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趣闻

铜梁:“海归”慧眼觅商机 高山竹林养土鸡

时间:2011-06-25
来源:人民网·重庆视窗




高山竹林养出的土鸡多爱人

  6月22日上午,笔者顺着一条崎岖不平的村公路,爬上海拔700多米的重庆铜梁安溪镇龙峰村。在公路边的一片用蓝色丝网围成栅栏的竹林里,一大群颜色鲜艳的肉鸡有的静静地啄着青草,有的追逐嬉戏,有的卧地休息。“这一批鸡有3000只,还等10多天就上市卖钱了。”鸡场一位20多岁的名叫洪亮的管理人员介绍说。在采访中得知,鸡场的主人之一 ,竟是一位海归。

  远郊山乡办鸡场

  昨天,笔者见到28岁的海归彭然。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衫,皮肤黝黑的他,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

  彭然2001年到澳大利亚留学,学了8年的多媒体设计。他从澳洲回到重庆后,从自己的在铜梁一家企业工作的高中同学那里得到一个消息,林间养鸡现在很吃香,但是搞成规模的并不多。两人一合计,决定以此创业。

  养土鸡需要一定的场地。2010年底,彭然和李兴懿在朋友的帮助下,在铜梁跑了七八个乡镇。最后到了铜梁安溪镇。安溪镇是铜梁最边远的乡镇,与璧山和大足两县连界。而地处毓青山上的龙峰村,有数千亩郁郁葱葱的楠竹。彭然和李兴懿看好了龙峰村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环境,决定将养殖场办在这里。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彭然反租了村里的100亩的竹林里实施林下养鸡。

  接下来,投入东借西贷的20多万元,建起管理房,整修好了出村的近2公里公路,挂出了重庆兰泽生态养殖公司的招牌。鸡场建好后,彭然经过网上搜索,选定了红羽小土鸡、青脚麻鸡、黄腿麻鸡优良土鸡品种,成都引回了3个品种的种蛋,开始了孵抱饲养。

  优美生态养出生态鸡

  龙峰村地处海拔700多米的毓青山上,整个村子除了5000多亩楠竹外,就是坡坡的茶山。

  “我们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连鸡都是喝的山泉水呢”,彭然介绍说。

  仔细观察,一根根小竹管将山泉水引入养鸡场,鸡们自由自正地饮着水。

  “山上竹林里的空气格外好,第一批3000只鸡养了4个月,没有一只鸡生病,成活率和保存率都达到了100%。”

  这与山上流通的空气和清洁的饮水有一定关系。”县畜牧局高级兽医师李先友介绍说,不少的养殖场,空气流动差,畜粪产生的废气排出不畅,容易导致畜禽生病。此外,山泉水基本不含细菌,加之是流动的水源,既清洁又卫生,有利于禽畜生长。

  竹林牧场食料多

  笔者看到,彭然将100亩竹林围成10来个围栏,有的养着鸡,有的则空着。

  “我这样做叫循环放牧,目的是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青草,” 彭然说。

  在采访中得知,养鸡的饲料以玉米、米糠和稻谷为主。鸡生性喜吃草,竹林里的草料虽然十分丰茂,但几千只鸡的食草量很大,自然草料根本不够吃。为此,彭然将竹林地按10来亩大小一个个围起来。“当一个小围场里的草吃光了,再将鸡转移到另一个小围场。这样,循环下去,一年四季都有草吃。彭然还采纳畜牧专家的建议,拿出10多亩地种上高产质优的牧草。

  谈起竹林养鸡的好处,彭然介绍说,鸡粪成了竹林地的有机肥料,对楠竹生长有益。竹林里可以供鸡吃的活食很多,像蟋蟀、蝗虫、蚯蚓等昆虫和小动物,鸡特别肯吃又肯长,鸡的肉味鲜美,肉质细腻爽口,比家鸡的肉质更富有营养,毛色也特别光鲜,在市场上特别好卖。

  办网站开专店创造品牌

  今年,鸡场预计出栏6万只竹林土鸡,首批3000只已顺利销往重庆主城和铜梁、永川、璧山等地。第二批即将育肥上市。

  “我的发展策略是阶梯式养殖,每年养10批左右。下一步,还将增加养殖面积,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在3至5年内达到年出栏20万只的规模。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在主城的农贸市场设立一个专门的销售点,让主城市民卖到真正的土鸡,” 彭然说。

  据了解,彭然和他的伙伴还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办一家高山竹林土鸡的专业网站,一来扩大养殖场的影响,二来开展网上销售。同时,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申请自己的商标,创立自己的品牌。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