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1-06-18
来源:本网采编
垫江县一养猪场遭遇闷雷 当场劈死11头优质能繁母猪
昨晚9点半(6月13日21点半),垫江县高安镇上空闷雷不断,大雨如注。一个修建于半山腰的猪舍被闷雷击中,圈里17头二杂(长大、大长)母猪,11头被当场劈死,6头命在旦夕,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cms/upimg/110618/17871_092926_1.jpg)
![](/cms/upimg/110618/17871_092931_1.jpg)
2008年5月,垫江县高安镇凤凰村5组村民林家友投资20万元,在自家附近的半山腰上修建了一个自繁自养年出栏700头优质商品猪场。据林家友介绍,他昨晚9点10分左右,发觉闷雷不断,大雨倾盆;在体息室忽然听到猪的惊叫声,心里有几丝不安,待大雨稍微减弱后,林家友立刻冒雨朝猪舍赶了过去。眼前的一切惊得他目瞪口呆,猪圈里17头即将下崽的二杂(长大、大长)母猪,11头全部被闷雷打死,6头已危在旦夕。林家友估计,这次闷雷给他造成了8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雷击事故发生后,当地农业、气象等部门立即派人赴林家友家了解灾情、调查发生雷击事故的原因。经现场勘察分析,猪舍今年4月改建了钢筋限位栏,且地处山腰、又没有任何防雷装置,主要是雨水流经限位栏、能繁母猪又搁置在限位栏上,雷电通过雨水和限位栏击中母猪。农委畜牧部门特别提醒,雷电已对我县猪场造成了损失,望各养殖户注意防雷避雷。
上海:让每头猪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
![](/cms/upimg/110618/17871_093037_1.jpg)
![](/cms/upimg/110618/17871_093041_1.jpg)
6月16日,在上海五丰上食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猪肉被打上编号。从活猪待宰到猪肉出厂,每一道手续都用芯片记录详细信息;即使到了消费端,也有唯一的“身份证”供消费者溯源、查询。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在建立了溯源系统以后,上海销售的几乎所有猪肉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确保发生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溯源。目前,猪肉的溯源系统已经覆盖了上海16家屠宰场和8家大型批发市场,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广州猪肉价殃及水产品 预测肉价上涨或持续一年
![](/cms/upimg/110618/17871_093153_1.jpg)
广州一肉菜市场,肉价上涨影响着市民生活。
猪肉价格持续走高打破历史纪录 市民纷纷选择其他肉类
生猪批发价持续高位徘徊,已经影响了广州人的日常生活!记者昨日走访多个市场发现,零售市场上瘦肉、排骨等进一步涨价,市民则大呼“顶唔顺”,纷纷选购其他肉类取代猪肉。这可害苦了生猪批发市场的经销商,广州市嘉禾畜禽交易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市场昨日的生猪成交量仅4000多头,创了近8年的历史新低。
零售:多家肉菜市场肉价破纪录
昨日,在东川新街市,记者看到,花肉价格15元/斤,上肉价格16元/斤,瘦肉价格19元/斤,排骨价格22~24元/斤。据档主介绍,一个月内,该市场的肉价已经上调三次。其中,19元的瘦肉和24元的西排价格已经创历史新高。在海珠市场,这里的瘦肉价格16元/斤,上肉14元/斤,花肉12元/斤,排骨18元/斤。
猪肉贵了,很多市民改吃水产品和瓜豆类。正在海珠市场买菜的林姨告诉记者:“最近猪肉贵了,真顶不顺。不过幸好蔬菜和鱼的价格还比较稳定,而且夏天也不想吃肉,改吃鱼和菜。”记者发现,由于市民弃购猪肉,导致其他肉制品销量上涨,这也拉高了市场上水产品价格。在东川新街市,记者看到,开刀鲩鱼价格为11元/斤,开刀大鱼为9元/斤,而这个价格都比前两天贵了1元/斤,鱼头更贵,大鱼头18元/斤, 鲩鱼头12元/斤,比上周足足贵了2元/斤。徐健生告诉记者:“猪肉价格上涨后,买鱼的人确实多了,销售量比以前增加两成左右。不过,这几天,受到休渔和干旱,以及销量增长等因素影响,水产品价格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批发:猪农惜售猪贩几乎无钱赚
商务部的监测显示,上周(6日至12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鲜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22.52元人民币,比年初上涨19.2%,比前周涨1.6%,创年内新高,也创下2008年来的新高。
生猪批发价持续高位,导致生猪经销商面临“下岗”的危险。昨日,嘉禾生猪批发市场总经理黎桂滔告诉本报,该市场的生猪日平均成交量在6000多头,而昨日,市场成交量仅仅为4000多头,创了近8年来的新低。按常理,成交量这么低,应该是无猪可卖。但是实际情况却相反,黎桂滔告诉记者,目前生猪供应量是充足的,成交量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来是猪农预计后市还有上涨空间,都想把猪养肥一点推迟上市,这样可以赚多点。另一方面,猪贩子却发愁了,比如,前天晚上广西生猪产地的收购价是9.7元/斤,从广西拉到广州后,销售价要10.3元/斤才能赚钱,但是目前市场上肉价已经很高了,生猪最多才卖到10.2元/斤,很多猪贩子因此亏本,不愿去产地采购。
正因为这样,生猪价高反而导致猪贩子没有钱赚,陷入一个让人看不明白的“怪圈”。
经贸委:三大市场赴外省购生猪
广州市经贸委表示,采取“四项措施”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包括稳定生猪供货渠道。据介绍,广州市经贸委组织嘉禾、天河、金戎等三大生猪批发市场和经营户与广东温氏集团及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的内外生猪生产基地落实生猪购销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产销战略联盟,扩大供应渠道。同时,落实冻肉储备数量,加快轮换速度。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市级冻肉储备达5060吨,并确保冻肉日进仓不少于800吨,供应广州市场的冻肉每天不少于400吨。
嘉禾生猪批发市场总经理黎桂滔建议说,生猪“价高则伤民”,“价贱则伤农”,按理来说,生猪价格在8~9元/斤的范围是比较正常,因此建议广州有关方面建设大型冷库,在猪肉价格低的时候,采购生猪并进行冷藏;在价格高的时候,把冷库中的猪肉推向市场,通过市场杠杆调节生猪价格,让肉价在市场中平稳过渡。
后市预测:肉价上涨或持续一年
广东一家养殖企业的负责人张青毅告诉记者,最近一轮的养猪业行情,主要是因为去年猪价持续亏损时,大量的养殖户宰杀母猪,导致存栏量大幅下降造成的。另外,粮食价格上涨传导到饲料行业,也必然会继续传导到下游的养殖业。
此外,一些地区发生的生猪疫病也导致了存栏量的下降和猪价的上涨, 张青毅分析说,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地的存栏量暂时还没有明显的回升,尽管猪苗开始变得紧俏,猪农的“补栏”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肉价的上涨可能要持续一年左右,到明年中才告缓解。据农业部网站引述相关负责人预测,后期中国猪肉市场供给有保障,但是生猪市场价格仍将维持较高价位。
“疯狂肉价”涨不停四川刮起“囤猪抢猪风”
春节过后到端午节期间是每年猪肉消费的淡季,价格一般比较低迷。但今年春节以来,许多地方猪价一路走高。到端午节前后,许多地方生猪收购价同比增幅已超过50%。
综合新华社6月16日电 “精瘦肉每公斤36元,排骨每公斤44元。”与许多地方一样,近期南昌贤士湖农贸市场的猪肉价格已比前期上涨每公斤8元至12元,达到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5%,创下34个月来新高;其中,猪肉价格涨幅达到40.4%,对CPI的上涨“贡献”将近20%。
另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6月16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上涨0.8%、0.7%。多地信息采集员反映,端午节后,当地猪肉价格高位趋稳,但近日涨速有所加快。监测数据显示,与6月12日相比,6月16日,全国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均上涨2.0%。
淡季涨价:囤猪抢猪
“本地生猪收购价格已突破每公斤18元大关,有的达到19元,比去年同期上涨4元,接近2008年历史最高纪录。”江西绿丰生态农业园原种猪场总经理徐平平说,后市猪肉价格将在高位震荡,有望突破历史新高,2007年至2008年的疯狂肉价行情已卷土重来。
春节过后到端午节期间是每年猪肉消费的淡季,价格一般比较低迷。但今年春节以来,许多地方猪价一路走高。到端午节前后,许多地方生猪收购价同比增幅已超过50%。
肉价高涨使养殖户利润大增。在江西、四川,目前每头生猪净利润达500元至700元,高于正常行情下300元至400元的行业平均利润。江西上高县养殖大户黎景阳告诉说,当地一头200多斤的生猪出栏,可以净赚700元左右。他的种猪场今年产仔8000多头,目前出栏6000多头,其中种猪1000多头,今年已净赚几百万元。
在四川,肉价高涨诱发囤猪、抢猪现象。成都市梓潼养猪专业合作社目前生猪存栏5000头左右,业主杨真告诉新华社记者:“现在仔猪价格已经接近28元至30元每公斤,有的地方甚至突破了35元。到我的养殖场买仔猪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尽管我已经卖出1000多只仔猪,但连本地的需求都满足不了。”
杨真说:“前两天出栏肉猪价格还在每公斤16元多,6月4日就突破18元。许多散养户一看行情好,纷纷开始囤猪,推迟销售,这种现象现在很普遍。尤其是一些散养户由于没有其他综合成本支出,仅仅买回仔猪喂大后卖出,一头猪的利润甚至可以达到千元,远远比我们这些规模养殖场利润高,也吸引很多人跟风。”
跌涨急转:“散户心态”
不得不提的是,今年以来全国猪价上涨是在去年肉价大跌基础上出现的。短短一年时间,猪肉价格经历过山车般的跌涨急转。究其原因,除通胀、成本上升影响外,主要是2010年上半年猪价长期低迷、疫情和灾害影响,许多养殖户空栏弃养,导致现在生猪存栏量、出栏大幅下降。
成都市大邑县雪山农民猪业联合专业合作社生猪存栏常年维持在30万头左右,占到当地规模养殖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合作社理事长李培堂告诉新华社记者:“2011年至今,联合社总共出栏生猪不到7万头,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0%。现在出栏肥猪主要都是去年末的后备母猪投产的。”
据介绍,从仔猪到肥猪出栏需要至少4个月时间,母猪从产仔到仔猪出栏,至少需要8个月时间,今年以来各地补栏的生猪尚未能跟上供应,从而造成生猪供不应求,价格持续走高。
四川省畜牧食品部门在全省68个生猪生产重点县监测发现,4月末监测点肥猪、母猪和仔猪存栏量同比下降比例均超过了25%,环比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之势。如母猪存栏量从3月末的87.02万头,下降到4月末的81万多头。
2010年上半年猪价的长期低迷,在养殖行业中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李培堂告诉记者:“全县去年退出生猪行业的养殖户约占总数的20%,其中以散养户为主。”
疫情和灾害也是造成生猪供应下降的另一主因。黎景阳说:“2010年以来高热病等疫病造成大量生猪死亡。加上行情不好,许多养殖户不敢补养,有的甚至母猪、公猪全部死完,养殖户倾家荡产。而幸存下来的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产仔率、成活率也很低。此外,去冬今春南方的5场大雪,也造成了猪源减少。”
“一些在供求短缺价格高涨时出台的刺激政策,埋下了生产过剩价格暴跌的伏笔;而价格暴跌使养殖户再杀弃养,又导致新一轮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加剧了供求变化。”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专家李国祥说,2007年肉价上涨的时候,政府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与保险等政策刺激生猪养殖,还增加生猪储备,并坚持到现在。但随后几年的过山车式的涨跌频现,说明这些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问题。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生猪价格的涨跌周期不断缩短,高了低了的怪圈频现。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