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7月13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1-07-13
来源:本网采编



  生猪市场早评-07.12

  昨日湖南生猪出栏均价19.06元/公斤。其中长沙、湘潭、株洲、郴州等地生猪出栏价为19.00-19.20元/公斤,岳阳、益阳、常德、邵阳、|底等地生猪出栏价为18.80-19.10元/公斤,衡阳、永州等地生猪出栏价为19.10-19.20元/公斤。7月11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 19.71元/公斤,全国猪粮比8.53:1。其他地区生猪价格请见下表。

  饲料原料

  玉米方面:

  周一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全国大部分地区玉米报价保持稳定,仅有个别港口玉米报价出现小幅提高,对于全国均价形成一定程度的拉升,近期玉米市场中部分地区拉动全国均价的现象成为新的亮点,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由于我国玉米销售基本上已经结束,玉米市场很难形成普涨普跌局面。

  豆粕方面:

  周一国内豆粕市场价格继续上行。全国大中城市大型超市鲜猪肉价格已达?公斤25.51元,全国生猪养殖利润已达?头782元。豆粕需求虽有所好转但并不明显,而油厂挺价的意愿表现强烈,现货市场依然有一定上涨空间。

  昨日全国生猪价格稳中有跌,部分高价地区开始出现回落,生猪价格出现明显松动迹象。在下跌的区域中,华南地区价格下跌幅度最为明显。由于天气酷热、需求减弱及疫情频发,养殖户压栏意愿明显减弱,随着存栏量的逐步恢复,后期生猪供需紧张局面将逐步得到缓解。

  7月9-10日,温家宝总理在陕西咸阳、西安等地考察时再次提及猪肉价格,并明确做出稳定猪肉市场的指示。为稳定猪价,部分地方政府昨日又相继出台生猪调控和养殖扶植政策,比如海南海口、琼海推出限价肉政策、厦门出现养万头猪年补15万元的优惠政策、贵阳市实施生猪调运补助等。同时农业部也出台六项措施确保供给,稳定生猪生产发展,主要措施为继续落实中央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督导检查与指导服务、切实强化生猪疫病防控、继续抓好生猪“瘦肉精”专项整治与强化生产监测与信息引导。

  昨日湖南生猪出栏均价基本保持稳定,后市价格将继续高λ震荡。望广大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及时调整存栏结构,密切关注疫病发展形势和行情变化,适时出栏。

  盘面分析:

  上周六,国家统计局公布六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6.4%,创近三年来新高。本周一,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合约涨跌互现,多数商品下跌,但部分农产品合约表现较强,但整体涨幅不大。昨一交易日交易所各商品合约涨多跌少,其中冻干精膘有交易合约全线上涨,而良杂活大猪合约则表现一般。其中良杂活大猪交易比较活跃的10月份合约,依然在2950元/200公斤一线整理,预计该合约仍将维持在此平台附近整理。最终该合约当日收盘上涨6元/200公斤,涨幅0.2%。

  而其余各商品合约具体收市情况如下:冻干精膘FF1109合约当日出现冲高回落,早盘一度上冲至1200元/100公斤附近,经过短暂震荡之后,又回到前一交易日结算价附近,β市以1174元/100公斤报收,上涨4元/100公斤,涨幅0.34%。各交易商应严格控制好仓λ,谨慎操作!

 


 

全国部分地区生猪及仔猪价格-7.13

地区

县市区

外三元.生猪(元/kg

趋势

外三元.仔猪(元/kg.20kg体重)

趋势

北京

大兴

20.6

35

顺义

20.6

36

河北

保定市

20.2

35

沧州市

20.1

34

天津

宁河

20.4

35

静海

20.4

36

山西

运城

20

31

忻州

20.3

28

内蒙古

赤峰

19

30

辽宁

鞍山

20.2

36

锦州

19.8

35

吉林

长春

19.9

36

公主岭

20

40

黑龙江

牡丹江

19.4

42

绥化

19.3

42

上海

金山

19.3

32

奉贤

19.3

32

江苏

盐城市

19

23

南通市

18.8

25

浙江

杭州市

20

31

嘉兴

19.9

32

安徽

合肥

19.5

32

宿州

19.6

32

江西

吉安

20.1

34

宜春市

19.8

35

山东

临沂市

18.8

30

潍坊市

19.4

28

河南

开封

19.5

34

新郑

19.6

35

湖北

黄冈

20

30

襄樊

19.6

31

湖南

长沙市

19.4

30

常德

19.8

30

广东

清远

19.8

30

惠州市

20

32

福建

漳州

19.3

36

南平市

19.5

34

广西

贺州

20

30

玉林

19.7

26

重庆

合川

19.2

25

四川

成都

19.7

32

乐山

19

33

新疆

³木齐

19

30

 

 


 

  西安3000吨猪肉储备应对涨价,冻肉每斤便宜4元

  目前,西安市共有3000吨猪肉储备。昨日,记者从西安市商务局得知,商务部门正在针对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做出具体方案,投入市场的冻肉储备预计比鲜肉每斤便宜4~5元。

  半年猪肉涨价近三分之一

  “前几天去超市买猪肉,肋条每斤15元了。”家住科技路附近的郭女士觉得,今年半年来,猪肉涨了不少,近日买肉的时候她经常有点犹豫。

  另一位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两口人平日生活费用全靠老伴的退休金,本来就比较节俭,今年猪肉价格上涨,饭桌上更是少见肉菜,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据市物价局的统计,截至上月底,我市猪肋条、后腿肉价格微涨至每公斤29元、31.5元,虽然近期肉价有点震荡,但总体来看比起年头还是涨了有将近三分之一。

  3000吨猪肉储备应对市场

  11日,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上针对猪肉涨价提出了十一条应对机制,提出将在全省各市联动投放储备猪肉。

  昨日,记者向西安市商务局咨询得知,目前我市共有猪肉储备3000吨,完全可保证一段时间内的市场供应。西安市商务局市场运行调节处处长王同喜告诉记者,储备肉是用来应对突发事件、抑制肉价波动的肉类储备,包括活猪和冻肉两种储备方式。目前,全市有2.5万头、共计2000吨活猪肉储备,冻肉储备1000吨,总计3000吨猪肉储备,这些储备量完全可以保证一段时间内的市场供应。

  冻肉每斤比鲜肉便宜4~5元

  目前,省商务厅正在针对储备猪肉投入市场制定相关方案。我市商务局也表示,相关方案已经开始着手制定,不日即将出台。

  根据省物价局的最新统计,目前我省生猪和猪肉价格已达到历史高点。王同喜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每天市场供应猪肉282吨,供应量完全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仅冻肉而言,每斤的价格可能低于现价4~5元,这批拟投入市场的猪肉储备主要作用是平抑肉价波动。同时,他表示,商务部门对市内供应猪肉网点的摊位费也采取了“能降就降,绝不涨价”的措施,让市民吃上放心肉。

 


 

  泸州合江猪肉价格节节上涨,突破每市斤18元新高

  最近猪肉价格涨得太快了,前场瘦肉每斤 16元、昨场瘦肉每斤17元,今天(7月11日)瘦肉每斤卖到18元,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高的价格。”合江县佛荫镇农贸市场管理员陈朝均说。十多年来, 76岁高龄的陈朝均老人每逢赶场天,上午在市场内收摊点管理费,下午打扫农贸市场的清洁卫生,他是该农贸市场猪肉涨价过程的见证人。近期,猪肉价格节节上涨,瘦肉的价格已涨至18元/斤,涨幅创当地历史最高水平。专家分析,猪肉价格在短期内不会下秩。

  佛荫农贸市场猪肉摊点老板陈屠子告诉笔者:“因为去年猪瘟,有些村社的猪儿死得差不多了,现在生猪货源太少了,往往是跑了几个村都买不到一头猪。” “现在我家每场天(3天)只割一斤把猪肉,肉贵了就少吃点,反正我减肥,少吃猪肉正恰当。”居民何敏幽默地说。

  佛荫镇沙坎场销售同连饲料老板唐勇说:“现在农村喂猪的人少了,饲料生意不好做了,原来每天要卖30至40包浓缩料,现在每天只能卖10包左右。”

  佛荫镇算刀村15社村民何清祖去年喂了16 头架子猪和两头母猪,因为猪瘟全都死光了,损失了两万多元。谈到去年的猪瘟,他仍然心有余悸:“我那两头母猪死得太可惜了,看到还有几天就下仔了,在这节骨眼上给我死了,真让人痛心啊。”他摇摇头接着说:“我前几年养猪赚的几个钱就因为猪瘟一下就给赔光了,养猪的风险太大,加之饲料价格上涨,现在养猪也赚不了几个钱,我不想再喂猪了。”何清祖家目前只喂了两头100斤左右的生猪,都是准备杀来过年的。他家另外几间空空的猪圈已长满了蜘蛛网。他还告诉我: “现在村里没几户人家养猪了,年轻人有体力的都出去打工了,仅有的10来户养猪户,也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在合江县畜牧局办公室,副局长雷光会向笔者分析:“今年猪肉价格上涨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生猪散养户减少。由于前两年猪肉价格多次暴涨暴跌和去年的猪瘟疫情,打击了农村散养户的积极性。二是成本上涨。猪饲料、玉米、糠壳等原料以及仔猪成本上涨,养猪户没有多少利润空间,因此猪肉价格也跟着相应上涨。三是物以稀为贵,但商贩利润不减。生猪货源少了,商贩的利润反而看得更高,他们每卖一头猪至少要赚200-300元,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半载喂一头猪,还不如商贩一天卖一头猪赚的钱多。四是生猪出栏脱节。规模饲养户目前生猪出栏数量较少,多数猪儿小了还卖不得,市场上的肉虽然贵,但他们没有猪卖,看到干着急。”

  最后,雷副局长认为,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缓解过程需要几个月的周期,在短期内猪肉价格不会下跌。

 


 

  武汉生猪收购价“止涨”13天,预计近期不会再涨

  全市生猪收购价已连续13天未继续上涨了。记者昨从市物价局了解到,从6月30日开始,猪肉价格出现下降,截至昨天都未突破前期最高点。市物价部门及生猪养殖户分析,预计生猪收购价后期再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近段时间生猪收购价将会在10元以内9元以上徘徊,猪肉零售价也会有所回落。

  昨天,市物价局监测全市食品价格数据称,与前段时间相比,猪肉价格以降为主。监测的3个猪肉品种,猪腿夹肉、猪排骨和猪精瘦肉每斤均价分别为14.43元、17.94元和17.14元,分别比前一天下降0.48%、1.16%和0.64%;生猪收购价为每斤9.82元,比前天小幅下降0.1%。

  记者昨天在市内一些集贸市场和超市见到,猪肉价格变化不大,部分品种略有下降。以猪排骨为例,过去每斤售价17~18元,现在价格有时仅售17元。三眼桥集贸市场一位摊贩介绍,猪肉批发价这几天没有上涨,但下滑的幅度不大,因此零售价格变化并不明显。

  猪肉价格从5月份开始高位运行,至今已经有两个多月。上涨初期,有的养殖户采取“惜售”的方式,将生猪出栏时间拉长,即每头猪养到200多斤以上再出售,以获得更好的收益。后期猪肉价格上涨后,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增加,生猪的出栏量随之上扬,价格自然有所回落。

  江夏金龙畜牧公司负责人雷贤忠说,猪肉价格确实从6月底7月初开始下降,现在的收购价大约为每斤9.6元,最高时卖到每斤10.2元。从现在的价格走势来看,猪肉价再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不会突破前期的高位,估计近一个月时间会再降一些。

  市农业部门表示,我市已采取三条措施应对猪肉价格上涨:组织种猪企业,为养殖户提供30万头仔猪,每头的价格比市场价优惠50元;加强防疫防控,确保生猪的质量安全;并积极为养殖户协调扩产所需贷款。

 


 

 

  重庆五大措施定生猪生产肉价格三季度将回落

  近来猪肉价格涨幅较大,不少人都在担心这样的情况将会持续到何时。昨日,市农委畜牧业处处长吕祖德在接受记者专访作出解答:我市已采取五大措施稳定生猪生产,随着生猪出栏数量增加,加上夏季猪肉消费减少,预计第三季度我市猪肉价格会逐渐有所回落。

  重庆猪肉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重庆的猪肉价格,在全国来说仍是一个洼地。”吕祖德昨日表示,7月5日农业部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我市猪肉价格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排位还很靠后,位于第22位。他表示,正因为如此,我市生猪也引来了部分外地客商的争抢。

  “农业部的监测显示,目前全国的生猪生产正在得到恢复和发展。”吕祖德表示,6月底全国生猪存栏量已达4.53亿头,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4.4%。此外,全国能繁母猪能繁量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增长,仔猪和生猪存栏量也分别出现连续5个月和连续4个月的增长,这说明未来生猪的供应量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吕祖德表示,从调研情况看,我市今年1月、2月份补栏量较大,预计9、10月份将会有大批的生猪出栏。届时,猪肉价格上涨趋势有望得到缓解。预计三季度我市猪肉价格会呈前高后低、逐渐有所回落的特点。不过,受养殖成本上涨因素制约,猪肉价格回落的幅度可能会比较小。

  53万头母猪领到2120万元补贴

  面对猪肉价格涨幅较大的情况,目前我市已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吕祖德昨日告诉记者,按照中央及市里要求,目前我市已采取五大措施稳定生猪生产。

  吕祖德介绍说,一是目前我市4月份已下发9000万元资金到21个生猪调出大县,对其进行奖励;二是我市5月份已将4000万元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专项资金下发到各有关单位;三是我市拿出了2120万元的生猪良种补贴,对16个区县的53万头能繁母猪进行了补贴,平均每头母猪可领40元;四是今年我市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实现了全覆盖,100多万头能繁母猪共得到补贴资金7000多万元;五是今年我市生猪养殖保险从6个区县扩展到了22个区县,区县财政补贴达5000万元左右。

  “猪肉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吕祖德最后强调说,未来我市的猪肉价格仍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全国市场的影响。不过他同时表示,全国猪肉价格已经出现趋稳迹象,他对未来人们能够吃到价格合理的猪肉很有信心。

 


 

  商务部副部长:将出台政策保证猪肉价格稳定

  7月12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政府将出台一系列保护和促进性的政策,以保证猪肉市场稳定。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持续上涨。7月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6月下旬猪肉价格与5月下旬相比,涨幅达到15%,猪后腿肉价格已经突破每斤15元。

  猪肉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CPI数据节节走高。国家统计局上周六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CPI同比涨6.4% 创三年来新高,中猪肉价格飙涨的拉动作用就占了两成。

  对此,姜增伟表示,将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加大对生猪生产扶持。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3日在辽宁本溪考察期间表示,最近猪肉价格贵了,得把这个周期过去,再过几个月就下来了。

 


 

  有毒奶粉再出山 化身猪饲料

  重庆2.5吨三聚氰胺奶粉流入猪饲料市场,其中一些奶粉三聚氰胺超标515倍。销售毒奶粉的唐某等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提起公诉。

  唐某等人并非以食品安全罪批捕而是以非法经营罪被诉,原因在于这些奶粉不是流向超市商场,而是销售到养殖场被仔猪吃了。但是问题的本质并未改变,都违反了国家规定,都触犯了法律。作为养殖户,首先是不能用毒奶粉喂猪;其次,猪儿吃了毒奶粉,人再吃了有毒的猪,始终还是与食品安全脱不了干系。即便动物本身具有解毒功能,但是如果解毒不完全或者无法解毒,始终会给人的健康带来隐患。

  据资料记载,早在2011年4月,国家卫生部等部门就已联合发布公告要求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上述限量的食品,一律不得销售,即便是销售到饲料市场。

  因此,三聚氰胺奶粉再度出山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召回制度的漏洞。企业召回的不安全食品,不得重复使用,是关系到食品安全的一个大问题。

  我们不禁质疑为何企业能够召回?问题食品不应该直接销毁吗?为何还得经过企业之手?不法商贩正是看准召回制度漏洞,将清理的含三聚氰胺奶粉藏在仓库,风头一过又掺进奶制品中从而贩卖到市场。依仗食品安全监管漏洞,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出逃记”。

  一比多评论员陶卉认为:问题产品不该只是召回,更应销毁。浙江省工商局日前发布《流通领域食品销售者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规定,对过期不合格食品,要主动销毁,不退回供货商,不得改头换面重新上市销售。像重庆这样,有毒三聚氰胺奶粉换个模子就能重回市场,其实是自乱阵脚,自扇耳光:先允许企业把有毒三聚氰胺奶粉召回企业,然后再来“打补丁”,禁止重复使用再对违法者判刑。难道不知道“放虎容易捉虎难”吗?

  当然,不能苟责山东,而应该修改上位法,修改《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让无法挽救的不安全食品禁止召回,一律就地销毁,赋予各地监管部门就地监督的责任,这才能从源头上堵住不安全食品回笼使用。

 


 

  海南平抑猪价 9300万元补贴生猪生产

  海口首日投放151头生猪

  8个市场9个超市限价猪肉投放首日,运行的情况如何?投放了多少猪肉?市场猪肉摊主动要求申请卖限价猪肉,可否行得通?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海口市商务局市长秩序处周处长,周处长介绍,今天49个限价销售点均已启动,开始销售限价猪肉。49个限价销售点共投放了151头生猪,目的是怕一下子就投放300头市场接受不了那么多,也是看一下市场的反映和接受程度,接下来会逐渐增加市场投放,最多投放300头。

  对于不少市场的猪肉摊主表示想申请卖限价猪肉一事,周处长介绍,目前还没有这个计划。而当初之所以决定由海南罗牛山肉类食品公司运作此事,主要是考虑到该公司本身有32个罗牛山放心食品店这个基础;此外,该公司对海口的大型超市比较了解,跟大型超市的合作关系也比较融洽,由该公司操作比较方便。

  “虽然物价部门还没有反馈价格波动情况,但是就今天调查的情况和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海口整个猪肉价格比较平稳,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三亚猪肉价格居高不下 黑猪排骨每斤最高28元

  受全国猪肉价格上涨影响,三亚猪肉价格也居高不下。根据三亚市物价局对几大农贸市场、超市监测显示,12日,本地黑猪精瘦肉最高25元/斤、最低17.6元/斤,排骨最高28元/斤,最低19.8元/斤;白猪精瘦肉最高18元/斤、最低15.8元/斤,排骨最高22元/斤,最低18.8元/斤。

  12日上午,记者走访三亚市第一市场、旺豪超市等农贸市场及超市后发现,受价格上涨影响,与前段时间相比,市民购买猪肉数量明显减少。一位正在购买排骨的市民表示,他们家目前已很少购买排骨,即使购买也不是买很多。三亚物价部门监测显示,6月,三亚排骨的平均零售价格为每斤18.4元,而这几天都在25元左右。

  据调查,目前,三亚生猪日均出栏量为600头,实际需求量为750头,如果没有周边市县的有效补给,供求关系可能会更紧张。为此,三亚将通过扩建两个生猪养殖小区、扶持“十头万户”工程,新增生猪投放本地市场,保证市场供应。

  儋州那大6个市场设7个限价肉销售点

  12日下午,儋州市商务局召开媒体见面会,就限价猪肉工作进展进行通报。

  据该局吴三敏副局长介绍,儋州那大城区7月10日开始在农贸市场设立限价猪肉销售摊位,以低于市场价1元/公斤以上的价格,限价供应市场,在两个月的调控时间内限价猪肉摊位费由政府补贴。从10日至12日三天,分别投放20、40、35头肉猪进行限价销售。自设立限价猪肉摊位以来,几天内农贸市场的猪肉受限价影响,价格较稳定且有与限价猪肉价格拉平的趋势。

  据吴三敏介绍,目前,该局正着手在超市设立限价猪肉摊位部署工作,同时,加大宣传,让各机关单位、学校、宾馆、酒店等获悉有限价猪肉摊位这条信息,扩大销售范围,扩大影响。

  据悉,儋州原定在那大地区4个农贸市场设立限价摊位,从7月12日起,扩展到了在6个农贸市场设立7个限价猪肉摊位,分别是红旗、乐民、那恁、先锋、中兴、军屯等6个农贸市场。

  海南多招平抑肉价:实行补栏补贴 促进养猪增收

  7月12日,南海网记者从海南省农业厅召开的东、西部市县生猪生产工作会议上获悉,全省将通过实施东部能繁母猪和仔猪补栏补贴、西部养猪增收,以及产销预警、出岛管控等方式,确保达到增总量、抑物价、保供应、促增收的目标。

  9300万资金急救补贴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不断走高,上半年我省待宰活猪平均价16.6元/公斤,同比上涨55.4%,6月份待宰活猪收购价涨至18.26元/公斤,同比上涨81%,7月10日待宰活猪收购价达19.8元/公斤,生猪价格走高对城市居民特别是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较大。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销和城市居民“菜篮子”工作,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常务副省长蒋定之和副省长陈成多次深入市县、企业、农贸市场调研和开会研究,并提出了生猪补贴、增加储备、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发放生活补贴等措施,对当前猪肉市场进行价格调控,平抑物价。先后从省级财政中安排了3900万元,市县政府配套了5400万元。这些措施的落实,将对增总量、保供应起到重要作用。

  据估算,全省今年生猪出栏将新增160万头,总量达850万头,完全可满足全省居民的生猪消费需求,并有约200万头生猪供应岛外市场。同时,这些补贴措施下半年将会产生成效,对保障岛内国庆、元旦和春节期间生猪市场供应,确保我省下半年生猪价格趋稳并有所回落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预计全年生猪出栏和出岛分别可同比增长14.86%、15.61%,产值可同比年增长10%,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生猪存量充足实行出岛管控

  据了解,在这一轮全国生猪价格上涨潮中,海南的猪肉价格与猪农饲养积极性并无大的关系,主要是受国内市场拉动和饲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根据海南省农业厅排查,截止6月底,全省生猪存栏534万头,出栏367万头,同比分别增长7.66%和8.77%,能繁母猪存栏76.2万头,同比增长2.27%。二是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目前全省有规模化养猪场1623家,万头猪场157家,生猪规模养殖比重7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我省还管控生猪出岛,保障省内供应。截止7月10日,全省生猪出岛87万多头,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5月底以来,由于我省对生猪出岛管控及市场价格的影响,出岛量从之前的5000头/天减少到1000-2000头/天。

  推进东部能繁母猪和仔猪补栏补贴

  东部能繁母猪和仔猪补栏补贴项目的补贴资金由海南省财政安排2400万元,6个市县各配套500万元,省农业厅负责制定方案。通过项目实施,争取实现新增仔猪补栏30万头以上,新增出栏80万头,新增能繁母猪2.5万头的目标。

  能繁母猪补贴主要分为规模场直补和散养户直补两种类型。规模场主要补贴能繁母猪30头以上,并按存栏量不同分为五个档次,分别给予补贴10万-50万元不等。享受补贴的规模场要以增长30%的速度扩栏,并在保证本场育肥仔猪的情况下,扩大对散养户的仔猪供应量。散养户每头能繁母猪补贴100元,获得补贴的农户要扩大能繁母猪的饲养量。对此,省农业厅也要求各市县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尽快下达补贴资金。

  继续实施西部养猪增收计划

  5月6日,促进西部市县农民养猪增收现场会后,省政府下发了《促进西部农民养猪增收计划》(琼府办[2011]78号),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补贴方案和补贴资金具体实施细则,并加快督促西部六市县养猪增收工作的落实。目前西部6个市县已落实了配套资金,特别是儋州市在连续4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的基础上,又拿出1000万元配套,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市县畜牧部门被要求加快资金申请和报批工作,争取在10月30日前完成项目实施。

  保障质量安全推行生态养殖

  海南省将加大对投入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快实施无疫区“八大项目”落实,完善无疫区“六大体系”建设。抓好春防和秋防工作,切实做好省外引进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严防外疫,确保无疫区品牌,为生猪等畜牧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推行生态绿色健康养殖。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与粪污无害化处理、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快100个畜禽养殖小区、12个国家级畜禽养殖示范场创建和30个生猪良种场建设。总结推广沼气、养殖小区、无公害基地“三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快以海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为重点的全省低碳农业发展。

  提高产业化水平和加工能力

  我省正抓紧建设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力争年底投产。筹建罗牛山24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提高海口市生猪屠宰加工能力。支持市县城区屠宰厂升级改造和开展肉品配送,出台政策引导屠宰企业融入到生猪养殖、收购、批发、肉类加工、肉品配送、零售等产业链。

 


 

  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称猪价7月企稳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食品类价格继续成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最大推手同比上涨14.4%,影响CPI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绑架”CPI涨幅创下近3年来新高6.4%。

  数据发布次日,新华社刊发对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的专访,就影响猪肉价格的最直接因素生猪价格走势问题,作出官方解读:“预计今年7、8月份后猪价同比(比上年同期)涨幅将逐步回落,生猪价格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但受养殖成本高等因素影响,猪价将总体保持高位。”

  近日,多地生猪、猪肉价格持续走高,部分地区甚至已连续多周突破历史最高价位,这一现象引发决策层关注。7月4日上午11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辽宁本溪、沈阳等地考察时,曾走进本溪市长江农贸市场,与顾客们聊收入、谈物价。据中广网报道,温家宝当时说,“最近就是猪肉价格贵了。得把这个周期过去。再过几个月就下来了。”

  据新华社10日的报道,王智才将此番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归结为四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是养殖成本快速上升。按6月份价格测算,购买仔猪育肥出栏一头100公斤肥猪,饲养成本在135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上涨23.3%。

  其次,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生猪价格连续9个月下滑,养殖户亏损面一度达到58.2%,部分养殖场户缩减养殖规模,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据农业部定点监测数据,1至6月生猪出栏同比减少4.8%。

  再者,受2010年冬季持续低温气候影响,一些地区仔猪成活率下降,今年1月份仔猪存栏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按4至5个月的育肥周期计算,6月份为出栏低谷,7、8月份以后出栏量将增加。

  “生猪散养户退出加快也是造成肉价上涨的原因。”王智才说。

  “近期,农业部派出督导组赴四川、湖南等生猪大省开展调研,并召集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研讨,总体来看,养殖户补栏之下,生猪存栏连续4个月增长。”王智才说,目前生猪价格处于相对高位,预计后期逐步趋稳,“中秋、国庆期间市场供给有保障”。

  王智才称,生猪价格近期已现回稳迹象。据对全国470个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6月份全国猪肉、活猪和仔猪平均价格分别为26.71元/公斤、17.54元/公斤和31.11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11.4%、13.0%和16.5%,同比分别上涨66.5%、81.9%和116.2%。但近期价格涨幅趋缓,7月第1周平均价格的周环比涨幅分别下降0.71、0.94和0.62个百分点,连续两周涨幅收缩。

  “从价格走势看,当前猪价同比涨幅高,部分原因是去年6月份生猪价格处于近年价格低谷,价格同比基数过低。”王智才说,从平均水平看,今年上半年猪肉、活猪和仔猪平均价格与前4年上半年平均价格相比,分别上涨24.3%、27.9%和17.5%。王智才透露,下一步将继续派督导组赴生猪主产省指导生产,同时“继续抓好”生猪“瘦肉精”专项整治等。

 


 

  担忧猪价大规模滑落 猪场不敢补栏

  被上一波的价格大滑坡给吓怕了

  猪肉价格连月高涨,何时能降?对此,养猪贩猪业人士表示:短期内猪肉价格难下降,要降至少得等到3到6个月之后。

  “想要使猪肉价格降下来,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生猪的量上升。这个上升要达到一定水平,足以影响供求关系,从而使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改变。否则,猪肉价格根本不可能降下来。”四会养猪协会会长黄一清表示,“今年2、3月份因为缺猪,猪肉有上涨趋势,猪场随后开始大量补栏,即使这样,这批猪出栏的时间也在10月份左右。这就是说,至少3个月内肉价绝不可能下降。”

  据记者调查,2月、3月之后,个别猪场都有常规补栏,但大规模补栏实际并没有发生。广西猪农小黄这样解释原因:“猪肉价格一直跟过山车一样,走高之后不久就会跌下来,多年来已形成了规律。类似今年这样的情况,原本我们都会及时补栏,但最后的结果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可以在高价位卖出赚很多钱。比如2007年,大家发现行情走高之后马上补栏,大家都补的结果就是猪价很快滑落,最后有的人甚至赔了钱,不少赔钱的人从那时开始就不再养猪了。”

  对于这种说法,四会安利养猪场老板郑少安表示认同:“那次猪价大规模滑落后,四会也有很多人转行不再养猪。今年猪肉涨价后,很多养猪人害怕再出现这种情况,不敢补栏,大家都在观望。结果猪越来越不够,价钱也越来越高。从今年情况看,这个高价持续时间可能超过3个月,但到底超过多少,我还说不好。”

  猪价到底还会高企多久?对生猪市场供应和销售都很有研究的广州市嘉禾禽畜交易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叶剑明认为:至少6个月,也就是今年年底前猪价基本不可能降。叶剑明表示:“现在所有东西都在涨价,不管是饲料、油还是水、电、人工,这使养猪成本不可能大幅降低。与此同时,猪是一种特殊商品,它的自然生长周期要7到8个月,市场是不可能超越这个周期把它的价格降下来的。”

 


 

  生猪调控进行中 30亿元养猪补贴或发放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陕西考察时提出要尽快恢复和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向市场发出稳定的信号。多位业内人士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有关部门可能会下拨约30亿元的资金扶持生猪养殖业,目前尚无最后定论。

  上述人士指出,有关部门拨出大量资金促进生猪养殖是好事,但猪价的宏观调控应避免陷入此前一些误区,包括一窝蜂养猪又一窝蜂杀猪、盲目扩大冻猪肉储备数量等怪圈。

  吸取上轮调控教训

  一位行业人士说,希望此次调控能吸取2008年的教训。2008年的调控,直接造成2009~2010年的价格低迷,严重影响到养殖户。

  2008年,由于疫病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生猪供应量明显减少,猪肉价格大涨,有关部门出台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养殖保险等多项扶持政策,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迅速攀升,出栏生猪数量供过于求,使2009~2010年猪肉价格低迷。

  行业权威人士说:“按统计数据,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0%以上,闹得人心惶惶,其实去年猪肉价格太低,猪粮比价掉到5:1以下,养一头猪亏700多块钱,如果考虑当时的亏损状态,目前猪肉价格的实际涨幅并不算高,决策部门调控需要谨慎。”

  上述人士建议,如果有关部门要发放扶持生猪养殖的补贴,应该向规模化的养猪场倾斜,鼓励猪肉加工企业自建猪场,规模化养猪场和大型猪肉加工企业自建猪场养殖数量相对稳定,不会暴增暴减,而且应对疫病、研究和判断生猪市场供应量的起伏能力更强,也方便政府部门调控,走出猪肉价格暴涨暴跌周期的可能性更大。

  另一位业内人士还指出,生猪调控需要一个准确的数据统计体系,各个部门的数据不一致,难以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引导,调控的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

  冻肉难以平抑价格

  生猪价格在6月底超过每斤20元的历史高点后,有意见认为,应该增加冻肉储备的数量,这样在猪肉价格大涨的时候,可以平抑市场价格,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以为然。

  一位行业权威人士说,2009年,政府部门向市场投放了20万吨左右的储备猪肉,也就起到了几天的效果,因为对于中国每年庞大的猪肉消费量来说,20万吨也就够一天的消费量。中国目前每年猪肉的产量和消费量在5000万吨左右,平均每天消费约14万吨猪肉。

  业内人士指出,承担中央冻肉储备的是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加上各个地方政府的冻肉储备,数量究竟有多少不得而知,估计不会多,也就能够全国人民吃上几天的量;而且即便冻肉储备数量大幅增加,也难以有效平抑市场价格。

  熟悉肉类业务的一家企业负责人介绍,冻肉一般要放到零下18摄氏度的冷库中保存,这就决定冻肉不可能像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那样可以长期储藏,冻肉在冷库中不能超过12个月,因此冻肉隔一段时间就要轮换,而轮换的时间点与猪肉市场价格的涨跌往往背道而驰。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