,养殖户加大生猪生产力度,进而推动相关存栏量的上升,对猪肉市场而言是抑制肉价高涨的根本手段。”彭刚强调,但政策的贯彻与生猪增栏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见效,从当前市场表现看,政策已然达到了“抑制猪肉价格持续高涨”的成效。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