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1-07-07
来源:本网采编
雨润问题肉”调查组有初步结论:确有病变淋巴
7月2日晚,陕西渭南市联合调查组工作人员离开韩城。昨日凌晨零时刚过,代理商王先生接到了雨润集团西北区主管专卖店的宋国靖的电话。宋详细询问了王先生所存肉品的情况,表示公司想召回产品,并打探王先生有无继续合作的想法。
昨日下午,王先生再次接到雨润集团的来电,该公司再次称想召回公司的产品,并问王先生有什么要求。
见到记者后,王先生表示,自从雨润“问题肉”被本报曝光后,生秦公司停产整顿,他的店无法正常经营。韩城市工商部门前往该店,告知其所存所有产品不得销售。
王先生说,他每天支付着店面租赁费、电费和人员工资,却因为雨润自身的问题导致他的店无法正常经营,他要求雨润集团承担全部损失。但雨润负责销售的人员告知他,所有产品可以原价召回,而且要王先生自己把肉拉到渭南。对此,王先生表示难以接受。
就此,记者昨晚采访了宋国靖。他说,雨润集团在陕西有三十多家专卖店,目前集团确实要召回产品。近几日,他们对陕西省需要召回的产品进行了摸底登记,但大多数产品已经销售。只有榆林一位专卖店老板表示想退回两头猪肉产品,但考虑到路途太远,经当地动检部门检验产品合格,该代理商表示不再退货,就原地销售了。
对于雨润“问题肉”事件出现后,一些专卖店关门歇业造成的各种损失如何处理?宋国靖表示,如果继续合作,将在以后的促销等方面予以支持。但几位代理商表示,以前雨润集团答应的人员培训、产品促销等问题无一落实,因此对目前雨润的这种处理办法,恐难以接受。
对于雨润集团召回产品一事,渭南市联合调查组一负责人表示,在雨润“问题肉”事件没有调查终结之前,像党先生保存在澄城县、韩城市的问题产品,坚决不能召回。
调查组有初步结论
“问题肉”中确有病变淋巴和脓包
7月2日,陕西省政府督办组及渭南市联合调查组,带领公安、商务、畜牧等部门人员及从延安等地抽调的3位专家,前往澄城县、韩城市对雨润“问题肉”进行现场检验。
经过专家13个小时左右的努力,7月2日晚11时30分许,终于对雨润“问题肉”作出初步结论,本报所报道的“问题肉”中,的确有病变淋巴、脓包等问题。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了调查组一名负责人。他说,调查组连续奋战几天,已经有了初步的调查结论。目前,正在对调查情况进行汇总并撰写报告。
为了保证证据的留存,昨日上午,省市两级调查组又派出十余名工作人员,冒雨前往澄城县和韩城市,对雨润“问题肉”进行再次检验,并进行现场封存。下午2时许,调查组人员来到澄城县经营户党先生家,将其所保存的肉品生产、出厂时间,数量等内容进行逐一登记,并在专家进行二次检验后,将党先生所存肉品全部冷冻封存。
调查组人员在存放肉品的冰柜上,贴上了渭南市商务局的封条,并履行相关法律手续。随后,调查组人员又在大雨之中赶赴韩城,对存放在此的雨润“问题肉”给予查封。
在查封过程中,党先生的父母对儿子的人身安全表示担忧。党先生的母亲林大妈说:“我想让娃赚点钱,也不想把人家怎么样,现在这事闹得邻居都知道了,我有点害怕,怕人家报复我娃。”
追查“问题肉”流向
驾驶员押货员已被警方传唤
据调查组成员介绍,省委副书记、省长赵正永批示,要求追查1月18日放走“问题肉”的相关责任人以及“问题肉”的流向。目前,1月18日当天负责运送该批“问题肉”的驾驶员及押货员,已被警方传唤。
警方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
读者热议
雨润应践行自己的企业承诺
本报连日来持续报道的雨润集团渭南生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问题肉”查扣后又被放行流上餐桌一事,在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读者认为,渭南生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是雨润在陕西投资最大、产能最高、设备最先进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应该有严格的生产规范和制度,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愿这种情况只是个别现象。
渭南市临渭区一位从事肉食经营的读者看了本报报道后打来电话说,雨润作为一家大企业,竟能在签订合同之后终止送货,让大家自行拉运,这怎能保证肉品不变质?像这种热天,如果不用冷藏车拉运,肉在塑料袋里一个小时就变臭了,等拉到澄城、韩城等地,早就没法出售了。这位经营户直言,这种行为根本无法体现出企业“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承诺。再说还违反了《合同法》呢。
相关新闻
关注食品网络舆情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昨日下午,以“关注食品网络舆情,安全与责任同行”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暨“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粮食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家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食品安全的话题,以期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促进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山东省聊城猪肉产品安全有保障
面对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事件,市场上销售的猪肉是否安全合格?许多市民心中打上了问号。记者日前从山东省聊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1—6月份,全市定点屠宰生猪约124万头,县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乡镇进点屠宰率也达到95%,有效确保了肉品质量安全。
今年以来,聊城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加强对市定点屠宰厂屠宰设施与设备、屠宰工艺、人员及肉品加工质量、肉品品质检验、肉品出厂等方面的检查督导,确保了生产流程、工艺布局、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全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同时,协同工商、公安、畜牧等部门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联合执法,对城乡结合部和其他管理薄弱环节加大了整治力度,确保不留死角。1—6月份,全市生猪屠宰执法部门共查处生猪违法案件1083起,端掉非法屠宰窝点23个,查获病死猪、注水肉及非法屠宰肉12381公斤。特别是“瘦肉精”事件以来,对全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要求企业负责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并签订了猪肉质量安全保证书。同时,紧急约见双汇及其他外来肉总代理,督促作出猪肉质量安全保证,迅速将不合格产品下架。
在加强执法的同时,聊城市积极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整合升级,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开展了审核换证工作,着力解决定点屠宰企业过多、技术水平低、产能过剩等问题。共组织对全市124家定点屠宰厂(场)进行了现场检查,对91家符合条件的屠宰厂(场)予以通过年审;取消、整合屠宰厂(场)33家。
专家分析养户已扩大生产 猪肉价数月后回落
专家分析,目前养殖户已开始扩大生产,从猪苗到出栏只需几个月
“最近就是猪肉价格贵了。得把这个周期过去,再过几个月就下来了。”7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本溪市长江农贸市场时这样谈道。猪肉价格是否将要回落?肉价大涨与通胀有何关联?6日,羊城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广东知名经济专家。
高企肉价何时降?
国家统计局最新“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6月下旬纳入监测的猪后腿肉达30.58元/公斤,一个月暴涨近15%,与一年前相比更上涨近69%。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教授谭砚文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近几年我国生猪生产,约3年一个大周期,一年一个小周期,呈现出猪价上升———生产扩大———供大于求———猪价下跌———生产收缩———供不应求的循环。
谭砚文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生猪生产仍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分散决策、抗风险能力低。如2003年左右,因为生猪收购价高涨,引发生猪生产扩张;到2005年初,猪价大跌导致生产收缩;延续至2007年、2008年初,猪价再次大涨。农业部数据显示,2009年9月开始生猪价格连续9个月下滑,累计降幅20.2%,养殖户亏损面一度达到58.2%,直接导致2010年生猪存栏量下降。因此,这轮肉价上涨主因是生猪存栏下降、供不应求,再加上生产成本上涨。
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余甫功教授分析,目前猪价高企已改变生猪的供求关系,养殖户开始扩大生产。从猪苗到出栏需要几个月时间,随着供应增加,肉价自然会降下来。
政府出面压肉价?
猪肉价格直追牛肉,不少市民大呼“吃不起”。为什么有关部门不出台干预措施,把猪肉价格“压下去”?
谭砚文表示,猪肉价格高,相当于市场已发出增加生猪生产的信号,如果再出台鼓励养猪的相关措施,反而可能造成下一轮更严重的供大于求,暴涨之后引来更大幅度的暴跌。
“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生猪生产的信息引导,鼓励生猪规模生产。”谭砚文同时建议,建立生猪生产预警机制以及“反周期”扶持措施,在猪价大幅下跌时补贴养殖户,减少周期波动幅度。
猪肉涨价推高通胀?
5月份CPI数据显示,5月份生猪价格同比上涨了40.4%,对CPI上升贡献将近20%。猪肉涨价成为通胀推手?
余甫功认为,一方面,CPI中食品占比较大,食品中猪肉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肉价大涨确可能推高CPI。但另一方面,6月下旬牛肉、羊肉、鸡、鸭等上涨均不超过1%,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替代选择,再加上夏粮丰收等因素,单是猪肉价格上涨不会将CPI大幅推高。
“通胀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这次猪肉上涨,主要是供求因素引起,供给增加后不可能持续上涨。随着国家各种平抑物价措施落实,相信未来通胀压力将会逐步消解。”余甫功表示。 羊城晚报记者马汉青
限价猪肉倍受青睐 超市两小时断货
6日上午8时30分,海口罗牛山放心食品连锁店滨海分店门口多了两块红色的牌子,限价猪肉销售点几个大字极其醒目,旁边还有一张猪肉价格表。“限价猪肉便宜了好多!价格非常实惠。”专程赶过来买猪肉的梁先生对着商报记者给限价猪肉打起了广告。梁先生说,菜市场内的猪肉尤其是农家猪,排骨价格一般在28元/斤左右,瘦肉也在20元/斤左右,限价猪肉和它相比优惠不是一点点,如果吃着还可以的话,他还要在自家小区内宣传宣传。
抢购 限价猪肉上市首日倍受市民青睐 部分超市开门不到两小时已经断货
6日早7时许,南沙路罗牛山放心食品连锁店开门营业,不少市民进入店中直奔猪肉销售点。
罗牛山放心肉连锁生鲜肉价目表上,记者看到19种鲜肉的价格清晰:排骨19元(每斤,下同),元骨13.75元,脊骨12.75元,颈骨10.25元,尾骨9.25元,扇骨9.25元,猪手12元,猪前肘13元,猪尾巴17.5元,柳肉13.5元,精瘦肉13.75元,里脊肉14.5元,五花肉12.15元,前半肥12.5元,后半肥13元,猪肚23元,猪肝8元,猪心13元,猪腰15.25元。
如果您常逛菜市场,一定会发现,这样的价格可比菜市场便宜不少,销售情况之火爆,自然可想而知,开售仅一个多小时,该店的猪肉就已经基本售完。
当天早上生意好的罗牛山连锁店可不止一家,另一家连锁店的工作人员也表示,7时开始营业,8时许就迎来了第一位买猪肉的客人。她记得很清楚,这位客人一口气买了将近70元的猪肉。上午送过来的猪肉大约有50多斤,不到11时,瘦肉、排骨和五花肉已经差不多卖完了,只剩下里脊与半肥瘦的后腿肉了。记者在现场等待了近半个小时,就看到6位市民来购买猪肉,其中一位一次性买了3斤五花肉和3斤瘦肉。营业员切肉、上称、收钱,忙得不亦乐乎。
便宜 海口限价猪肉优惠幅度不止5% 一个月光买肉就可以省下200多元
根据省商务厅要求,指定投放点要以至少低于前一天市场均价0.5-1元/公斤的价格销售猪肉,记者走访发现,在罗牛山超市里销售的猪肉优惠幅度实际上更大。罗牛山肉联公司总经理李勇告诉记者,优惠幅度达到了5%以上,有些甚至达到了10%以上,今日将继续投放150头猪,价格几乎没有变动。
“排骨比菜市场一斤便宜六七元钱,我就和老伴专门过来买肉。”家住新港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在新港的小市场内购买的猪排骨价格为25元/斤,瘦肉也得20元/斤,罗牛山超市里的肉的确便宜了不少,希望以后猪肉的价格也能这么便宜。
前来购买猪肉的陈阿姨也很高兴,她说猪肉最近越来越贵,但是一日三餐又基本上离不开它,听说有限价猪肉店之后,她当天很早就来抢购。“价格方面比市场便宜很多,一斤能省下几元钱。照这样子算下来,一个月光买肉就可以省下200多元钱了。”
一位内业人士分析,目前看来,猪肉价格趋于平稳,但从不排除再次涨价的可能性。海南采取限价的方式稳定肉价,可以消解百姓的趋涨心理。“有限价猪肉作为对比,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都会努力稳定肉价,至少猪肉价格不会出现一天一个价的情况。”
方便 海口并非只有罗牛山卖限价猪肉 4家超市8家市场有望下周二开售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目前海口限价猪肉仅在罗牛山的32家分店有售。海口市商务局副局长陈朝芳介绍,海口除了罗牛山的32家分店销售限价猪肉外,家乐福、大润发、南国、旺佳旺超市以及8家农贸市场也被定点为限价猪肉指定销售点。
这8家农贸市场包括海口港丰农贸市场、秀英小街农贸市场、龙华农贸市场、金贸文华农贸市场、沿江三农贸市场、大英农贸市场、龙昆南农贸市场、府城东门农贸市场。据他透露,4家超市及8家农贸市场目前相关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有望下周二开售限价猪肉。
届时在罗牛山的32家分店、海口的家乐福、大润发、南国、旺佳旺超市和8家农贸市场的指定摊点,市民均可购买到限价猪肉。
放心 便宜限价肉会不会有质量问题?猪肉统一配送保质保量可以放心吃
海口市民邓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猪肉现在贵得离谱,但是孩子还很小,每天需要猪骨头熬粥,所以天天都要买。“听说有限价肉之后,我立即来买,但是赶来时猪肉已经不多了,希望政府能再多投放些。”
市民曹先生则有另外的担心,他说限价猪肉上市后的确给了百姓实惠,但猪肉卖得这么便宜,会不会有质量问题?
对此,海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市民送上了“定心丸”。
他表示,在罗牛山放心连锁店以及指定销售店销售的限价肉,都来自我省生猪活体储备养殖场,请百姓放心食用。海口农工贸(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宣传中心主任张梦真表示,罗牛山会根据销售情况及时补货。
“罗牛山将全力满足市场需求,限价猪肉早上卖完中午就补货,如果市民发现货源不足,可以拨打任一分店的电话,要求超市补货,或是前往其他连锁店采购。”
小账本 一斤限价猪排骨便宜9元-11元
限价猪肉店猪肉价格普遍在20元/斤之内,那么农贸市场猪肉的价格又是多少呢?记者来到了南沙路坡博市场进行调查。
在农贸市场的猪肉摊点,记者了解到,排骨价格在28元-30元/斤、其他的猪骨在22元/斤至18元/斤不等,而瘦肉的价格为22元/斤,在价格方面,着实比限价猪肉店贵了许多,排骨就贵了9元-11元/斤。
罗牛山放心食品连锁店滨海分店刚好靠近盐灶市场,上午11时许,记者到盐灶市场采访,该市场内的排骨售价为25元/斤,瘦肉20元/斤。一位销售农家猪肉的摊主直言,排骨还是因为接近收市才卖这么便宜,早上要卖到30元/斤。
三亚 限价措施未出台猪肉价格仍高企
三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亚限价增量肉品销售方案正在制定当中,下一步将上报三亚市政府。商报记者走访三亚部分市场发现,猪肉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
在三亚丹州小区农贸市场,一位档主介绍了最近猪肉的价格,排骨25元/斤,瘦肉18元/斤,五花肉15元/斤。记者继续走访了第一市场等三亚较大的农贸市场发现,三亚市区的排骨价格普遍在22元-24元/斤,瘦肉16元/斤左右,五花肉也在15元/斤左右。猪肉价格的确较高。
市民蔡女士告诉记者,因为近段时间猪肉价格较高,买猪肉时都会货比三家,而且会选择其他肉类代替,“不过其他肉也不便宜,物价都比较高”,蔡女士说。
三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口的限价猪肉已于昨日上市销售,情况比较乐观。三亚限价猪肉具体销售方案和意见正在研究当中,下一步将向三亚市汇报,相信三亚市民不日即可吃上限价猪肉。
儋州 操作方案现雏形 四个市场设网点
商报记者从儋州市商务局获悉,儋州市猪肉市场价格调控操作方案目前已有初步部署,那大地区四个农贸市场将设立限价销售网点。
据儋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三敏介绍,此次调控时间暂定为2个月,具体视猪肉市场价格走势和省商务厅的决定确定调控力度与期限。每天在那大地区有40头猪(平均每头猪重200斤)的投放总量,以低于市场价0.35—0.7元/公斤的价格,限价供应市场。承接的屠宰企业是儋州益众食品有限公司那大肉联加工厂。
初步的实施步骤为:7月5日至7月9日,儋州市商务局会同市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物价等部门帮助承接屠宰企业(猪肉经营者)建立与当地的酒店、食堂等集体伙食单位的直接供应链。7月8日至7月14日,承接屠宰企业直接给当地酒店、食堂等集体伙食单位供应限价猪肉。7月15日至9月4日,分别在那大城区的红旗市场、中兴市场、泛华市场、军屯市场设立猪肉市场价格调控限价销售网点,销售限价猪肉(每个销售网点根据销售情况确定限价销售量)。
此外,为了减轻屠宰企业在调控期间的经济损失,正考虑对该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目前,此方案已上报儋州市政府。
河南新大牧业总部入驻伊川 项目签约4.2亿元
7月6日上午,河南新大牧业总部入驻河南伊川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河南伊川县凯悦大酒店会议室隆重举行。河南新大牧业董事长李长青、副总经理杨建华,洛阳市畜牧局局长梁亿东、副局长李治力,河南伊川县领导郅书安、金纯超、陈俊荣、王瑞鹏等出席签约仪式。
此次河南伊川新大20万吨科技饲料和养猪工程中心项目的签订实施,对于打造伊川县全国生猪养殖大县、带动农户实施100万头生猪养殖发展目标、培育全省亮点畜牧工程、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伊川县委、县政府对畜牧业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充分利用伊洛川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猪规模化养殖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伊川新大、晨辉牧业、辉煌牧业、郑源牧业、祺祥禽业等一大批起点高、规模大的标准化养殖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泊兴3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顺利实施,使伊川的生猪产业链条更趋完善。常州立华畜禽公司4000万只土鸡养殖项目在伊川落户,伊川结合杆草资源优势,发展肉驴规模养殖,在生猪产业、特色禽业、肉驴养殖三个产业形成亮点。
河南新大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专业养猪产业30余年,在全省位居前列,目前在省内有多家直属企业,在贵州、山西、驻马店、许昌等省内外有着诸多参股和合作企业。此次项目总投资4.2亿元。一是计划投资2.6亿元在伊川县滨河新区占地40亩,建立河南新大养猪工程中心,成立养猪技术研究交流推广部、事业发展规划部、农牧循环经济研发部。屠宰加工研发销售部、社区管理委员会等管理部门,努力把养猪工程中心打造成为河南省甚至全国性的养猪工程中心。二是计划投资1.6亿元在伊川县产业集聚区占地80亩,成立一个年产18万吨的种猪专用全价料的饲料厂,统一为公司下属的各分公司种猪场及社会提供符合食品安全全价配合饲料。
项目实施后,该公司将采取与农户合作办场等模式,在伊川建设年出栏100万头的猪肉生产基地。同时,配套建设年出栏5万头种猪的祖代猪场、年供精30万头份的种公猪精液供应站和年屠宰100万头生猪的屠宰加工厂,把伊川打造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畜牧大县。所有规划猪场建设项目都将有配套农业项目一并实施,利用循环经济技术,打造可持续、环保的农牧共赢发展模式,将率先为中国的养殖发展开创一个无公害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生产链以及农牧循环发展的绿色综合养殖发展模式。
全国部分地区生猪及仔猪价格-7.07
省份(地区) |
县市 |
外三元.生猪(元/kg) |
趋势 |
外三元.仔猪(元/kg.20kg体重) |
趋势 |
北京 |
大兴 |
21 |
→ |
34 |
→ |
顺义 |
21 |
→ |
35 |
→ |
|
河北 |
保定市 |
20.2 |
→ |
35 |
→ |
沧州市 |
20.2 |
↗ |
34 |
→ |
|
天津 |
宁河 |
20.9 |
↗ |
35 |
→ |
静海 |
20.8 |
→ |
36 |
→ |
|
山西 |
运城 |
19.7 |
↘ |
31 |
→ |
忻州 |
20.4 |
↗ |
26 |
→ |
|
内蒙古 |
赤峰 |
18.4 |
↘ |
27 |
→ |
辽宁 |
鞍山 |
20.5 |
↘ |
36 |
→ |
锦州 |
19.8 |
↗ |
35 |
→ |
|
吉林 |
长春 |
19.9 |
→ |
36 |
→ |
公主岭 |
20 |
→ |
40 |
→ |
|
黑龙江 |
牡丹江 |
19.4 |
↘ |
40 |
→ |
绥化 |
19.3 |
↘ |
40 |
→ |
|
上海 |
金山 |
19.2 |
↗ |
30 |
→ |
奉贤 |
19.2 |
↗ |
30 |
→ |
|
江苏 |
盐城市 |
19.2 |
↘ |
23 |
→ |
南通市 |
19.1 |
↗ |
24 |
→ |
|
浙江 |
杭州市 |
20.5 |
↗ |
31 |
→ |
嘉兴 |
20.1 |
→ |
32 |
→ |
|
安徽 |
合肥 |
19.6 |
→ |
32 |
→ |
宿州 |
19.4 |
↘ |
32 |
→ |
|
福建 |
漳州 |
19.4 |
↘ |
34 |
→ |
南平市 |
19.8 |
→ |
35 |
→ |
|
江西 |
吉安 |
19.7 |
↘ |
30 |
→ |
宜春市 |
19.5 |
↗ |
28 |
→ |
|
山东 |
临沂市 |
18.6 |
↘ |
34 |
→ |
潍坊市 |
19.6 |
↘ |
35 |
→ |
|
河南 |
开封 |
19.1 |
↘ |
27 |
→ |
新郑 |
19.6 |
↘ |
30 |
→ |
|
湖北 |
黄冈 |
20.3 |
→ |
30 |
→ |
襄樊 |
20 |
→ |
30 |
→ |
|
湖南 |
长沙市 |
19.3 |
↘ |
28 |
→ |
常德 |
18.6 |
↘ |
30 |
→ |
|
广东 |
清远 |
20.2 |
↗ |
36 |
→ |
惠州市 |
20.3 |
↗ |
34 |
→ |
|
广西 |
贺州 |
20 |
→ |
30 |
→ |
玉林 |
19.8 |
↘ |
26 |
→ |
|
重庆 |
合川 |
19.9 |
↗ |
25 |
→ |
四川 |
成都 |
19 |
→ |
32 |
→ |
乐山 |
19 |
↘ |
33 |
→ |
|
新疆 |
乌鲁木齐 |
20.5 |
↗ |
30 |
→ |
7月7日早评
昨日湖南生猪出栏价格继续稳定,出栏均价18.90元/公斤。其中长沙、湘潭、株洲、郴州等地生猪出栏价为18.70-19.00元/公斤,岳阳、益阳、常德、邵阳、娄底等地生猪出栏价为18.70-19.00元/公斤,衡阳、永州等地生猪出栏价18.90-19.10为元/公斤,7月6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 19.70元/公斤。其他地区生猪价格请见下表。
饲料原料:
玉米方面:
周三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继续保持稳定。本月5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移库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中,成交率45.29%,成交均价每吨1885元。移库玉米竞价销售重新出现了放大迹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现货市场中玉米供应确实已经出现了偏紧的迹象,这将对玉米现货价格继续形成推动。
豆粕方面:
周三国内豆粕市场价格继续稳中上涨。6月下旬在猪肉涨幅可观之下,多个省份和地区投放储备冻肉。这将对养殖户产生一定心理影响,出栏量将有所增加,惜售压栏现象将有所改善。尽管猪肉价格高企,但对豆粕需求没有实质性提高,豆粕需求虽有所好转但并不明显,而油厂挺价意愿强烈,现货市场依然有一定上涨空间,但力度有限。
昨晚央行突然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调整后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达3.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6.56%。这是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致使市场间流动性收紧的累积效应不可小觑。同时多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猪肉调控政策。以辽宁省政府为首率先于6月22日起每天向全省投放150吨冻猪肉,投放总量达5800吨。江苏、海南等地方政府紧随其后,也纷纷效仿抛储,或被视为表率性作用,猪肉的供给或将慢慢趋于平衡,暗显政府调控物价决心。
昨日全国各地生猪出栏均价涨跌互现,全国均价比前日上涨两分钱。华南地区与江苏价格出现了下滑,尤其是福建、海南、江苏价格本周已经连续出现了下滑,恐成趋势;由于近日全国天气渐进酷暑,各地屠宰场销量严重偏低;另夏季生猪处于疫病高发期,各地多有零散疫情发生,为防零散疫情蔓延,各养殖户需继续做好疫情监控。
昨日湖南生猪出栏均价保持稳定,但各县市价格开始出现松动。连续几日有养殖户反映出现高热病和口蹄疫,后市价格依然谨慎观望。望广大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及时调整存栏结构,密切关注疫病发展形势和行情变化,适时出栏。
盘面分析:
本周三,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合约继续走强,但整体涨幅不大。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深入东北调研,他走进本溪市长江农贸市场了解储备肉投放和销售情况。他说:“最近就是猪肉价格贵了。得把这个周期过去。再过几个月就下来了。”但昨一交易日交易所各商品合约价格并未因温家宝总理的此番言论而有所走低,相反良杂活大猪远月合约纷纷出现大幅上涨,其中良杂活大猪LH1112合约以接近涨停价格报收,而LH1111合约同样也大幅上涨148元/200公斤,涨幅4.69%。但良杂活大猪主力合约LH1109当日早盘虽高开52元/200公斤,临近尾市该合约遭遇抛盘,最终下跌6元/200公斤,跌幅0.2%。
而其余各商品合约具体收市情况如下:冻干精膘各月份合约多数走低,仅FF1109合约强势不改。该合约早盘震荡剧烈,但不久走势便逐渐趋于平稳,最终该合约上涨47元/100公斤,涨幅4.33%。各交易商应严格控制好仓位,谨慎操作!
猪价连涨11周 地方政府急抛储备冻肉
下行空间有限
尽管地方政府为平抑肉价而举措不断,但后市猪肉价格或面临趋稳难降的局面。
受前几日部分地级储备肉的放储影响,东北、华北部分地区生猪价格一举“破10”,回到9元~10元/斤的区间。但由于存栏量较少,供需缺口大的基本局面并未因抛储得到根本性缓解,猪价下跌还未传导至南方大部分地区,便又开始反弹。
周思然称,若在地方储备肉投放市场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未达到平抑肉价的效果,则投放中央储备冻肉的机率较大。
“把国家冷库全放满猪肉的话,也就是60万吨,而这还是一个不可能的最大数值。”业内人士称,储备冻肉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压制住价格,只能缓和供需矛盾,止住猛烈上涨的趋势。
而从商务部6月中旬的态度看,中央仍更期待市场力量本身对猪肉价格的调节,最新一周的猪肉涨幅也比上周收窄了1.1个百分点。
“即使7~9月需求回落,但猪价下行空间有限。”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表示,基于成本和供需的支撑,生猪价格的底价可能在8元~8.5元/斤,很难跌破8元/斤的水平。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还指出,此前过低的肉价和2009年年末至2010年年初的疫情,使得这一波价格上涨来势汹汹,持续时间可能要延长一些。
政府紧急平抑肉价 猪肉价格飙涨令韩国人揪心
中国猪肉价格最近大幅上涨引起消费者的担忧,而邻近的韩国也出现类似现象。6月,韩国猪肉的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6.3%。这使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陡然增加。为平抑猪肉价格,韩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免除关税增加猪肉进口等措施。不过,韩国媒体分析,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价格还将呈持续上涨的趋势。
韩国农林水产部4日称,已经将下半年进口配额13万吨猪肉中的一半约5.7万吨紧急进口通关。此前,韩国农水产品流通公司已从欧洲零关税进口2万吨冷藏五花肉,并从6月28日开始以原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市场供应进口猪肉,这使五花肉价格有小幅下降。韩国纽西斯通讯社4日称,虽然政府希望通过扩大进口外国猪肉来降低国内猪肉价格,但消费者对进口猪肉的负面看法,即只喜欢本国猪肉不喜欢外国猪肉,将是政府政策发挥作用的一大障碍。
韩国统计厅7月1日发布的6月份物价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达到4.4%,今年以来连续6个月超过4%。由于消费量大,猪肉价格被认为是导致6月CPI上涨的罪魁祸首。在所有商品中,猪肉价格的涨幅尤其明显,五花肉价格比5月份上涨16.6%,猪排骨价格上涨15.3%。猪肉的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6.3%,韩国农水产品流通公司7月1日表示,五花肉全国平均价格为每斤1.22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65韩元),比近5年的平均价格(8897韩元)高出约37.g%。所以韩国媒体最近开始称五花肉为“金花肉”、“银花肉”。
猪肉价格“退烧”须看供给和疫情
受猪肉价格节节攀升、天气高温影响,居民猪肉消费需求量开始下降。7月、8月为暑期,大中专院校放假,食堂集体消费数量下降,生猪及猪肉价格可能小幅回调,但价格整体上涨的趋势难以扭转。
尽管生猪存栏数量在恢复,但养猪成本仍存在刚性上涨的空间。
2011年初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呈持续上涨走势,其中5月以来涨势尤其加快,截至6月底,鲜猪肉批发均价较2008年的历史高点高7.9%。商务预报显示,6月20日至26日一周全国36个大中城市鲜猪肉批发均价为24.68元/公斤,较5月初上涨19.7%,较今年初上涨30.6%,同比大幅上涨67.9%。
生猪及猪肉价格为何在消费淡季却创造了新的历史高点?究竟是供给还是成本推动?
供给偏紧系主因
分析认为,国内生猪供给短缺是当前生猪价格连创新高的主要原因,如湖北、广东、山东、吉林等地生猪严重不足,从而出现“抢猪潮”。同时,农业部和商务部均表示,当前猪肉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养殖户数量减少供给偏紧和养猪成本上涨所致。因此,造成生猪供给偏紧的主要因素:
养殖户数量减少。2010年上半年国内生猪价格持续快速下跌,养殖出现亏损,部分中小规模养殖户被迫退出养殖行业。据统计,2010年四川省养猪户同比减少8.4%;今年2月,浙江省272个可比典型村(组)养猪户同比减少1.93%;今年4月份,江西10个生猪生产定点监测县(100个行政村)养猪户数同比减少6.32%。
规模养殖扩张减缓。受土地租赁费用增加、环境保护压力大、企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较窄等因素限制,大中型规模养殖企业发展速度减慢。据调查,由于畜牧业贷款风险高,加上相关保险未能同步跟进,使得金融机构产生了惧贷心理,生猪养殖合作社或牧业小区等单位或个人出现融资困难。另外,种猪规模扩容新增成本、雇工开支增加使得规模养殖发展遭遇瓶颈。
动物疫情困扰养殖业。据调查,2010年11月以来四川、湖南、河南、山东和广东等生猪主产区爆发各种动物疫病,仔猪死亡增加。如在养猪大县湖南湘潭,部分养殖企业仔猪死亡率高达20%~30%,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的生猪出栏数量。
养猪成本的上涨进一步托高了生猪底价。以饲料原料玉米价格为例,6月中旬,全国千家养殖企业玉米购进均价达2.3元/公斤,比年初高9.5%,同比上涨11.2%,比2008年春节(猪价最高点时)高30.7%。另外,受社会物价普遍上涨、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等因素影响,猪场工人工资不同程度上涨。根据对四川、湖南和河南等主产区的调查发现,许多上规模的猪场因雇人困难,人员工资普遍上涨了10%~20%。
猪肉价格“退烧”须看供给和疫情
猪肉价格“高烧难退”
猪肉价格过快上涨已经对城乡居民的猪肉消费生产了重要影响,从而得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尽管国家商务部表示,对于猪肉价格的调节应当以市场为基础,随着养殖户数量的增加,养殖积极性的提高,后续的猪肉供给将逐步得到缓解。但猪肉价格的迅速上涨还是招来了政策的“照顾”,如辽宁省政府自6月22日起,对全省投放5800吨储备冻肉,以保障市场供给,稳定猪肉价格。
6月初,国家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做好当前生猪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分别从国家政策、规模化养殖、提高生产水平、规范种猪市场秩序、疫病防控和政策发布等6个方面做了阐述。
据农业部对全国21个种猪场监测,今年1月份以来二元母猪销量持续增加,5月份共销售1.8万头,环比增加1.0%,同比增加38.2%。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710头,同比增长0.21%,环比增长0.32%,今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增长。随着母猪产仔及仔猪成活率都逐步提高,今年下半年起,生猪存栏将持续增加,相信下半年生猪存栏的恢复,市场供给短缺的情况将有明显改观。
根据对四川、湖南、河南和山东等大型肉类加工企业调查,由于猪源比较紧张,加上收购价格上涨资金周转速度下降,公司每天采购和屠宰的生猪数量较正常时期下降了40%~50%,企业库存水平也大幅下降。
受猪肉价格节节攀升、天气高温影响,居民猪肉消费需求量也开始下降。据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猪肉零售商反映,猪肉价格上涨后终端购买量明显下降,6月下旬每天只能卖4、5头猪,降幅超过一半。
7月、8月为暑期,大中专院校放假,食堂集体消费数量下降,生猪及猪肉价格可能小幅回调,但价格整体上涨的趋势难以扭转。
尽管生猪存栏数量在恢复,但养猪成本仍存在刚性上涨的空间。饲料原料玉米因工业需求增长较快,其价格还有上升空间。此外,年初以来,仔猪价格迅速上涨,同比涨幅超过一倍,也将会在后期的生猪出栏价格上体现出来。加上整个社会物价上涨形势都比较严峻,预计今年下半年生猪及猪肉价格还将高位运行,猪肉价格“高烧难退”,四季度的生猪及猪肉价格有望比较平稳,波动幅度小于三季度。
稳定生猪供给压倒一切
目前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一是动物疫病方面。据调查,受旱涝急转、夏季高温等因素影响,6月下旬,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区生猪疫病有所加重,若生猪疫情控制不当,有可能加剧市场波动,引发生猪价格大幅下行后再大幅上涨。二是政策措施方面。辽宁省政府动用储备冻肉调节市场,养殖企业压栏惜售心理有所减轻,生猪出栏数量有所增加。6月24日起,全国生猪价格曾连续4天下跌。若猪肉价格进一步快速上涨,不排除其他省市的政府部门动用储备肉调节市场的可能。
纵观2007年来国内生猪市场数次大起大落发现,生猪供给短缺与过剩程度是决定生猪及猪肉价格波动幅度的关键因素,稳定生猪供给压倒一切。而决定供给多与少的关键则是养猪户积极性、疫病的严重程度,除了通胀的大环境相似外,今年生猪及猪肉价格与2008年还有极其相似的特点:那就是价格大幅涨前的1年至2年均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疾病,母猪产能跟不上,仔猪育成出栏率低。
除了冻猪肉收储政策的调控外,在生猪生产过程中实现市场供给的基本稳定或使市场供给与季节性消费规律基本吻合更有助于减小市场价格波动幅度。
据农业部估计,2010年国内年出栏50头规模以上的养殖比例已经占到66%。就目前国内生猪养殖的现状来看,由于大型规模养殖企业资金实力、疫病防治技术和抵抗亏损能力比中小规模养殖企业明显要强。因此,切实稳定中小养殖企业的生猪养殖规模或使中小养殖户退出的速度与规模养殖增长的速度基本相抵,才不至于诱发供给上的“大地震”。为此,针对生猪养殖环节提出两点建议:
推行适合国情的养殖模式。尽管国内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对稳定生猪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考虑到国情,广大散养户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而占30%的散养户因进退养殖行业速度快,很容易引发市场供给大幅波动。因此,联结分散的散养户,在市场信息、饲养技术、饲料购进和商品猪销售等方面给予服务和支持,有助于将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降至最低,如大力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适合国情的比较先进的养殖模式。
探索和建立适合养猪行业保险机制。进一步拓宽能繁母猪保险,探索育肥猪保险,让养殖企业遭遇重大疫病或自然灾害时,能有后续资金及时地进行再生产。
猪肉价格屡创新高 养殖产业链可掘金
随着CPI的冲高,占据CPI构成大头的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也随之走高。其中,猪肉作为国民消费中最主要的日常食品之一,其价格在近期也是屡创新高。
在此背景下,沪深两市主营生猪出口的新五丰成为资金炒作对象,其股价从5月25日的10元左右,一跃攀至15元附近。与此同时,公司一季报披露,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00%。因此,业内人士预计,在猪肉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生猪养殖类企业有望在中报获得不俗的业绩;而下游猪肉食品加工的行业,则可能面临业绩的尴尬。
记者了解到,最受益猪肉价格上涨的是生猪养殖业,不过,由于通胀高企,因此喂养生猪的饲料,如玉米等,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也让养殖户感到压力。
7-8月或见顶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6月下旬,50城市主要食品价格中,猪后腿肉价格冲破30元大关,冲至每公斤30.58元,比上一期价格上涨5.3个百分点,五花肉上涨5.4%,双双创下了春节以来猪肉价格的最高涨幅。
对于涨势汹汹的猪肉价格,昨日管理层也表示,正采取措施平抑物价,过几月肉价就会下来。爱建证券农林渔牧分析师吴正武告诉记者:“在生猪养殖环节中,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约60%,而玉米又占饲料成本约60%。2011年我国玉米、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在高位运行,当前玉米供应基本保持平稳,再加上国家调控政策较强,猪肉价格未来的上涨会变得有限。不过,短期内猪肉价格不可能下跌。”
与此同时,华创证券农林牧渔分析师高利认为,目前生猪存栏量已经从3月份开始止跌回升,现在猪粮比价在8左右,高于6:1的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生猪养殖收益较高,因此,生猪存栏量会继续上升。如果按照育肥周期,那么将在7-8月影响到市场上猪肉的供应量,这进一步强化了对猪肉价格在8月份之前见顶的判断。
作为生猪养殖的代表,新五丰一季报披露,预计2011年1-6月净利润将同比增加100%以上;主要原因为生猪销售价格在本期高位运行,预计生猪销售价格到下一报告期仍将会维持在高位。
昨日,记者致电新五丰董秘办,询问中期业绩情况,但其工作人员仅表示:“一季报披露的情况完全属实,二季度猪肉价格涨幅厉害,最新情况需要等待新的数据出来。”
“实际上,上市生猪养殖公司的中期业绩都比较好,毕竟二季度猪肉价格涨幅很大,如新五丰、雏鹰农牧等养殖企业的利润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吴正武称。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农民饲养生猪利润已达到500-600元/头,和2008年800元/头的峰值相比,生猪企业利润正在接近最高峰值。
关注下游公司
尽管业绩向好,不过在二级市场的操作上,吴正武则表示谨慎。“谨慎的理由:一是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大盘深度调整,跌幅巨大,但新五丰等养殖企业股的股价在同期却创出历史新高。如果未来大盘进一步上涨,那么市场炒作的重点无疑将转移到概念股身上,而农林牧渔这类防御性板块,肯定跑不赢题材股。二是在管理层发表‘拟正采取措施平抑物价’的言论之后,调控手段自然会跟上。目前猪粮比价已经超过8,如果达到9,那么国家将出面干预,即向市场投放冷冻猪肉,缓解价格高企的趋势。三是尽管目前猪价高企,但要看到的是,明年4、5月猪价将大幅下跌。尽管价格下跌在时间上还有一段距离,但这种预期需要提前注意。基于这三大因素,不建议投资者目前在高位买入生猪养殖股。”
对于下游行业的屠宰业而言,吴正武的看法则是关键看量。以下游屠宰类公司高金食品为例,近年来其毛利率一直维持在7%,2010年毛利在4%,而今年一季度毛利为2%。同时,高金食品的屠宰量并不大,因此在猪价上涨的背景下,毛利率自然下降。
“屠宰量大的公司如双汇发展、得利斯,因为屠宰量大,且垄断下游销售渠道,因此尽管上游价格上涨,但完全可以传导到下游的销售产品中。再加上,这类公司之前股价上涨并不厉害,因此这类公司我们倒是较为看好。”吴正武说。
不养家猪养野猪 只因价格总坚挺
黑龙江省木兰县大贵镇太平村农民王大全,这几年依靠自家临近山区的有利条件,散养野猪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说起野猪的散养经验,王大全认为:主要是寻找饲养环境、驯化和销售等方面把握好了,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
“有山有水有草的地方,有核桃树、榛子树、橡子树这些东西,它适应这样的环境。不像家猪吃饱了往那一趴,野猪是满山遍野的跑。野猪吃食它喜欢玉米杆子,山上的柳蒿子,能节省不少饲料。要是圈养,一天就得几斤料,要是散养,一天喂一遍,加点水就可以。”王大全说,饲养野猪的经济效益要比家猪高一倍还要多,但出栏时间不同,家猪几个月就可以出栏,野猪需要一年半左右才能出栏。但是野猪散养从仔猪开始就需要驯化,如果驯化不好就容易跑远或丢失。
“我们在散养驯化时,就是用敲打水桶、金属盆、锣或者放音乐等形式,习惯以后,它听到熟悉的声音就会自己回来,不管它走多远,都能自己往回跑,两三个月就可以驯化出来。在山里养基本不出疫情,啥药也不用打,什么传染病也染不上它,因为环境好。”
王大全说,他们在散养过程中,就已经和哈尔滨、四川等地的野猪肉经销商取得联系,可以把散养场开放供游客参观,这样逐步扩大影响面儿,因为他饲养的是山里第一代野猪和家猪杂交后的第二代野猪,经过驯化,原始野性基本没有了,但是它的肉感要比家猪好很多,价格都在每市斤25元左右,毛猪价格也要18元一斤 。
王大全说,我卖给社员一头仔猪是600元,如果算成本18个月出栏,能长到300斤左右,18块钱一斤,能卖5000多元。去掉成本2000~3000元,一头猪能剩1000多元,是有把握的。和家猪比,一头家猪利润百八十元,加上人工,赶上行情不好,还赚不上这些钱。野猪不管行情,家猪掉到三块钱一斤,野猪还是25元一斤。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