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1-07-21
来源:本网采编
11个储备冻肉库“待命降温” 猪肉价格回落或在9月份
猪肉价格一手牵着CPI走向,一手提着老百姓的 “菜篮子”。炎炎夏日,猪肉价如同气温一样居高不下,或最终触发国家抛储调控的决心。
尽管本轮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生猪存栏量较低所致,但为保证短期价格平稳,各级储备肉将在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
上周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要适时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冻肉和地方储备冻肉,而就在6月下旬,部分省市已经率先发招。从储备上看,目前有10个省的11个储备冻猪肉库已经做好了抛储准备。
多位人士分析称,随着调控效果显现以及生猪出栏量增加,预计9月后猪肉价格将开始回落,但依然会维持在相对高位。
地方储备肉杯水车薪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36个大中城市的猪肉批发价格,7月初环比上个月增长17%左右,比年初增长38%左右。
虽然中央储备肉仍按兵不动,但地方储备肉早已亮相。6月下旬以来,辽宁、山东、陕西等10多个省市均已向市场投放储备冻肉,价格每斤一般低于市场肉价2元~5元。
而猪肉价格涨势并没有因为地方储备肉的出场而回落,以最早投放储备猪肉的辽宁沈阳为例,20天来,沈阳市鲜猪肉价格比刚投放时每斤仍上涨约0.65元。
一家猪肉供应企业工作人员表示,23吨肉都不到沈阳日均消费量的1/20,只能在短时间内把鲜猪肉价格拉低几毛钱,并不能减缓价格长期上涨的趋势。
“可能动用中央储备肉。”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般在地方储备肉投放一个月内,肉价没有达到预期平抑的效果,便可能会申请中央储备肉进入市场。
根据商务部新近的态度,中央储备肉也很有可能随时投放市场。另据姚坚介绍,目前我国有20万吨的中央储备规模。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按照人均每天消费100克猪肉计算,20万吨能够满足20亿人的日均消费,相对我国约5000万吨的整体猪肉消费量,20万吨的中央储备冻肉数量并不大。
姚坚对此表示,随着老百姓生活的日益改善,中央储备会在20万吨的基础上陆续增加。
生猪存栏连续4个月回升
据悉,7月份的第一周,全国的猪粮比价是8.53:1,有分析人士称,如果猪粮比上升至10:1左右,中央储备冻肉便会进场救市。
但事实上,投放储备肉并非是本次猪肉价格调控的最优手段。尽管猪肉投储已箭在弦上,姚坚仍强调,还是要靠市场来让猪肉价格回到合理范围。
安信证券认为,此轮猪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生猪存栏量太小,即使后期中央开始抛售储备冻肉,供需缺口大的基本局面也不会因抛储得到根本性缓解,猪肉价格下行空间有限。
“对于这一次生猪价格上涨,我们主要采取引导、促进生猪生产的措施,而不是直接调控价格,是通过生产的发展来稳定价格。”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表示。
目前来看,调控正在取得成效。据农业部对2000个养猪场进行的监测,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0.5%,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是4720万头,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0.9%,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说明生产能力也在回升。
新希望集团副总裁王航给出了一个下降时点,他称,随着高温天气抑制猪肉消费需求,以及生猪存栏量和母猪存栏量开始正增长,未来供给将略有上升,预计9月后猪肉价格开始下调。
所幸的是,猪肉价格涨幅已经连续两周收窄,周思然判断称,各地地方储备肉的投放及各项价格调控措施的出台,将大大减缓猪肉价格的上涨幅度,再加上消费进入淡季,价格上涨的压力将有所减弱。
来自:每日财经新闻
重庆白条肉价格全国最低
“涨,市民苦;跌,农民苦!”面对新一轮猪肉价格“涨声不断”,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形容。
“防止猪肉价格在猛涨与狂跌之间‘打跷跷板’,才能兼顾市民、农民双方的利益。”市农委负责人表示。
在本轮猪肉价格走高过程中,在饲料、人工等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重庆猪肉价格与涨幅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重庆的生猪养殖并无明显的先天优势
在重庆市,尽管近期猪肉价格也出现上涨,但据商务部7月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重庆生猪收购价为每公斤17.21元,在全国33个省区市中排第32位,比排名第一位的城市低3.19元;白条肉价格每公斤21.89元,处于全国最低,比排名第一位的省市低4.99元。与此同时,我市猪肉价格涨幅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09个百分点。
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重庆市生猪价格跌幅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但涨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猪肉价格占CPI相当大的权重,保持较低水平的增幅,在降低市民生活成本的同时,也为落户重庆的企业减少了人力成本,对推动重庆经济快速、稳健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除了劳动力成本较低外,重庆的生猪养殖并不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猪肉价格在全国保持较低的水平和增幅,很难。”市农委副主任王健说。生猪饲料中,玉米占70%的比重,而我市每年要从外地大量调入。
在黑龙江每公斤只卖不到两元的玉米,到了重庆就涨为2.4元。加上也需从市外调运的鱼粉、豆粕,同是养一头100公斤的猪,在重庆比在黑龙江贵近百元。
(小)利用科技增效
不过,重庆市却用科技“削平”了与外地在养殖成本上的高差。
王健说,近年来国家和市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养殖业的良繁体系、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等的投入。
良繁体系建设作用明显。目前重庆市每头母猪年产仔2.2窝,平均每窝有11头仔猪,均高于全国不到两窝、每窝10头的水平。这意味着每年至少可多产2.2头仔猪,大幅缩小了重庆与外地的养殖成本。
养殖水平的提高与疫病防控,都能大幅减少死亡率。目前我市对规模养殖场提供一对一“挂牌兽医”服务,畜牧兽医人员为养殖场提供免费技术,提高了仔猪成活率,减少了饲料成本,增加了养殖效益。
本轮猪肉价格上涨,与仔猪感染疫病存活率低有关。我市是国家首批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动物疫病防控水平较高,并建成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动物疫病防控指挥中心,多次经受了“病临城下”的考验,可在最短时间内发现、扑灭疫情,减少了因疫情发生而造成的损失。
今年,重庆市下发了1.5亿多元国家和市级财政资金,用于奖励生猪调出大县、鼓励标准化规模养殖、对发展良种生猪进行补贴。我市在充分执行国家奖励政策同时,市内也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实现全覆盖,22个区县开展了生猪养殖保险——这都有助于降低养殖风险、减轻价格波动。
“这些措施都很得力,既鼓励了规模化发展,又减少了养殖风险。”黔江区农委负责人表示,“遇到挫折,规模养殖户不会一败涂地,还能东山再起。抗风险能力增强,‘随波逐流’的波动就要少许多。”
(小)规模化养殖是出路
“‘大起’,很可能预示着后面有‘大落’。要打破‘肉贱伤农、肉贵伤民’的怪圈,还必须从规模化养殖着手。”市农委畜牧发展处处长吕祖德说。这次全国猪价大幅上涨,与散养户快速退出、猪肉供不应求有关。目前我市规模化养殖场出栏的生猪占全市的一半左右,因此发展规模养殖仍是重点。
未来,重庆市在执行国务院出台的扶持政策同时,将加快生猪规模化生产步伐;帮助改进猪场饲养、管理水平,对猪场能繁母猪生产、仔猪饲养进行技术指导;强化疫病防控,尤其是严防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多发的重大疫病;通过重庆农业信息网、12316等平台,及时发布价格预警信息,帮助养殖者看清“风向”,实现科学有序补栏;加强对饲料、饲养、加工等环节的监管,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肉”。
吕祖德表示,在目前散养比例仍较大的情况下,市场波动在较长时期内仍不可避免。但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导向、鼓励民间抱团成立协会等,化解市场价格波动,让养殖者有合理利润、市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吃得起肉。
国家发放的生猪补贴给了谁
这些天,政府、养猪行业和老百姓都紧盯着猪肉价格。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的投资恢复至25亿元,并对养殖户(场)按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猪肉价大涨,国家还将发放补贴,养猪户们会高兴吗?养猪行业会因此降低成本而使肉价降下来吗?
记者采访南北生猪生产大省的多名养殖者发现,大小养殖户们都知道要发补贴了。但更关心的是,发来的补贴偏向谁。
谁能拿到补贴
和2007年的调控相比,国家此番调控更倾向于扶植养猪大户。
南方某生猪大省的老刘家,全家靠养300多头猪生存。他欢迎补贴,但也存在着疑虑,“上次说发3200元,但到手时每家都要少690元。只是没人会细究,也没人出头,不然下次连补贴的机会也没有了。”
在这个省的另一个县,一家养殖协会整合了16个养猪户,都是小型猪场。据该协会会员介绍,每年10多个养猪户都要坐下来开两次会,确定哪一位去争取补贴,如何“返点”,拿回来的钱如何分配等问题,其副会长不得不“长期住在县城,打点多方关系”。去年这个协会“要到20多万元的补贴,拿到协会时只有13万元多一点”。到手的钱,再按每户猪的头数来分配。
中部某省的老韩家,养50头母猪。他还记得2007年的那次补贴,“说是因为地方财政短缺啥的,到2008年都没发下来。2009年3月以后,发了一批,先给大户,到了2009年8月,才发到我们小户手里。说是每头母猪补100元,到手只有60元。”据他说,等到发补贴的时候,猪价已经跌了一阵子,他还杀了不少母猪,最后只能按30多头母猪的数量领钱。
东北一家养猪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合作社有几十名会员,基本都是规模化养猪场,“如果政府一分钱不发,这些大户凭本事养猪就能挣钱。大猪场比散户抵御疫病和猪价波动的能力强。慢慢的,行业会洗牌,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至少像瘦肉精这样多发在散户环节的事情会少。”在他看来,补贴规模化养猪场是好事,但这笔钱不一定能到规模化养猪场手里,“有些养猪场盖得漂亮、敞亮,也拿到了国家的补贴,但进去一看,里面没几头猪。真正的养猪大户反而不一定得到很多钱。”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空壳养猪场拿到补贴、为拿补贴给回扣、虚报猪数量等现象,都曾经出现过。“有时候,在层层拔毛的情况下,想用发放补贴的方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反而适得其反。”他还表示,这次中央特别提出,要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范围由421个县增加至500个县,本是促进发展的好意,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地方政府将争取跻身这一行列”。在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看来,这样调控更为科学,有的放矢,可以加快行业有序发展。但农业政策专家李昌平认为,生猪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生产者不能控制市场,消费者也不能控制市场,猪肉价格由市场博弈决定。但如果政府的扶植倾向于规模化养殖户,使行业集中度变高。“小户都出去了,全留下大户,未来供应方的话语权太大。”
时机好不好
人们渐渐从媒体上得知,饲料价格、生猪存栏数的减少和人工成本的上升,是导致本轮猪肉涨价的原因。补贴发放能否透明、公允,难以预测的疫病风险和猪肉价格过山车似的涨跌,使养猪行业的前景充满未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7月15日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初36个大中城市猪肉批发价格比6月初增长了17%左右,比年初增长了38%左右。老百姓的感受也许更直观——有媒体报道,哈尔滨奋斗副食商场,猪肉摊排骨每公斤要卖到56.6元。买肉的人少了,卖肉的人凑在一起打扑克。
7月13日的调控政策出台之境况,与2007年多有相似。
2007年5月起,猪肉价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涨,有些地区价格几乎是2006年的两倍。6月4日,农业部公布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7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实施母猪补贴以及保险制度。
一系列调控政策带动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还给行业引来了新加入的人。数据显示,母猪存栏量由2007年的4420.6万头上升到2009年4990.7万头,两年内增加了570.1万头。后来生猪市场供过于求,接着就是猪价“坐上过山车”:猪肉价格于2008年3月达到高点后一路下滑,2009年4月与2010年4月甚至降到4.5元/斤,养一头猪倒要亏本100元。
“现在发放补贴,时机未必最好。”李昌平分析,生猪价格应主要靠市场自由调节,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要起一定作用。但他强调,补贴应在猪肉价低的时候进行。而猪肉价高时,养猪者积极性本来就高,再发放补贴,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猪肉价波动的幅度,使高峰时价格更高,低谷时价格更低。
李昌平长期关注养猪业,2007年他曾撰文,题为“给母猪送温情选错了时候”。到2008年猪肉价开始下跌,他文章的题目是“奥运会后,财政部长该关心母猪了”。不过,政府选择的时机与李昌平的想法相反。
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政府调控是有所权衡的,全国养猪业几千万人的利益和13亿老百姓吃猪肉贵相比,后者带来的压力更大。因此猪肉价格一旦出现暴涨、过高,政府就必须有所作为,但面对市场,可操作的空间也有限,补贴就成了救火最好的措施。
王军:猪肉见顶回落或将在2012年初
“如果不考虑抛储的因素,猪肉供给短期内很难出现快速的扩大,短期内维持比较高的价位,并且不排除继续上升的可能。猪价见顶回落将最快到四季度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20日举行的2011年上半年经济形式分析与下半年展望论坛上做出上述表述,“不过考虑到明年春节前后,冬季和春节前后是一般传统的猪肉销售旺季,这一轮猪价回落可能会推迟到明年春节以后。”他表示。
王军认为,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不会比上半年有所减轻,通胀的峰值可能延迟,中长期的温和通胀可能会成为常态。
中长期通胀形势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王军认为这将取决于食品当中的粮食,特别是猪肉价格。
对未来一个时期的猪肉价格展望,王军认为尽管最近能产母猪的存栏连续三个月出现增长,但是由于生猪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大致走完这个周期需要12个月的时间,如果不考虑抛储的因素,这一轮猪价回落可能会推迟到明年春节以后。
同时他还建议,要稳定住猪肉价格,不赞成过多政府干预进行补贴,历史上来看政府的干预和补贴都会加剧波动。从根本上稳定生猪生产、稳定猪肉价格,关键是两条:一条是大力扶持大规模养殖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一个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二是可以考虑引入生猪或者猪肉的远期期货交易,借助金融工具平抑价格波动风险。
考虑到上述因素,王军表示对下半年CPI保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全年实现4%的预期应该说面临很大的困难,突破5%应该说是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就下半年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及主基调,他认为应该寻求两难平衡;坚持货币稳健;保持财政积极;加快改革推进。
同时他强调未来宏观调整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一方面提高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另外不可提高对通胀率上升的容忍度。
猪肉:一场艰难的产业之战
猪肉价格牵动全国经济
进入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四处奔波调研,几次提到了猪肉问题。在调研中,陕西省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的村民李邦厚一句话,点出了猪肉价格牵动总理和全国人民关注的原因:“总理,现在猪吃的东西比人吃的贵,看病花销比人高呀!”温家宝当场表示,稳定生产要有扶持政策。
实际上,在4年前,猪肉同样曾引起过温家宝总理的关注,也是在到陕西调研后出台能繁殖母猪补贴、保险,扶持规模化养殖等措施,使得猪肉在半年内就稳定下来。
猪肉价格大涨不断引起总理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大多数民众消费它,还因为猪肉在价格消费指数(CPI)中较大的权重,使得猪肉的意义已经超过了“民以食为天”的食,更在中国经济走势判断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今年6月,CPI指数上升到6.4%,创下三年来的新高,而猪肉则同比上涨57.1%,创下了历史新高。CPI的大涨,离不开猪肉的推动。猪肉价格上涨,并不仅仅是一种食品的上涨,它的背后,还有玉米、豆粕等粮食上涨的因素。而猪肉在CPI中的权重之大,可以从6月的CPI中看出。6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9%,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而猪肉环比上涨11.4%,影响到CPI环比上涨约0.36个百分点。按统计局的数据,6月猪肉同比上涨57.1%,按农业部的统计数据,这个涨幅更是高达66.5%。而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则分析说,一般生猪收购价格涨幅达到15个百分点就拉动CPI上升1个百分点。目前生猪收购价格涨幅在40%以上,最多能拉动CPI上升3个百分点。
猪肉的大涨,推高了CPI,也影响着中央对全国经济走势的判断,以及相应的调整政策。温家宝总理在调研中多次强调,要准确判断经济形势,认真研究和及时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取向不变,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统筹做好关系全局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这些判断的基础之一,就是猪肉价格的走势。
CPI作为判断是否有通胀以及通胀多大的主要判断依据之一,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就曾感叹说:“一个不识英文字母的老大妈,都在讲CPI。”而猪肉由于在CPI中权重之大,更是下牵百姓,上牵总理。中国的CPI指数的八项权重中,食品一项的权重就占到了30%,统计局因此也一直被指责,今年在下调了食品类消费的权重、上调居住类消费的权重之后,却招来了新的指责,因为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中,食品是涨价先锋。而由于食品类权重的下调,居民感受与统计数据的差距更大了。不过,即使是这样,猪肉也还是与其他食品一起,将6月CPI推至6.4%的三年来新高。
猪肉能挑起CPI,是否准确反应中国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和消费模式的变化,争议还很大。但至少猪肉影响着民生,影响着政策方向,却是不言而喻的。自2006年以来,我国的猪肉价格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其中2006年肉价大跌,2007年肉价暴涨;2008年上半年涨,下半年跌;2009年相对平稳;2010年开始反弹;2011年5月进入快速飙升期。这个周期,与中国的货币宽松或紧缩周期相一致,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通胀的程度。
资本进入养猪业的必然逻辑
本次猪肉价格上涨之凶猛,可以与2007年相对比。2007年4月13日猪肉平均价格是12.96元/公斤,8月涨至20.22元/公斤,价格上涨了56%,当月的CPI也高达6.5%。今年6月份,全国猪肉批发价格平均在26元/公斤,超过2007年8月时将近29%,且尚未见回落。
猪肉的价格也非常不稳定,近5年来出现过两次大起大落,给经济政策也带来很大的困扰。生猪本身有周期,再加上组织程度低,生产、加工和销售各自为战,也引发了游资的进入,和散户的冲动。而有关高盛的阴谋论,也不断被媒体所提起。
李邦厚所说的猪吃的比人吃的贵,其实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按照网上的报价,7月14日全国豆粕价格,蛋白含量43%的豆粕成交价在每吨3100元至3400元之间;玉米价格14%水分的每吨在2100元至2480元之间。而猪饲料要将豆粕、谷物等精料进行浸泡后,与其他粗料混合再喂养。但养猪还仅仅是猪肉产业链中的第一个环节,每个环节能否衔接好,能否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降低风险和成本,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个布局,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高盛这个世界最大的投行的身影。
其实除了高盛插手养猪,网易的丁磊养猪,也是中国养猪业的一个缩影。
2009年初,正当猪肉价格开始回落,2008年进入养猪业的大户们纷纷亏损的时候,网易CEO丁磊宣布了计划。而针对“作秀”的众声喧哗,丁磊非常坦率地承认:“没错,我就是在作秀。问题关键是要看为了什么作秀。我是想通过养猪来探索农业生产新模式,同时,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做一些尝试,为此作秀来唤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有什么不好?”而食品安全问题,也已经进入丁磊的话题。不过,此后养猪的声音销声匿迹,直到今年3月,网易公司宣布,目前已选定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为其基地,丁磊的养猪大计才正式实施。
丁磊进入养猪业,正是猪肉价格开始上涨,食品安全问题开始爆发的阶段。而丁磊的养猪计划一实施,就引发了更多的关注,也引来更多的叫好声。饲料大王、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就称,“以前人家都觉得养猪土,搞互联网的人都很时尚洋气。现在,最时尚的人都去养猪了,说明畜牧行业是有潜力有前途的。”不过,更让人关注的,是这种大资本进入养猪业,是否能缓解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改善猪肉价格上蹿下跳所引发的政策跳跃。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微博) 则在听闻丁磊“养猪场”开始建设的消息后,马上发微博表示支持说,相信丁磊的信誉和品质,并表示如果网上可以卖生鲜食品,一定会在京东首发“丁磊猪”。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上,知名企业双汇集团被曝光,所使用的一部分猪肉竟然是瘦肉精喂养的。再加上此前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时间引发了社会对食品安全史无前例的关注。更让人对猪肉不放心的一则消息是,2010年5月8日,中国著名柔道女运动员佟文因在2009年8月的荷兰鹿特丹世锦赛夺冠后被查出瘦肉精,而被国际柔联禁赛两年,经过10个月的上诉之后,才讨到清白,但中国柔道队却再也不敢相信国内的猪肉,在自己的养殖场里养了十几头猪。“世上再无放心猪”,柔道队可以自己养猪,可普通城市居民又如何来躲避“瘦肉精”呢?这也正是丁磊养猪计划时隔两年却遭到不同态度的原因。
外资布局的启示
“瘦肉精”事件被曝光之后,猪肉不但价格暴涨,更牵动了国内对整个产业链的反思。而高盛,则是最先被怀疑操纵价格的黑手。
2008年8月,一则高盛斥资2至3亿元收购国内10余个专业养猪场的消息,震惊国内。有的媒体甚至声称,高盛为代表的国际PE渗透的不仅是中国养殖业的整条产业链,更涉及中国农业上下游各个领域。在多哈小型部长会议再次破裂、各国死保农业底线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国际投行在中国农业相关产业链领域不断追加投资的行为值得关注。到底是产业布局,还是技术性操作,是对产业的看好,还是只是一种投资行为?争论还没结束,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中国货币政策不断紧缩,这个消息很快就被忘记了。
但时隔两年多,当猪肉涨到了再次引起总理关注的时候,人们不禁又回想起这则新闻。
2008年7月29日,美国严拒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多哈回合谈判破裂,各国重回死守农业的状态。“中广系”领军人物辜勤华就分析说,中国农业正处于急缺资金与技术的发展时期,外国投资者看到了机会,首先下手,掌握了资源性产业,除非我们以更高价格买回,否则很难回转。农业项目的分散性,收入低下,规模难成气候等特点,使得不少政府的基层主管人员,容易在关注GDP目标时忽略了农业,是酝酿农业危机的因素。在这种背景下,高盛以及德意志银行在华大规模布局养殖业,就更加可疑了。尤其是中国豆油压榨行业在被外资借大豆价格战之际所掌控之后,猪肉是否是下一个目标,也曾引发过争论。不过,很快这一话题就冷淡下来,而养猪也还是处于分散化养殖的状态,肉食品加工产业链还是各自为政。
但高盛这一被称为“华尔街最诡秘的投资银行”控股双汇、布局养猪场一事,如今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
养猪业在发达国家中,早就是受抑制状态,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所淘汰。但是中国不同,中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也有着无与伦比的大市场。但中国的养猪业却一直处于分散状态,上万头的养猪场凤毛麟角,下游的加工企业难以控制货源,这不但增加了兼并的空间,也使得控制整个产业链更加容易。
虽然养猪很分散,但中国的生猪产业却相对比较集中,“北三强”山东、河南、河北,和“南三强”四川、湖南、广东,这6个省份就占了全国猪肉产量的近半。猪肉加工行业双汇、金锣、雨润也集中于这些省份。这三家企业虽然占了国内肉类加工业的五分之一份额,但屠宰数量却仅有3%,留下的缺口巨大。高盛则通过控股双汇,已经涉及到了屠宰、深加工、销售以及能繁种猪和猪苗等,仅差的就是生猪养殖。高盛在2008年通过并购,控制了十几家养猪场,均位于福建和湖南,在地域上虽然并非深加工发达地区,但却是比较重要的“猪肉消耗圈”所在地。而德意志银行则通过股权投资,通过旗下企业投资于上海、江苏地域,与高盛不发生冲突。
但国内对高盛的“阴谋论”推测,还没有太多的根据,高盛控制的养猪场,在国内所占比例还无法对猪肉价格进行操控。不过,高盛和德意志银行的投资,却给了国内资本以新的视角。
像前面所说那样,养猪业在发达国家正被逐步淘汰,但在中国却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国内生猪2007年时出栏量大约有6亿头,整个生猪的产值高达10万亿元。如此大的市场,集约化养殖的水平却非常低下。而生猪养殖作为肉食品加工产业链的上游,直接关系到产业链的完整,也是控制产业链利润水平的关键一环。而如此重要的一环,散养不但成本高、利润低,也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垃圾猪”、“健美猪”,都是生猪养殖环节薄弱所产生的问题。像双汇这种大集团企业,也没能避开“健美猪”的冲击。
中国政府一直在鼓励生猪养殖的工厂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但在实际补贴中却问题多多,一方面是补贴没有持续性,另一方面补贴落实问题多。而没有持续、稳定的补贴,养殖户也陷入了一窝蜂养猪又一窝蜂杀猪、盲目扩大冻猪肉储备数量等怪圈。像2008年,由于猪肉价格已经回落,而饲料价格仍然坚挺,养一头猪要亏损500到700元,不但让散户们急于杀猪出售,也让一些大户集体退出养殖。而中国平均每天14万吨猪的消费量,也使冻肉储备难以起到长期的调控效果。猪肉的价格更加起伏跌宕。
而从外资的布局角度来看,中国更应该由政府对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进行补贴,并加强监管,使得生猪养殖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并通过兼并重组与上游的饲料和下游的加工结合得更紧密,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利润更加稳定,猪肉的价格也更加稳定。
猪肉作为居民的一种普通食品,却牵扯着十几亿人的消费和就业,也牵扯着中国的经济政策,能否在产业化、资本化的路途上走好,将决定着中国的经济政策是否能摆脱需要不断调控的困局。
李后强:国有企业应该去养猪
近几个月特别是进入六月份以来,国内市场猪肉价格高居不下,甚至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已经成为这些年的一种常态,不但让生猪养殖户吃了不少苦头,消费者买肉时也时常有被“割肉”的感觉。
“国有企业应有所担当,应该去养猪,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去做一些不赚钱的事情,而不应该总是以逐利为目的。”
生猪养殖户如何把握市场命脉?政府如何保护养殖户的积极性,稳定猪价?7月20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博士。在解读价格起伏原因的同时,李后强副主任也就稳定猪肉价格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希望国有企业能有所担当,投身养猪事业和产业。
猪价起伏有其必然规律,不应紧张
对于目前的猪肉涨价,李后强副主任首先表示不要过于紧张,更不要恐慌,但要高度关注。物价的变化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价格是供求信号,反映的是供求关系的波动,任何物价都有波动的时候,只是对有些商品人们不太敏感,如对家具、电器、衣服、首饰等价格变化的关注相对迟钝。
李后强说,猪肉是一种大众食品,人们几乎每天都在食用,所以大家对猪肉的关注度相对较高。正是因为猪肉具有涉及面宽、使用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就决定了猪肉价格在社会生活中表出敏感性、大众性和时效性。
涨价解读:“四多四少”导致供不应求
李后强副主任认为,目前猪肉价格过高的原因主要是供不应求的结果。而导致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他将之总结为是“四多四少”。
一是分散养殖多,规模化养殖少。李后强介绍说,目前四川散户养殖所占比重在60%至70%,散户养殖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市场反应迟钝,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供需信息,往往存在“跟风”和“从众”现象。而一些对市场信息把握及时和准确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较少。
记者在之前的调查中也发现,很多生猪散养户往往会跟风养殖,养涨不养跌,市场上猪肉贵的时候就买进猪苗,而等生猪出栏时正好赶上大量生猪出栏、猪肉价跌。跟风养殖正是农户对市场反应迟钝的表现。
二是放弃养殖的农户多,专心养猪的农户少。散户养殖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固定,由于这些散户养殖规模小,感觉市场好点时就多养几头,不景气时就少养,甚至放弃养殖。
与散户相比,那些专注于养猪的人少。以新津为例,前几年,仅仅靠养殖户余忠带动起来的规模生猪养殖场就有三四十家,但是今年所剩已经不足四家。像余忠这样坚持下来的老养殖户越来越少。
三是中间环节得利多,农户盈利少。李后强表示,生猪与猪肉价格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在猪行业链条上,农户得利很少,中间环节拿走了大部分利润。涨价消费者会受损,跌价农户会受损,中间环节则“旱涝保收”。
四是传统养殖多,科技含量少。目前国内生猪养殖散户多、集约化程度低,这就导致了我们的生猪养殖科技含量底,产量低、效率低和防疫能力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之所以出现上述“四多四少”,李后强副主任解释说主要是因为“比较效益”与“边际效应”。首先,就“比较效益”而言,养殖户会将生猪养殖与其他职业的收益进行一个比较。除去饲料成本,散户出售一头猪的收益大概在200元左右,时间需要半年,这还没有除去人工费、场地费、水电费、草食费和折旧费。而外出打工,每人每个月收入至少也有1000元,且风险小。农户在比较两者的收益和风险后,放弃生猪养殖外出打工就成了他们大多数的选择。其次,就“边际效应”而言,养殖户在经历几年的尝试后,必然会对这种“利薄”行业产生厌倦,逃离也成为一种必然。吃猪肉的主体人群没有减少,而生猪产量下降了,涨价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猪价上涨是必然,但幅度不会太大
李后强副主任表示,凡是大面积、反复出现的现象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律支配。猪肉价格波动其实质是一个科学问题、一个经济学问题,应该理性地去对待。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猪价上涨应该是必然的,但幅度不会太大,因为受“猪周期”支配。
李后强副主任表示,猪的生长有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供与求两种力量博弈表现出来的“猪力量”产生“猪周期”, “猪周期”产生“猪效应”。这在物理学上是动力系统问题,表现出“极限环”和“多重极限环”,破环可以产生混沌和分岔。周期是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一个“猪周期”是指相邻的两个市场价格峰值之间的时间,一般为两年到两年半。用“控制论”原理来具体分析,就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生猪养殖户得到正反馈(涨价信息)决定养猪需要的时间为半年左右,接下来,从母猪受精怀孕到产仔、哺乳,这段时间大概为174天,然后是育肥至200斤左右的成猪,这段时间大概为半年时间。生猪储圈和出栏农户得到负反馈(降价的信息),这个过程需要半年的时间。再到农户决定不再养猪又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就是“猪力量”作用下的一个“猪周期”,整个过程算下来大概是两年到两年半,有时是三年、四年时间,因为其他外在市场信息对此周期有很大影响,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自然灾害和牲畜疾病等因素。
国有企业应该去养猪
在谈到如何稳定生猪生产,保护养殖户的积极性时,李后强副主任开出了应对药方。
一是政府进行补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猪肉是一种“半公益性”食品,养猪既是产业也是事业,政府应进行适当地补贴,以保证生猪养殖户在市场价格波动和疾病威胁下不亏本,这样才能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
二是国有企业要敢于担当。国有企业应该为国家和政府分忧,特别是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上,应该勇于担当责任,干非公企业和个体户不愿干的事情,把养猪当成公益性的事业来做。而不应该投身于房地产等行业,与民企与个体户争利,以逐利为目的,因为这有悖于国有企业的职责定位。
三是鼓励集团化、规模化养猪。李后强建议,应大力鼓励养猪协会、专业养殖户、海内外资金投身于规模化生猪养殖,应培养一批养猪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品牌企业,给予他们税收、规费等政策方面的优惠,让他们有利可图。此外,国家还应加大对养猪产业的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服务,增强防疫能力,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四是鼓励国民调整食品结构。吃猪肉是我们长期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带有浓厚的短缺经济时代的特色。但随着食品的多样化,国民应该相应地逐步改变之前的食品结构,用鸡、鸭、牛、羊、兔等肉品来分担猪肉的压力,这更有利于国民健康。
最后,李后强副主任表示,作为一个养猪大省,四川担负着平复肉价的重要任务,学术界和政府都应该高度重视,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长远,深入调查研究生猪养殖产业规律,尽快建立猪肉价格的管控系统,认真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让群众吃得起肉,能吃上放心肉。
泰国猪肉批发价 亚洲最低
据泰国《世界日报》7月20日报道,泰国生猪养殖协会副会长布拉攀表示,目前亚洲和泰国的生猪供应量进入紧缺时期,使得猪肉批发价格再次刷新历史。
调查数据显示,台湾地区猪肉价格已经从每公斤112铢上涨为118铢,邻国从上星期每公斤100铢上涨为102铢,柬埔寨每公斤达到92-94铢,就连此前猪肉价格一直较低的缅甸也达到每公斤88-92铢。
根据分析显示,猪肉价格还有持续上涨的趋势,相比下泰国猪肉批发价每公斤70铢已经是亚洲地区最低价。
布拉攀表示,亚洲生猪出栏量下降主要是因为季节性传染疾病导致。亚洲多个地区农场,特别是小型农场,由于防疫措施还不到位,遭受损失较大,相当于每天损失3,000头左右。
此次传染源为PRRS邻国变种,该种病毒会对猪的生殖和呼吸系统造成影响,2010年已经开始影响各国。同时,口蹄疫也在2-3个月前再次出现,使得泰国母猪死亡、或失去繁殖能力的比率增加,导致生猪存栏量下降。
目前泰国政府仍采取猪肉定价制度,规定猪肉批发价为每公斤70铢,因此泰国猪肉并未跟随其它国家上涨。但长期看来,这一价格已不能反映猪肉市场的真实情况,最终将伤害到生猪养殖户的利益,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剧防疫系统不足、生猪生产能力低下、以及出栏量不足的问题。布拉攀呼吁政府放任猪肉价格随着市场机制调节,使猪肉价格跟随市场供需关系增涨。
高价猪肉频光临跳出 暴露生猪产业软肋
国务院日前出台五条措施,以稳定肉价,减缓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显示,6月份我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成为物价上涨主要推手之一,引发社会热议。何谓“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肉价频繁“蹦极”为哪般?如何跳出“猪周期”怪圈?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记者深入江西、广东、陕西等地调查追踪。
“逆调节”难题待解 “虽然国务院发出了稳定肉价的强烈信号,但肉价要真正降下来还需时日,至少下半年仍会在目前的历史高位震荡”。16日,江西养猪大县上高县的养殖大户黎景阳说,作为鲜活农产品,从母猪产仔到肉猪出栏至少需要6个月。
农业部生猪波动规律性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从改革开放到2007年,我国生猪生产先后经历了6次明显的价格波动,一个周期为6年左右。但课题组专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济民说,2008 年以来,这一周期已缩短为3年,且价格涨跌幅度更大,令人关注。周期缩短、价格“蹦极”,暴露了国内生猪产业的诸多“软肋”。
同时,肉价监管出现“逆调节”现象,也亟待改善。记者调研发现,肉价监管一定程度上平抑了高价,但监管中也出现“逆调节”现象,加剧了市场波动。目前肉价调控有一个特点,即政府总是在高价时介入,发放养殖和防疫补贴,扶持生产,其结果必然是肉价下跌;而到肉价跌回低谷时,一些地方又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又必然导致供应减少。中国畜牧协会副会长温志芬表示,这种“逆调节”的做法,对短期内平抑猪肉价格起到了作用;但跳出来看,则加剧了价格波动,陷入“肉贵伤民,猪贱伤农”的监管怪圈。
力促升级打破怪圈
价格调控只能稳定一时,从长远看,如何跳出肉价大起大落的“猪周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认为,面对新一轮肉价波动,舆论应该理性看待,政府应吸取教训,更多地尊重市场规律,同时适度采取干预措施,进行科学调控。
破解“猪周期”,根子还在促进产业升级。江西省畜牧局局长黄峰岩表示,在扩大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养殖的同时,今后国家应采取措施促进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要扶持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吴铁雄等专家认为,为治疗“产业软肋”,像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性保险、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应向产业链倾斜,以奖代补,促进产业升级。
7月21日生猪市场行情早评
昨日湖南生猪出栏均价19.02元/公斤,与前日持平。其中长沙、湘潭、株洲、郴州等地生猪出栏价18.90-19.40元/公斤,岳阳、益阳、常德、邵阳、娄底等地生猪出栏价18.60-19.20元/公斤,衡阳、永州等地生猪出栏价19.00-19.20元/公斤,7月20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19.24元/公斤,与前日相比上涨0.03元/公斤,全国猪粮比8.30:1。其他地区生猪价格请见下表。
受近期政策调控的影响,昨日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出栏均价继续下跌,养殖户出栏积极,惜售减少;另外,随着近期气温不断上升,猪肉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因此,后期生猪价格将逐渐企稳回落。
琼海市自7月10日启动猪肉价格调控工作以来,取得了较好效果,生猪市场价格稳中有降,广大市民反映比较强烈,后阶段将继续进行价格调控,具体措施:(1)防止价格波动时期出现价格反弹,坚决遏制价格上涨势头;(2)适时增加投放量,满足市场需求和群众需要;(3)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稳定生猪肉品市场价格的新路子。
昨日湖南生猪出栏均价基本稳定,后市价格将继续高位震荡。由于零散疫情不断频发,望广大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及时调整存栏结构,密切关注疫病发展形势和行情变化,适时出栏。
饲料原料:
玉米方面:
周三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微幅回调。现货市场坚挺,主要是由于当前玉米销售基本上已经结束,中小需求企业必须要不断提价才能收购到玉米,这种情况短期很难得到缓解,预计现货价格将会保持坚挺。
豆粕方面:
周三国内豆粕市场价格继续小幅上扬。日前市场再次传闻国储将抛储400万吨大豆,但目前尚未得到确切消息。专家表示,抛储对大豆价格的实质影响有限,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影响。豆粕现货市场中尽管油厂挺价依旧,但买盘并不积极,更多贸易商以观望为主,而昨日豆粕销售情况出现了明显好转,市场中主动拿货情绪重新复苏。而经过连续挺价,当前产区油厂压榨利润已经得到了明显复苏。
盘面分析:
本周三,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早盘受外盘影响普遍高开,之后涨幅出现收窄,部分合约向下调整。而昨日交易所各商品合约不再延续前一交易日的强势,整体走势有所分化。其中良杂活大猪LH1110合约仍然摆脱不了平台弱势整理的格局,全天成交清淡,早盘小幅高开10元/200公斤,尾市收于昨日结算价2956元/200公斤,当日无涨跌,预计后市仍将在平台附近徘徊。
而其余各商品合约具体收市情况如下:冻干精膘FF1109合约继续出现低开高走之势,虽然盘中再创新高1235元/100公斤,但整体上攻乏力,最终该合约收盘上涨6元/100公斤,涨幅0.49%。各交易商应严格控制好仓位,谨慎操作!
2011年07月21日全国生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kg )
区域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深圳:一斤猪肉平均赚一毛
零售商们在批发档内挑猪
来自江西、湖南、广西等地的生猪,“奔波”千里被运到深圳。坐守深圳各屠宰场的批发商,究竟又能从产业链中分得多少羹呢?昨日清晨,记者前往深圳平湖屠宰场调查采访,与从事生猪批发生意的3档主洪昭和、8号档主成运明攀谈,挖出了不少“内幕”。
货源紧张状况未见好转
记者:最近你们生意如何?
洪昭和:不瞒你说,现在生意不好做。猪源比较紧张,价格又居高不下,市场消费能力受到抑制,生意不好做。
记者:猪肉涨价,你们生意反而不好做?
洪昭和:是啊,因为大家吃不起肉嘛。市场上的一个小档口,原来每天杀三头猪,现在只杀一头了。
记者:今年以来,猪肉行情一路看涨,以前遇到过类似行情吗?
洪昭和:我做生猪批发生意10多年,这种行情还真是少见。上一次应该是在2008年初,当时由于冰冻灾害,生猪运不过来,猪肉价格一路看涨,但只持续了两个月。今年则不同,货源紧张的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
养猪不如打工散户弃养
记者:以你的经验判断,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年猪肉价格疯涨的?
洪昭和:饲料价格一路走高,成本上升,导致小养殖户基本放弃了生猪养殖。另外,去年和前年,猪源地都发生高热病等疫情,重创养殖户,挫伤了他们养猪的积极性。
成运明:养殖散户大部分退出,也是造成猪源紧张的一个原因。像我老家衡东,是湖南有名的生猪大县。2000年以前,那里几乎家家户户养猪,养20头的人家很普遍。但从2003年开始,村里人纷纷弃养,外出打工了。因为养一头猪仅有400元的收益,太不划算了,养猪还不如打工。如今,衡东的养殖散户基本上没有了,规模养殖户因资金等原因,发展也不好。
批发档一天毛利1200多元
记者:我们在江西采访了解到,现在出栏生猪的收购价格,稳定在一斤9.6元左右。生猪运到深圳后,外地猪贩加价多少?
洪昭和:每斤加五六毛钱,这都是公开的。因为天气热,损耗大,每头生猪在运输过程中,每天要掉五六斤膘。
记者:你们本地批发商利润空间应该很大吧?
洪昭和:(笑)说实话,每斤猪肉,我们现在平均能赚一毛钱左右。因为头猪(指一批中最好的猪)能卖10.5元左右,中猪通常能卖10.4元左右。这样,以一个档口每天购进50头猪,250斤一头算,毛利有1200多元,扣除成本费用,最后就几百元。
如果运气不好,那只有亏本的份了。比如,你以每斤10.2元到10.3元的价买进的生猪,加价批不出去的话,最后只得忍痛“割肉”,以每斤9.8元的价格甩卖,倒亏四五毛。这样一天造成的损失,得靠几天的盈利才能补回来。
记者:批发档口还有哪些费用支出?
成运明:每个档口情况差不多:月租金1万元;雇两个小工,每人月工资2500元,包吃住;此外,还有水电费等。如今,因肉价高导致销量不足,跟去年同比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档口间只得联手对抗亏本。原来一个档口一天可以单独购进一车130余头猪,现在通常要由三个档口合伙。
猪疫背后的疫苗失效之忧
为保证生产安全,生猪养殖受到全程电脑视频监控
今年2、3月“仔猪腹泻”引发仔猪大量死亡
养猪依赖抗生素和药品,造成疫情难解疫苗失效
随着猪价上涨,特别是“猪价拱高了CPI”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此轮肉价疯涨的原因也引发议论。
广东省肇庆市物价局的数据显示,至6月下旬,仔猪(15公斤/头)价格为800元/头,同比升135.29%,猪粮比为8.10:1,均创近年来新高。同时,人工成本同比增长了25%,防疫成本同比增长了20%,随着燃油价格的上升,运输成本自然也会增大。
谢灯养是四会养猪协会的原会长,几个月前,他才从会长的位置上退下来。谢灯养说,目前玉米的价格比2008年每吨上涨了七八百元。如果一头肉猪从出生到出栏上市需要300公斤饲料,其中约需要玉米180公斤。一头猪光玉米饲料就要增加成本约130元。此外,防疫的成本每头猪也增加了几十元。“未来养猪将是高成本运作。”
有专家更是将猪肉价格上涨归结为货币超发造成。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此轮猪价上涨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年初的仔猪腹泻病引发仔猪大量死亡,造成生猪供需矛盾凸显。
养猪户
仔猪腹泻损失100万
谢灯养是当地一位知名的兽医专家,对于猪的流行性疾病十分熟悉。谢灯养说,今年2、3月,一些地方出现仔猪腹泻病,这种病对于仔猪的杀伤力极大,有的一窝仔猪会百分百死亡。有的猪场,这种病情一直持续几个月,养猪户损失惨重。
2008年,颜女士与老公一起投资办了一个猪场。对于养猪业来说,颜女士是一个新手,并没有什么经验。今年5月3日开始,颜女士发现刚生下不久的小猪就开始拉肚子。刚开始只有几窝小猪出现状况,后来越来越多,10窝小猪有8窝小猪有问题。
看着一窝窝的病猪,颜女士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颜女士把小猪送去化验,被告知是猪的疫苗没有起到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颜女士不知该如何办。她按照别人的建议,专门搬来一个大铁罐熬中药给母猪喝,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她又采取了中西结合的方式给小猪治病,但效果还是不明显。
从5月3日到本月初,她经营的猪场出生的小猪死亡多达700多头。如果每头小猪按照700元计算,损失就达49万元。另外,母猪怀孕期为114天,700多头母猪的玉米饲料一个月的成本就达20万元。所以,小猪死亡几个月以来,她的损失高达100万元。“看来,养猪不是那么好养的。”颜女士说。
后来,经人介绍,颜女士找到了谢灯养。经过谢灯养的治疗之后,颜女士家小猪的病情开始好转。“目前母猪与小猪的颜色比以前好多了。”
颜女士说,刚生下来的小猪拉肚子的病很容易造成小猪死亡。她还听说,某个猪场一晚上死了1000头小猪。
对于目前猪肉价格飙高的原因,颜女士分析说,很多小猪死亡了,“现在猪价高肯定是这个原因,猪的生产不可能这么快恢复。”
谢灯养还出诊了一个猪场,这个猪场的情况更严重。这个猪场共有2500只母猪,连续3个月发生仔猪腹泻病。如果一头母猪一年按两胎、一胎10只小猪计算,一个月就可能损失4100多头小猪,3个月就可能超过1.2万头。
对于这个病的原因,有专家认为是仔猪补料诱导性腹泻。饲料抗原导致仔猪免疫力下降。母猪奶提供抗体维持仔猪免疫功能,断奶后,母体抗体停止供应,而仔猪自身主动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对疾病的抵抗力大大降低。
在谢灯养看来,引发仔猪腹泻病原因是综合性的,有猪场管理上的原因,也有饲料方面的原因,这种病与季节的关系不大。
2007年“五一”后的一轮猪价大涨行情也与病情有关。武汉新兰德余凯曾分析了其中原因。余凯称,2005年夏季国内大范围地发生“猪链球菌”病,导致大量生猪死亡、宰杀、抛售。2006年7月中旬的高温引起生猪“高热病”,导致生猪死亡率升高,有的养殖户空圈弃养,有的养殖户没有及时补栏,加剧生猪市场猪源紧缺。
猪疫背后
喂药依赖“三鲜汤”
对于为什么时不时会有猪病发生,谢灯养说,这与养猪业使用了抗生素有关。上世纪90年代,有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推出了许多猪场的保健方案。猪的饲料里添加了抗生素,被称为“三鲜汤”。
刚开始使用抗生素,猪可以健康成长,但时间长,猪还是可能会得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一些疫苗失去了效果。此外,外国的疫苗在进口到国内之后卖得很贵,也不可能大面积被使用。
目前,国内有许多疫苗公司和兽药公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许多猪场使用的疫苗并没有多大效果。
生猪的疫情与生长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但目前国内很多猪场的老板都不愿意投钱去改善环境,反而是依赖抗生素和药品。“猪场同样需要一个生态平衡。”
谢灯养曾多次出国考察,他说,欧美发达国家的猪场投入很大,几乎都是全自动的。但这以目前我国养猪业利润水平,“要办这样的猪场根本办不起”。
肇庆市一家大型种猪场的黄光强有着20年的养猪从业经验。黄光强说,在2007年以前,仔猪的存活率超过80%,而现在只有60%。“以前我们的猪都是散养,现在的猪是圈养的,抵抗力都比不上以前,喂药比较多一点。”
对于猪疫情背后的原因,黄光强认为与中国的猪源杂有关。中国的种猪从世界各地引进,有美式、澳式、法式,还有丹麦的。中国的猪源不统一,不同种类的猪在一起饲养,难度会更大。
黄光强说,猪的病毒常发生变异,以前用疫苗是可以控制的,但是现在再打疫苗可能就没效果了。
生猪补贴政策效果有限 加剧下轮周期风险
渣打银行20日发布了题为《中国:通胀再次被猪肉绑架》的报告,称国务院为降低猪肉价格而推出的生猪饲养补贴政策效果将会有限,并且存在着加剧下轮周期的风险。
报告以2008年同样的补贴政策为例,称当时也面临猪肉价格持续高企的局面,中央政府因此发放了生猪饲养补贴,很多农户匆忙投入生猪养殖,但随后由于供应增加价格下跌,很多农户被迫低价售出或屠宰养殖生猪。
渣打认为,目前在猪肉价格高企的刺激下,甚至在没有补助的情况下,养殖户已经在增加生猪养殖数量,预计8月份猪肉价格涨势将会部分地减弱,猪肉同比价格将高位平稳。
而下一波生猪供应高峰可能在2012年下半年出现,将持续18至21个月,届时价格将落至下一周期的低点。渣打认为,目前的补助政策将导致这一价格低点更低。
下半年政策从紧力度或稍弱
渣打在报告中称,国务院或将尽快出台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相关决策会议可能已于近期举行。
从温家宝总理近期的表态中,渣打预期预期国务院将会继续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表述中有望通过强调经济政策保持“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体现抑制通胀立场。但语言表述的力度会稍弱于以往,为CPI见顶、经济增长显示进一步减速迹象之后的政策调整的可能性留下空间。
报告认为CPI将会在6、7月份见顶,从8月起回落。
刘成庄:生猪养殖规模扩大应慎重
面对猪肉价格淡季不淡的现实,生猪养殖企业下一步应该何去何从?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拐点会出现在什么时候?面对近年来五次上演“过山车”惊喜剧的猪肉价格,怎样切实保护好生猪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为此,经济视点报专访了河南省商务厅市场运行调节处副处长刘成庄。
经济视点报:此次猪肉涨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涨价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刘成庄:应该说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是从今年春节后开始的,根据监测,今年1月~5月河南省生猪收购均价呈稳中上升走势,价格分别为14.1元/公斤、14.26元/公斤、14.97元/公斤、15.02元/公斤和15.18元/公斤,月环比涨幅为1.5%、1.13%、4.98%、0.33%和 1.06%。
我认为此次猪肉涨价的原因主要是: 2010年初,受疫情及当年四五月份猪肉价格跌入黄色警戒线等影响,为了减少亏损,许多养殖户纷纷缩减规模,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虽然能繁母猪存栏量从去年8月份开始回补,但目前仍然没有回复到之前的水平,导致生猪供应不足。
经济视点报:在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中,生猪养殖户效益大增,然而,作为生猪养殖上游产业的饲料业却生产开工率不足六成,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刘成庄: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说是正常的现象。在饲料生产行业有这样一种说法:猪肉价格和饲料产能成反比。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猪肉价格的上涨的原因是生猪存栏量少,而生猪存栏量少则饲料企业的市场则小,因此,出现养殖户赚钱,饲料生产企业未能开足马力生产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经济视点报:在目前猪肉价格高位的情况下,你认为,生猪养殖企业要注意哪些问题?饲料企业的机会在哪里?
刘成庄:首先目前猪肉价格的高价位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目前的肉粮比接近1:10,养猪俨然成为一个暴利行业,。
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要警惕生猪养殖企业尤其是散户盲目扩大生产,造成新一轮的供需关系倒置,从而使猪肉价格重走“过山车”的老路。
对于饲料生产企业来说,猪肉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引起生猪养殖再次变“热”,因此,饲料生产企业要注意把握形势,但是也要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饲料质量,扩大生产规模时一定要慎重选择。
经济视点报:近年来,猪肉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波动,那么对于生猪养殖企业特别是散养殖户来说,如何保证他们的切身利益?
刘成庄:对于生猪养殖企业来说,应该继续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猪,从而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产业链;从散户养殖的角度来说,由于散户养猪有着方便进出市场的原因,因此要警惕盲目跟风,造成新一轮波动;在国家层面,中国作为猪肉消费的大国,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消费了世界一半的猪肉,因此政府应参考粮食保护价收购的模式,建立健全生猪保护价收购政策。通过这些手段的实施,三方联动,才能真正保护养殖户的切身利益。
经济视点报:你认为此次猪肉涨价会持续多久?饲料生产企业从目前困境中解脱出来应该是什么时间?
刘成庄:近期猪肉价格过高,国家可能会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平抑肉价。同时根据生猪养殖的规律,从培育母猪到小猪出栏,大概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因此,我认为,饲料生产企业应该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真正走出困境。
天津市能繁母猪保险全面启动
为更好地稳定天津市生猪生产,经人保财险天津市分公司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合作,2011年天津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能繁母猪保险日前已全面启动,首批6万头能繁母猪已被参保。
根据双方制定的《天津市能繁母猪保险及防疫合作实施方案》,参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能繁母猪为8-48月龄,参保的能繁母猪强制免疫率和专用耳标佩戴率要达到100%;能繁母猪的“耳标号、保险标和保险凭证”三者要一一对应。为减轻养殖企业和农户的参保负担,参保每头能繁母猪企业和养猪户只需缴纳12元,其余48元由天津市财政和区(县)财政分别承担;参保的能繁母猪如果发生死亡,每头可以获得1000元的赔偿费,保险时间为1年。
农业部:稳定菜篮子 抓生猪蔬菜生产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平稳发展,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当前重点要抓好生猪、水产品、蔬菜的生产。韩长赋是在此间于大连召开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从生产走势看,能繁母猪、仔猪和生猪存栏已连续数月增长,下半年生猪生产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但近期供求仍会偏紧。
韩长赋表示,农业部门要抓紧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对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建设、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扶持政策,要尽快兑现到场到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狠抓疫病防控,强化生产监测与信息引导。防止价格大涨后大跌,抓紧完善调控预案。
水产品方面,受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干旱和旱涝急转影响,近期部分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由于长江中下游五省淡水养殖量占全国的50%,旱涝灾害发生在养殖投苗的关键时期,对秋冬季水产品供给造成一定压力。
韩长赋表示,下半年渔业要一手抓灾区抗灾复产,一手抓非灾区稳产增产。
韩长赋表示,提高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实施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及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支持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开设直销点、提高流通效率等。
海南儋州l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养猪
从海南省儋州市政府获悉,今年来,儋州市把发展生猪生产摆上重要位置,拿出l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民养猪,争取今年生猪出栏突破l00万头大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据了解,儋州市今年在海南省支持400万元农民养猪增收专项资金基础上,本市再拿出l000万元专项资金,对规模猪场新建猪舍、标准小区建设和贷款给予补贴,即每建一平方米标准化猪舍补贴l00元,养猪贷款直接银行办理贴息,同时对企业新投资大型集约化养猪场(基地)给予支持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新成立了8个农民养猪合作社,45个养猪企业,建栏面积6万多平方米。
儋州市还结合资源优势做好生猪生产规划。一是以王五镇、大成镇为主,建成5万头外三元母猪生产基地,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辐射带动雅星、排浦、白马井等镇,建成一个50万头现代化生猪生产区。二是在那大、和庆、东成、兰洋、南丰等镇建成6-8个年产4-6万头种苗的核心基地,以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带动发展生猪立体生态养殖区。三是建立以木棠为核心,引进大型育种企业,建设本地儋耳黑香猪育种基地,扩繁本地儋耳黑香猪,打造本地特色品牌。
专家激辩:推升物价的是货币还是猪
据经济之声报道,由国经中心主办、经济之声承办的“经济每月谈”20日在北京举行,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升了物价,又如何平抑通胀?与会专家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如今超市的猪肉价格你知道是多少吗?也许经常逛菜市场的阿姨也不能十分准确的告诉你。因为最近的猪肉一天一个价。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每公斤19.55元,比前一周上涨了0.4%。两年多前声称进军养猪业的网易CEO丁磊,因“丁家猪”迟迟未上市错过了这波行情,有人开玩笑预计丁磊损失过千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尽管猪肉价格连续3周涨幅缩小,但涨势依旧。下半年,猪肉价格仍将推高CPI。
王军:特别是近期猪肉价格是主要的推手,从猪肉价格和CPI变化来讲,有一个领先的作用,现在猪肉价格还没有出现回落的态势,所以对于下半年的CPI我们保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听到这话,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表示很难理解:
贺铿:我们每人的消费支出当中,猪肉占百分之多少?现在的问题是统计局出的数字,统计的知识居民不清楚,所谓猪肉涨了50%多?我们在座的每人每天在猪肉上花多少钱,你消费一个月几百块钱,猪肉占多少?
贺铿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多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财政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引起经济滞胀的必然表现。因此治理这样的通胀问题要对症下药。
贺铿:我主张货币政策要灵活,财经政策要稳健,所谓货币政策要灵活,就是要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灵活,多用价格这个手段,少用数量手段,这是根本的指导思想的不同。
而作为一个外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原波士顿联储主席库珀则建议在汇率上进行改革。
库珀:我觉得中国要想解决通货膨胀问题,遵守现在的汇率政策肯定是不行的,通货膨胀会造成大量的损失。如果还坚守现在的汇率政策,肯定不利于通货膨胀的缓解。央行通过提高利息和外汇储备,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还是没有办法真正缓解这方面的问题。
尽管对如何治理看法各有不同,但在通胀的程度上各方专家倒是出奇的一致,大家都认为当前的通胀水平比较温和,但老百姓的感受却是日增月涨。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每年几万亿的新增贷款,四万亿的投资,这些钱并没有形成居民的财富效应,也许正是收入增长的缓慢,加深了物价上涨的感知。
上海爱森拟投7亿新建猪场
“虽然养殖利润得到大幅增长,但因为价格较高,高端冷却肉的销售反而受到抑制,爱森的运营成本上半年也不断增长,公司利润水平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没有出现大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飞涨,但上海爱森肉食品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爱森)却喜忧参半。
“虽然养殖利润得到大幅增长,但因为价格较高,高端冷却肉的销售反而受到抑制。”上海爱森总经理鲁吉明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运营成本上半年也不断增长,比如运费就从去年上半年的150万元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184万元,所以公司利润水平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没有出现大幅增长。
根据计划,上海爱森将被母公司光明食品集团注入。
鲁吉明昨日还对早报记者透露,上海爱森计划未来3年内投资7亿元,自建规模达到40万头生猪的养殖场。此外,公司还准备将“爱森”自营店的规模在上海发展到200家,并酝酿推出面对一般消费市场的“申森”品牌肉制品。
拟推中低端猪肉品牌
“规模化养殖基地的发展速度有限,因此我预计未来5年国内生猪供应量都会偏紧,投资猪场有利可图。”鲁吉明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决定未来3年投入7亿元资金,在江苏等地建设自建规模达到40万头生猪的养殖场,使得公司养殖业务利润达到4000万元。”
据介绍,目前上海爱森已在上海及江苏拥有10万头生猪的自建养殖基地,并在山东等地拥有21.3万头生猪规模的基地养殖场,因此,3年后上海爱森的自建养殖场规模可达50万头生猪,并将通过收购控股等方式积极争夺生猪资源。
其次,上海爱森还计划推出第二品牌——“申森”。鲁吉明称,“申森”品牌定位为“安全、新鲜、实惠”,与主打中高端市场的爱森品牌相区别,目前,“申森”品牌进入试运营阶段,每日有50头猪肉以“申森”品牌送往上海的一些饭店及个别超市。鲁吉明表示,“爱森”与“申森”都将在做深上海市场的基础上,向长三角其他地区扩张。
入驻百联超商全部门店
此外,上海爱森还要在销售终端增大投入。记者了解到,光明食品集团已与百联集团达成协议,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品牌计划进入百联超商板块的全部门店。
鲁吉明表示,未来3年,上海爱森将扩大卖场超市等商家的“爱森”专柜,同时还将扩大“爱森”自营店规模,3年内将把“爱森”自营店由目前的60多家发展到200家。据了解,上海爱森目前全部的销售终端为682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6家。
“进入上市公司之后,作为上海梅林肉制品业务的‘主角’,爱森已确定未来发展方向为推进企业转型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鲁吉明说。根据光明食品集团的规划,未来3年,上海梅林的肉制品业务(包括爱森及重庆梅林今浦)销售规模将达到30亿元,净利润为3000万元。
去年12月,上海梅林公布重组方案,计划通过定向增发,收购包括上海爱森肉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益民集团)的其他相关资产,涉及资产的价值合计约15.35亿元。目前这一重组方案还在等待相关部门的批准。
早报记者获悉,上海爱森的规划方向是光明食品集团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据介绍,在光明食品集团成立5周年之际,集团制定了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三个百万、五大突破”的发展战略,在未来的3到5年,光明食品集团计划粮食达到100万吨、生猪达到100万头、饲料达到100万吨、蔬菜达到50万吨的规模以及种源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一目标如若实现,光明食品集团的粮食可以达到上海最低保有量的100%、生猪可以达到40%、饲料可以供养100%的奶牛存栏量、蔬菜可以达到30.5%、稻麦良种则可全部满足市郊粮食生产用种需要。
双汇发展召开20天质量会议
近期,双汇发展集中抽出二十天时间,连续召开中高层干部会议,掀起一场旨在加强产品质量、加强服务质量、强化责任意识的思想革命。同时,公司股价近日连创新高,自5月4日以来,股价已累积上涨了20%左右,而同期上证指数却下跌超过3%。
产品质量提升至战略层面
近期,从双汇发展传来消息,6月8~7月12日,双汇集团从中抽出二十天时间,连续召开中高层干部会议,研究讨论各类工作方案近百套、更换调整各级管理干部百余名、出台各类制度规范性文件二十多份,在集团上下掀起一场旨在加强产品质量、加强服务质量、强化责任意识的思想革命。
据了解,会议由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亲自主持,集团公司游牧、王玉芬、李骏、刘清德、郭黎军、刘金涛等高层和股份公司高层、集团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事业部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
万隆董事长在会议上强调,在任何时候,双汇各级管理干部都要牢记河南省委卢展工书记视察双汇集团总部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 的指示,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严把生产质量关,对查出的违规违纪人员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领导连带责任。他还强调,今后,双汇集团对待"问题猪" 的态度就像银行对待假币一样,严格监控,严厉处置,为市场提供让广大消费者放心的肉产品,使双汇产品无愧于着名肉类品牌的荣誉。
根据双汇集团公布的数据,自3月中旬至今,双汇共检测生猪195.9284万头,共检出 "问题猪"356头,平均检出率为0.0182%.对于检出的"问题猪",双汇集团均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并向交猪户索赔200多万元。通过对比三月、四月、五月和六月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双汇检出"问题猪"的头数正在连续递减,从三月份的检出率0.03%到五月份的0.002%,六月份以来双汇没有检出 "问题猪"。双汇"头头检测"起到了根本性的效果。
业内人士指出,双汇发展不仅从战术层面上重视双汇猪肉的质量和服务,更把质量与服务提升至战略层面,严把产品质量关,让消费者吃到放心的猪肉。双汇发展必将重拾投资者、消费者信心。
打造"诚信"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
在重视产品质量的同时,业内人士指出,双汇发展将持续打造"诚信"文化,最终提升企业软实力。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双汇集团依靠"优质、高效、拼搏、创新"的"拼"字文化,企业从一个年销售不足1000万元的小型肉联厂,到上世纪末已发展成为年销售超60亿元的肉类食品集团。
进入新世纪以来,双汇集团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出了"按标准办事,用数据说话,看结果评判"的"数字"文化,仅用10年的时间就创造出了一个年销售收入500亿元、肉类总产量超300万吨,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近几年,双汇集团提出了"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诚信"文化,将诚信作为双汇的核心价值观,做到对职工讲诚信,对政府讲诚信,对股东讲诚信,对客户讲诚信,对消费者讲诚信,依法经营,公平竞争,打造企业的软实力。
双汇集团将秉承"诚信"文化,朝着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迈进,力争创造一个世界级的肉类加工企业,成为全球肉类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大型食品集团,推动企业做大做久,打造百年老店。在"十二五"期间,双汇集团将坚持"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四化"方针,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使双汇集团的 年肉类总产量由300万吨发展到"十二五"末600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由500亿元发展到超1000亿元,力争打造一个世界级的肉类加工企业。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一个食品加工企业而言,食品的安全离不开企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建设。双汇集团坚持"汇集世界高科技、汇集世界新工艺"指导思想,通过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努力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推动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股价提前反映预期
的确,双汇发展一方面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从公司近期股价上也反映了双汇发展基本面恢复的情况。大智慧数据显示,双汇发展近期股价连连创出新高,自5月4日双汇发展创出55.10元/股新低以来,双汇发展股价持续上涨,已经累积上涨了20%左右,同期上证指数下跌超过3%.
中投证券指出,双汇发展公告上半年业绩预减80%~90%,幅度略超市场预期,但是基本上所有负面影响在二季度有所体现,因此股价下跌后是很好的买点,利空因素出尽将提供底价。
金元证券也认为,双汇发展在二季度一次性充分计提各项费用,预计在三季度销售也能基本恢复去年同期水平,预计2011年、2012年、2013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2.12元、3.99元和4.99元(资产注入口径),对应2012年PE约17倍,估值优势明显仍维持"买入"评级。
对于股价,一位券商人士表示,股价往往反映的是预期,双汇发展股价之前已经反映了不利的因素,目前,大家对于其未来还是比较看好的,股价自然而然就会反映出未来的利好预期。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