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海口发展畜牧业:31个良种繁育场1326个养殖场

时间:2011-06-14
来源:海口晚报



  “今年来生猪市场持续看好,前天我们以17.8元/公斤与买方签订了一批合同,昨天一家公司来电说,他们十分看好我们的品牌,要以18.8元/公斤签个大单。”近日,海南省海口市某公司总经理刘俊起告诉记者,海口的畜牧业正从规模化向品牌化发展。

  说起海口畜牧业发展,海口市农业局副局长顾贫深有感触。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海口仅生猪就出岛了近100万头,占全省出岛总量近五分之一。海口成功实现了生猪从进岛-自给-出岛-出口的快速转身,生猪存栏、出栏位居全省第一。

  核心企业铸就产业龙头

  上世纪90年代,海口市委、市政府开始采取引进实力企业,以土地、政策、金融信贷支持等优惠扶持,形成畜牧产业龙头等策略。目前罗牛山已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成为海口畜牧业的名片,拥有良种繁育等十大配套体系,引进了丹麦长白等优良品种,还设有养殖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机构。

  由于没有标准化冷冻加工能力,海口畜牧业产品出口曾一度受制。海口市委、市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国家级龙头企业,成功将畜牧业良种繁育、生产、加工、销售完整拼装,形成完善产业链。

  目前,全市已拥有罗牛山、欣佳、环亿、美健、永兴等5家国家级和省级主要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大批如青龙山种猪场、师霖养殖场等农民龙头企业也蓬勃发展。

  从散养到标准化养殖小区

  “十一五”前,海口市农村畜牧以散养为主,养殖规模小,农民收入少。2006年,海口市率先以政府扶持50%建栏资金方式,创办全省第一批“农村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红旗镇本立村、芬保村2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农村标准化养殖小区应运而生,首批出栏创下了每头160元利润的佳绩。全市目前已有畜牧业合作社276个,农村新型养殖小区67个,年增出栏生猪26.4万头,文昌鸡145万只,黑山羊1.04万只。

  顾贫介绍,海口市农村养殖小区集中规模养殖,能更好地推广标准化技术,提升防疫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集约化科学养殖生猪4至5个月可出栏,出栏率高达150%至200%。

  红旗镇振平养猪专业合作社的李荣吉说,过去村民家庭散养年出栏不足10头,现在养殖小区带动,26户村民年户均出栏在140头左右,生猪养殖能力增加10倍以上,村民积极性很高。

  无疫区品牌助推产业发展

  2006年文昌鸡活鸡首次供港,2008年冰鲜鸡进港,2009年冰鲜生猪跨出国门飞向日本,2010年谭牛、牧榕熟食文昌鸡进驻海南省内外宾馆超市,2011年后5年内4000万只熟食谭牛文昌鸡又将集体飘洋过海奔向新加坡,今年罗牛山文昌鸡活鸡运至香港很快被抢购一空……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无疫区”品牌和畜禽的优良品质。

  据悉,海口市无疫区建设启动于2001年,省、市投入近7000万元扶持资金带动社会大量投入。在全省率先建立和完善市、镇、村(基地)三级防疫网以及口岸检查站、动物隔离场、无害化处理厂等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建立了兽医工作等六大体系。2009年末海南省通过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验收。作为全省主力,海口为海南、为中国这个金字招牌的打造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二五”大项目做强产业链

  据了解,目前海口市拥有大型良种繁育场区31个,规模养殖场1326个,禽类万羽以上212个,拥有4个文昌鸡、生猪出口注册备案基地。冰鲜文昌鸡加工厂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和香港食环署论证,实现文昌鸡活鸡和冰鲜鸡直接供港;罗牛山机械化养猪场、苍隆猪场及罗幸猪场先后在全省取得了出口备案资格。冰鲜肉已供应到广州、深圳等地大型知名超市;畜牧家族也从生猪、文昌鸡扩大到永东黑山羊等特色畜禽,产品由鲜活到冰鲜再到熟食。

  顾贫介绍,海口市计划3年内再建30个大型生态养殖小区,建设50个“海南和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构建产业带,打造优质肉牛品牌,同时建设畜禽产品等年加工能力3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2至3家。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