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7月2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1-07-02
来源:本网采编



  肉菜价格暴涨 “白菜炖猪肉”成奢侈品

  今年春天,本地大白菜价格贱到极致,菜农们论棚卖也卖不动,只好让白菜烂在地里。可如今,白菜脱离了“苦海”,瞬间“翻身农奴把歌唱”,6月30日,石臼市场的大白菜零售价格到了2元一斤,成了实实在在的“贵族菜”。而对于现在的白菜价格,市民纷纷表示太贵吃不起。菜贩均表示,白菜价虽高,销量却一路下滑。

  涨价6分一斤涨到2元一斤

  今年春天,大白菜价格一路下滑,让菜农们“闪了腰”。本报4月26日刊登的《日照白菜论棚卖 一斤6分钱》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反响,4月份,日照本地白菜价格低的可怜,很多菜农甚至为了换茬种别的菜,把白菜拉到地头任其烂掉。

  30日,记者在石臼市场发现,如今白菜早已翻身了。“现在的白菜价格进价就要一块八,我们零售卖两块。”从事白菜零售的刘师傅告诉记者,现在白菜价格高的让他觉得“不可思议”。据市物价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同期白菜价格为0.5元/斤,现在的白菜价格同比涨了 300%。据市物价局监测数据显示,自去年一月份以来,白菜价格一直在1.3元/斤之下运作,2元/斤是近两年以来的最高价。去年白菜的市场价格从6月份开始缓慢上涨,直至12月份价格开始下跌,一路下滑直至4 月份的0.3元/斤。从3月份的3毛一斤到现在的2元一斤,仅仅经历了俩月的时间,白菜价就上演了一场“乾坤大挪移”。

  销量“金贵”白菜无人问津

  “除了饭店做菜时必须要用到这个菜,现在谁还买呀。”刘师傅告诉记者,4月份白菜价格便宜的时候他一天能卖3000斤,现在进了1000斤的白菜需要卖三天才能卖完。“你看这不到一车,昨天早晨拉来的,昨天买了三分之一,今天到现在也只能卖三分之一,剩下的只有明天再卖了 。”刘师傅无奈地说。“我们是不敢进货,进了也卖不了 。”同样在石臼市场从事蔬菜销售的王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最近几天都没有进白菜,前一段时间进了白菜,由于价格贵了 ,很多市民都不愿意购买了 。在记者逗留的一个小时内,前来问菜价的很多,但一听菜价都“退却”了,只有零星的饭店人员前来买白菜。

  原因菜贱伤农,农民不种了

  面对今年大白菜价格的大起伏,菜贩们均表示,主要原因是4月份菜价大跌,打击了农民种白菜的积极性,现在已经有一大批白菜种植户不种白菜了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现在太热了,大白菜不容易种植,也不容易保存。”刘师傅告诉记者,“我一直进货的那家农户,今年4月份一看白菜那么低,直接把还没有成熟的白菜全作践了,现在看着白菜这么贵只有干瞪眼了 。”

  “我觉得这个菜贵不了多长时间了 ,买的人少,天热了白菜又不好存放,所以根本就无法持续高价运作。”刘师傅分析,近期白菜的销售远不如从前,销售一旦大幅度下滑,价格就应该会降下来。

  市民白菜炖猪肉成“奢侈品”

  如今,猪肉和白菜的价格都扶摇直上,市民最常吃、最普通的“白菜炖猪肉”也成了一种奢侈品。据市物价局2010年1月至今的价格监测报告显示,去年猪肉的价格几乎都在十元左右运作。然而从去年7月份开始,猪肉价格一路上涨,从6月下旬开始,猪肉的价格再创新高,创下了每斤15.5元的记录,同比上涨82.4%。根据市物价局的价格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的猪肉价格是近几年日照猪肉市场价格的最高点。“现在白菜2元/斤,猪肉15.5元/斤,都太贵了 ,去年这个时候猪肉8.5元/斤,白菜0.5元/斤,这个菜的成本整整翻了好几番。”市民们纷纷表示,现在连猪肉炖白菜都吃不起了。

 


 

  “绿色环保猪”36元一斤贵不贵

  猪肉每斤十五六块已经很贵了,然而在贵阳菜市场却有一种价格贵出一倍的猪,据销售者介绍,这种号称“绿色环保”的猪,是只喂粮食、自然成长的非饲料猪,但它的销量却不值一提,在几百万人的贵阳,每天最多只能卖到一头——净猪肉不过200斤。

  坦白说,“绿色猪”也好,“绿色鸡蛋”也好,“绿色蔬菜”也好,在我看来均属“怪胎”,我对这种打着“绿色”标识的食品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为什么呢?因为有“绿色食品”,就必定有“非绿色食品”,如果说“绿色食品”以“吃吃更健康”为噱头,那么“非绿色食品”的安全健康性就颇令人担忧了。恕我直言,一个理想的社会,所有的食品都理所应当是“绿色环保”的,都理所应当保证安全让人吃了健康,一旦食品有了“绿色”和“非绿色”之分,就意味着穷人活该吃垃圾食品,——“民以食为天”,生存权乃人之为人最基本的权利,因此这种状态是非常糟糕的。

  但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当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等食品问题频发之后,在我们的食品明显不是很“绿色”之后,“绿色食品”也就应运而生了。按说在大众为食品安全问题备感焦虑的情况下,“绿色食品”应广受欢迎才对,然而近年来却频频曝出其遭受冷遇的消息,即如贵阳的“绿色环保猪”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有人说,“绿色环保猪”之所以“遇冷”,是因为价格太贵。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36块钱一斤的猪肉,一般市民买上一两斤自己肉都疼,当然“爱它在心口难开”,可是不要忘了,“绿色食品”的目标顾客本来就不是一般工薪阶层,试想一下,那些喝茅台酒像喝白开水的“爷”们会心疼这点子钱?古人云,“大碗吃肉,大口喝酒”,难道喝得起“天价”好酒的人,吃不起几根烟钱一斤的好肉?

  所以,问题不在“肉贵”,而在于肉是否真的“好”。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家里喂着猪,现在还记得许多赶猪喂猪的趣事。那时候村子里家家都喂猪,少者一两头,多者不过三四头,虽有猪圈,但经常赶猪到地里吃草,此外喂的就是剩饭菜和玉米、麸子,那时候喂一头猪很慢,往往要十多个月猪才长成,所以那时候农村有一句话叫“隔年的猪肉香”,现在这话好久听不到了,因为现在的猪都“早熟”,三四个月出栏是常事。我曾好奇于猪的“速成”,求教于村里的养殖户,原来秘诀只在于两个字:饲料。我不知道所谓的“绿色环保猪”喂养时间有多长,倘若和我小时候喂的猪寿命一样长,那么36元一斤,即便不是“跳楼价”,也算“吐血价”了,何贵之有?

  当然,我说的都是老皇历了,大千世界,本无奇不有,更何况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纯喂粮食不加饲料也能“拔猪助长”,或许也有可能。但即便“绿色环保猪”果真属实,要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却很困难,双汇十八道安检尚且没挡住瘦肉精,又有什么保证能打消人们的疑虑呢?——由此可见,“诚信危机”的影响无处不在。

 


 

  渭南雨润“问题肉”副省长批示尽快调查

  渭南生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是中国500强企业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旗下的公司。日前,有媒体报道,渭南雨润竟然将“问题猪肉”流向百姓餐桌,作为一个国内知名企业,怎么能将“问题肉”流入市场呢?相关管理部门又是怎样监管的呢?针对渭南雨润存在的问题,省、市政府已开始着手进行调查。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渭南市生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我身后这个通道是生猪进入屠宰场的第一步,生猪进厂通道,我们看到现在这个门上已经被贴了封条,同时我还了解到,渭南市商务局的稽查人员已经对这个公司里所有的加工车间、生产工具以及存放肉类的仓库进行了查封。

  渭南市食品与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刘新昌:对该企业停产整顿,对成品库房进行查封,对问题肉品进行召回。

  食安委负责人介绍,这家公司被查封主要是因为公司驻厂动检员未尽职责,随意让公司员工或代理商代盖肉品检疫章,使“问题猪肉”流入市场。另外,根据媒体报道,该公司还存在将未摘除干净的“三腺”肉品,也就是俗称的血脖肉运出厂区。针对这些问题,副省长景俊海批示要求尽快调查,7月8号之前将调查结果报到省政府,渭南市也责令商务、畜牧、公安、监察等多部门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

  渭南市食品与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刘新昌:对库房的所有肉品,以及原来留样的肉品进行送检,查出问题肉品的原因。1101对涉嫌的责任人进行调查,严肃追究。

  目前,涉及的3名驻厂动检员已被停职。事情发生后,雨润集团也派出专人对生秦公司出现的问题展开调查。

  渭南市生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齐中罡:对分管生产、销售和品质管理的科长和总经理助理做了降职或撤职处理。

  据了解,渭南生秦肉类加工公司去年12月成立,是雨润集团在陕投资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平均每天有四五十吨冷鲜肉流向市场。目前,渭南市在进一步调查此事的同时,也在全市展开肉品食品安全大检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促进养猪业规范发展

  ——重庆市畜科院组织规模猪场高管赴陕西、四川学习取经

  2011年6月22-25日,由国家生猪产业体系专家、市畜科院副院长王金勇研究员带队,组织重庆市内重点规模化猪场高级管理人员(重庆南方金山谷、潼南翰霏、黔江六九、渝北隆生、武隆金博、开县钱江、云阳中韵等猪场共20余人)赴陕西、四川学习取经,受到本香集团、四川铁骑力士集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热情接待。

  于陕西省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本香集团,集饲料、养猪、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该公司聚焦安全猪肉产业链,引进美国先进的设施设备,实行全进全出、全封闭、自动化投料、全自动温湿度控制、全漏缝地板水泡粪等现代化生产工艺。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铁骑力士集团,由6人发起,3.5万元起家,从饲料做起,逐步做大做强,如今已经形成饲料、牧业、食品、生物工程等板块,拥有5000余员工,年收入35亿元的龙头集团,其猪场进行标准化管理,并且是可复制的标准化管理模块:一是流程管理标准化;

  二是关键操作标准化(傻瓜化);三是现场6S管理;四是看板管理持续化,五是目视化管理(一目了然);六是标识管理(归类区别)。

  考察团成员在座谈会上针对自身猪场在内部管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如何把产业做大做强等问题虚心向两个企业请教,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此次考察学习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得到参加考察团的成员的欢迎,而且受到被访企业的充分肯定,大家都希望今后多组织开展类似有意义的活动。

 


 

  问题猪肉在权力雨润下变质


甲状腺未摘除干净的“雨润问题肉”

  事件背景: 2011年1月,陕西澄城县商务局查处一批含有三腺的雨润“问题猪肉”。在处理过程中,猪肉所在的生秦公司致电渭南市商务局一领导,几小时后,这批猪肉在没有任何扣留的情况下被放行。此后,这批猪肉流向澄城和山西部分市县。商务局表示不清楚问题肉的处理结果。

  【中国网聚焦山西】综合编辑:2011年1月,陕西澄城县商务局查处一批含有三腺的雨润“问题猪肉”。在处理过程中,猪肉所在的生秦公司致电渭南市商务局一领导,几小时后,这批猪肉在没有任何扣留的情况下被放行。此后,这批猪肉流向澄城和山西部分市县。商务局表示不清楚问题肉的处理结果。(6月30日《华商报》)

  双汇公司在“万岁声”中遭受重创。央视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其中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借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由此暴露出“问题链”——动物检疫形同虚设,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五号病非疫区证明三大证明“廉价出售”,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送钱就放行,“健美猪”畅通无阻,一路绿灯,进入市场,进入加工车间,进入消费者的“胃”里……

  这一次是雨润集团旗下的渭南生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问题猪肉”的来源暂且不多说,无外乎又是企业的道德血液“流干”,资本良知与责任的缺失,监管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单说被查出“问题”后的处理——遇到“问题”找领导,领导是神马?领导就是权力的“代言人”,领导就是“放行证”,领导就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更杯具的是,这一切不是“浮云”。

  “双汇”的教训告诉我们,食品企业疑似由“瘦肉精喂养”长大。不少食品加工类企业迅速“做强做大”,有的已成知名品牌。成长过程中,资本迅速膨胀,模式迅速扩张,但是,企业的责任、资本的良知、道德的血液并没有随之增添,甚至有所萎缩。这一点很类似于“瘦肉精”功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企业的外观“健美”;而企业的品质却在下降,甚至“变质”。“道德血液”的流动才能促进企业及其品牌的健康成长,这应该是企业和品牌的“成长规律”。逆规律的成长只能是一时之“大”,其实是“发育不良”。

  “雨润”的教训告诉我们,问题猪肉,或在权力的“雨润”下“变质”,食品企业又疑似在权力的“雨润”下成长。企业千万百计掩盖问题,虽然不能容忍,但还是可以“理解的”。主管单位或监管部门领导的包庇、纵容,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实生活中,监管在有意无意充当了“保护伞”,甚至扮演着“毕姥爷”角色。很多时候,正是“毕姥爷”将问题食品引向市场的“星光大道”。

  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性弊端”,对权力的监管又“习惯性疲软”,从而,助长了食品企业的胆大妄为,加剧了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权力“变质”与监督“异味”,才是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是一切问题食品的“添加剂”。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改革已成当务之急,对权力的监管进一步强化、科学化已是迫在眉睫。

 


 

  央视《对手》 猪肉价格“牛”到何时?


图片1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一年之中,全国生猪均价几乎翻倍。从每公斤9块一路攀升到每公斤18元左右。6月24日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数据显示,猪肉的批发价格已达到了26元/公斤,创下了市场有记录以来的新高,而2010年同期,猪肉的平均价格保持在13元至14元/公斤,一年间肉价已然翻番。面对猪肉前所未有的涨幅,历史高点之后,猪肉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上涨呢?猪肉价格能不能靠市场的力量实现回落?规模化养殖,是解决猪肉价格大幅波动最有效的手段吗?

  7月1日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晚间21:55即将播出《猪肉价格“牛”到何时?》,节目中红方阵营由中国生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北京资源集团副总裁徐国建组成。蓝方阵营由媒体评论员朱煦、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秉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组成。他们就:“本轮猪肉价格上涨是否到头了?”、“猪肉价格能自行回落吗?”、“规模化养殖能否稳定猪肉价格?”等三个辩题展开激烈的辩论。辩论过程中辩论过程中多家财经媒体记者以及现场观众也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质疑。欲知双方嘉宾有何精彩表现,敬请关注 7月1日周五晚上21:55央视财经频道《对手》节目现场揭晓《猪肉价格“牛”到何时?》

 


 

  肉价高涨肉贩也叫苦 利润均被通胀吃掉了


市民什么肉便宜就吃什么

  “小炒已经不敢放太多肉了,还是多放些青椒吧。”祖籍湖南的陈姨,提着刚买的一小块半肥瘦猪肉和一大袋青椒告诉记者。

  虽然在广州住了十几年,陈姨还是第一次见到22元一斤的猪排骨。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近两个月以来,猪肉价格的涨幅超过两成,达到历史最高峰。

  南方日报记者几经走访发现,高昂的猪价似乎没让谁从中赚得钵满盆满。相反,猪农、猪贩及卖猪肉的商户均表示“自己亏得要死”。

  据相关经济学家分析,通胀是导致目前猪肉价格飞涨的罪魁祸首之一,之所以产业链条内多方均未获益,是因为“利润都给通胀吃掉了”。

  市民什么肉便宜就吃什么

  陈姨很无奈地表示:“这拳头大小的一块肉就要7块钱,我们两口子要吃两天”。陈姨早已接受了物价的波动,“猪肉价高了就换其他的肉吃,什么肉便宜就吃什么”。

  家在海珠区晓港的文伯应对高价猪肉更有绝招。退休在家的文伯原本过着悠闲的生活,最近却非常地忙。昨日记者见到文伯时,他正提着采购回来的便宜猪肉,都是帮亲朋好友买的。

  “从番禺植村的一个菜市场里买回来的,由于我是老顾客,买得又多,所以店主会给我两三块钱的优惠。”文伯说,近来猪价飞涨,他隔几天便早早地起床,约上一帮老友,去番禺买便宜的猪肉。

  “因为我属于60到65岁的年龄段,乘车可以享受五折优惠,来回也只要2块钱。”区区两块钱的路费省下的是三四十块猪肉钱,文伯觉得“很值”。

  尽管文伯想着法子省钱,但还是强烈感受到物价上涨对生活的冲击,“以前我们老俩口每天买菜大概15块钱就够了,现在起码要23元到25元”。

  猪贩少收猪少卖猪少赔钱

  奇怪的是,猪肉的疯狂涨价并没有给猪贩带来同步的利益。

  6月29日,记者在广州市天河牲畜交易市场见到老张时,他正和妻子坐在门口的小店里聊天。

  ,只要一谈起猪价,老张就恨得“牙痒痒”,“价高也不赚钱,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虽然已经是中午12时了,但天河牲畜交易市场内依旧有大量的生猪等待出售。据附近的工人称,“中午仍有生猪未能卖出去,在以前并不多见”。

  老张是湖南衡阳人,从国企下岗后便来到广州做猪肉生意,干这一行已经18年了,“早几年还能多赚一些,但近年来,行情越来越差”。

  “我的猪一般都从湖南收购过来,生猪收购9.6元一斤,从这里卖出去大概10.1元一斤。”老张说。

  老张表示,干这行的人大多看天吃饭,生猪从湖南起运时是一个价钱,到了广州后,很可能又是一个价钱,“尤其是现在价格不稳的时候,涨跌都很正常,买猪的人多了,那一斤生猪就能赚大概5毛钱,万一买猪的人少了,压价压得我们都想哭“。

  “现在价格这么高,生猪卸车后不一定能很快卖完。”老张说,生猪运到广州没有条件喂,放一晚上一头猪大概要瘦6斤,损失就将近60元,也就是一半利润了。

  “这都闲了三四天了,近期可能都不会收猪过来卖了。”老张说。

  市场涨价导致一些肉档关门

  每斤17元的五花肉、20元的瘦肉及22元的猪排骨,让大多数街坊望而却步,直接导致市场上肉档的生意急剧下滑。

  “要是有足够的利润空间,销售量下滑一点倒也无所谓。现在的情况却是,销量下滑多少,就少赚了多少钱。”小北附近一家肉菜市场的老板告诉记者。

  “生猪10.1元一斤,屠宰费每头要75元,再除去边角碎肉、档口租金,剩下的利润所剩无几。”该老板还透露,在某定点屠宰场宰猪时,还往往要被工人”揩油“,时常被人偷偷割掉几块肉,“并且猪的内脏也全都不见了”。

  在荔湾区西华路市场,几个肉档老板因为猪肉价格的飙升,不得不卷铺盖走人。街坊梁先生说,前几天去买菜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两个档口关门大吉。

  猪农成本加大养猪风险太高

  “现在赚钱的都是去年还没出栏的那一批,要是今年高价时才买猪苗养殖,还真不一定能赚钱。”李叔是湖南郴州的一名农民,在村里开了个养猪场,最多时猪场里有120多头猪,全部运到广东销售。

  李叔的猪场里只剩不到40头猪了,由于养猪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所以他不确定还要不要继续干这一行。

  李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直到今年正月,猪苗还只是6块1毛钱一斤,现在已经是14到16块不等。相比之下,生猪出栏价也不过比以前涨了两三块。“以前收生猪的价钱在六七块,现在也就九块五、九块六的样子。”

  比起猪苗涨价,更让养猪农户“扛不住”的是饲料的成本。据李叔介绍,现在养猪用的某品牌全价料每斤1块6,上涨3毛钱左右,每头猪每天要喂六七斤饲料才能保持良好的长势。

  除此之外,用水用电、拖运饲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至于清理猪栏等付出的劳力成本,主要由李叔的小儿子负责,这些还没有计算在内。

  据李叔称,一头猪从生下来到出栏一般要半年左右时间,倘若是买50斤左右的猪苗,则需养3个月。而猪本身又比较“小气”,很容易生病,“要是没治好,甚至引起传染,那就只有喊天了”。

  李叔说,其所在的村子里以前有4个猪场,去年有两个分别因为生猪大面积生病和亏损而停办,现在只剩李叔和另外一家还在苦苦支撑。

  李叔说,虽然猪价高了,但纯利润却稍有下降,“目前大概每头能赚300元左右,但由于成本的上涨导致养殖户所承担的风险更高,所以还是需要观望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继续养猪”。

  专家:利润都被通胀吃掉了

  “猪肉价格的波动周期一般为3年。”业内人士称,肉价周期变化取决于生猪存栏量的多少,而从生猪的养殖规律来看,一头生猪长成大约需要1年的时间,“3个月育种期、4个月怀孕期、5个月出栏期”。

  去年猪肉价格长期处于低谷期,养猪户亏损严重,致使养猪户信心大减,所以不少中小型养猪户纷纷退市,而没有退市的养殖户也持观望态度,没有补栏。

  “价格越高,就越没人敢补栏。”业内人士分析,养猪户就算现在补栏,等待长成也至少要在半年后,“在这样的高风险面前,中小型养猪户均不敢冒险”。

  关键 流通环节成本急需降低

  “饲料、人工、运输成本……相关养殖成本节节攀升,也是导致猪价上涨的原因。”专家称,为何高肉价无法为相关产业链中的参与者提供高回报,很显然是通胀的原因,“利润都给通胀给吃掉了”。

  “想要改变猪肉起起伏伏一直无法稳定的局面,一是需要靠市场调节,二则要靠政府指导。”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在紧急时刻提供补贴,及时地发布相关信息,通过合理的手段指导养殖户的经营和养殖,都能有效解决猪肉价格起伏。业内人士同时认为,流通等环节的成本也急需降低,“否则稳定猪肉价格很难”。

 


 

  今年猪价暴涨是四年前种下的苦果?

  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披露的信息,6月份第二周,全国34个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格平均达到每公斤17.62元,比去年同期上涨79.2%。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目前猪肉价格涨幅大幅度低于生猪价格涨幅,后期猪肉价格还有可能进一步上涨。

  物价已经涨得让人吃不消,猪肉又来火上浇油:5月份我国CPI上涨5.5%,其中猪肉价格涨幅达到40.4%,对CPI上涨的“贡献率”将近20%。进入6月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齐飞共涨”,有些地方的猪肉零售价高达每公斤30元。与价格一度暴涨的大蒜、生姜、绿豆不同,猪肉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菜,猪价暴涨对民众生活影响较大,对CPI的助推作用也很大。

  猪价如此暴涨,按照以往的惯例,有关部门该出手干预了吧?但是没有。作为最高价格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至今没有流露出要干预猪价的意思;商务部的态度更加明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表示,虽然猪肉价格相对于去年同期有较大上涨,但是商务部不会采取任何干预市场的措施。消费者当然希望平抑猪价,所以很多人对有关部门的“不干预”表示不理解,而在我看来,“不干预”也是一种调控,并且体现了调控理性,或者说,这是吸取过往教训的结果。

  猪价一直走不出暴涨暴跌的怪圈,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行政干预过多。犹记得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全国猪肉价格暴涨,当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对生猪养殖、能繁母猪养殖实施补贴,一些地方甚至变相强迫农民多养猪,目的无非是扩大供给,平抑猪价。调控果然取得巨大成效,很多人纷纷转行去养猪,大量资金涌入生猪养殖业,至2008年下半年,猪价回落,但旋即步入暴跌通道,生猪养殖严重亏损,很多投资者血本无归,纷纷逃离,从而为今年以来的新一轮猪价暴涨埋下伏笔。

  一个简单的常识是,当市场供小于求之时,市场末端的价格上涨会迅速传递至生猪养殖环节,再传递至能繁母猪养殖环节。由于养猪行业市场化充分,进入门槛非常低,在有大利可图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即使不加以刺激,人们养猪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若再出台刺激措施,人们养猪的积极性就会过于旺盛,生猪养殖出现非正常过快增长,从而导致猪价暴跌。

  实际上,当年亦有专家强调上述常识,对有关部门的刺激措施提出质疑。比如“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撰文指出:“猪肉供需问题,市场机制是可以调节的,政府不要太多操心。市场大起大落往往就是政府操心操出来的。”不过很遗憾,在当时从上到下一片补贴养猪、平抑猪价的热潮中,这种理智的声音显得那样微弱,而后来的事实则充分证明,有理确实不在“言高”。在某种程度上,今年的猪价暴涨就是四年前种下的苦果。

  四年一个轮回,现在我们面临着与2007年相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有形之手”并不打算出手强行干预,而是充分相信“无形之手”的效力,相信市场规律会促使猪价回归合理水平。虽然这种回归过程相对缓慢,但却能少留后遗症;虽然消费者还要在一定时间内忍受高猪价,但相比“猪贱伤农”、“猪贵伤民”的循环往复,我们还是应当忍耐这一时之痛。

  当然,“不干预”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所言,商务部会密切跟踪市场,加强市场预警,加强中央储备肉管理。同时,诸如降低流通成本、简化交易环节、制止哄抬价格等一般性抑制通胀措施,自然也适用于猪价。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市场暗藏的风险,在该出手的地方出手,在不该出手地方不出手,减少行政干预,避免干扰市场内在规律,再辅以引导生猪规模化养殖,如此,猪肉价格则有望走出暴涨暴跌的怪圈。

 


 

  “绿色环保猪”不能只想拱“朱门”

  现在很多人都在感叹:猪肉为什么不香了呢?一方面是由于生活条件好了,选择性更多了,猪肉没有以往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饲料的广泛使用,从而使得猪肉的品质和口感下降。

  于是,“绿色环保猪”便应运而生。这些只喂粮食、自然成长的非饲料猪,猪肉卖到了36元一斤,成为贵阳市场之“最”。然而,它的销量却不值得一提,在拥有几百万人口的贵阳,每天的净猪肉销量不过200斤。(6月30日《贵州都市报》)

  现如今,走“贵族路线”似乎成为一种时髦。然而,与月饼、粽子相比,猪肉却是很多民众公共、必须的消费品。因此,走”贵族路线”的猪肉就格外引人关注。贵阳如此,其它地方亦然。那么,走“贵族路线”的环保猪肉为何不受待见呢?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关于人类理性“樊笼”的阐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他认为现代社会所有的行动都有一个特征就是理性化、工具化,具有行为策略性;人们都强调效率,追求精确。然而,一旦形成相应的规章和制度内容,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人类就在一个既定的框架之内活动,就被束缚在“樊笼”里。

  于此事上,受消费供求关系的推动,饲料猪的大规模的养殖必然会取代传统的家养猪,传统的养猪模式必然会被现代的流水线生产所替代,这是生产者的理性。而市民也知道家养猪要健康、安全,但是为什么宁愿去买便宜的饲料猪呢?这里面的关键问题还是牵涉到一个经济能力和消费习惯问题,这也是消费者理性的体现。

  一个悖论也就出现了:人们被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所束缚,以牺牲安全求生存。这是现代社会风险的一个缩影,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结构性困境。人们在享受现代社会便利的时候已经无法拒绝它,或者说踏上现代社会这辆快车的同时,我们必然以承受更大的社会风险为代价。例如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依赖,让我们时刻面临交通事故的威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现代化,因为现代化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

  因此,走”贵族路线”的环保猪肉不受待见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从微观个体层面而言,老百姓没有钱,没有那么“强劲”的购买力;再加上有大量便宜的普通猪肉可以替代。从宏观层面而言,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后果。难倒我们要放弃便捷的交通,去走路?难倒我们要停止网络,去写信?难倒我们要弃用机械,去刀耕火种?

 


 

  河南:合作社养猪破解“瘦肉精”难题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1日电 (记者张兴军)记者从河南省畜牧局获悉,为破解养猪业的“瘦肉精”难题,养猪大省河南在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同时,着力扶持散养户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合作社,以此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日前召开的全省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和标准化规模养殖现场会上,河南省畜牧局局长李孟顺表示,今年发生的“3·15瘦肉精”案件,充分暴露出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下的养殖户是添加使用“瘦肉精”的高危群体。

  为此,河南省畜牧部门认为,必须转变畜牧业发展思路,在坚定不移地抓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同时,将那些中小规模养殖户、散养户有效组织起来,走专业畜牧合作组织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管、市场运作等瓶颈因素。

  河南省荥阳市衡心养猪合作社理事长苏新民告诉记者,通过发展养猪合作社,千家万户分散养殖的农户联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方式,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合作社现在实行的“五统一”,就是统一供应良种、统一供应饲料、统一实施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通过这种标准化生产,形成一种内部约束机制,增强了散养户的行业自律意识,自觉抵制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

  河南省畜牧局有关领导表示,今后要鼓励支持专业大户、农技人员、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农村经济能人创办或领办畜牧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将分散的养殖户、中小规模养殖场吸引到畜牧专业组织中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接轨。

  河南省畜牧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省目前已有畜牧专业合作组织5160个,其中工商注册的专业合作社达到4447个,畜牧业协会713个,总计带动农户36.5万多户,范围涉及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肉羊等所有畜种以及饲料、兽药等。

  河南是传统生猪养殖大省。2010年该省生猪出栏量达到5300万头。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