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天气

6月3日部分地区天气分析预测汇总

时间:2011-06-03
来源:本网采编



  降雨将缓南方旱情 人工增雨蓄势待发

  今起(3日),久旱少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迎来今年最大降雨过程,旱区普遍会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目前沿江诸省市人影部门已做好准备,将选择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尽最大可能缓解遭遇的罕见旱情。

  6月1日,洪湖补给船返航时艰难掉头。连日的干旱让水面消失20多万亩,当地村庄给住在湖中的10多名留守渔民送补给十分艰难。新华社杜华举摄

  量级: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今年1月至5月,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五省持续少雨,平均降水量26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1.1%,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据中国气象局公众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段丽介绍,此次干旱具有降雨严重偏少、持续时间长、干旱区集中、入汛前受旱等特点,致使部分江河湖库水位下降甚至枯竭,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不过,干渴已久的长江流域今起将迎来喜雨。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月3日至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将有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总降水量有20-50毫米,其中江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60-90毫米,局部地区有100-130毫米,部分地区将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11年6月3日至7日全国降水量预报图

  强降雨主要出现在4至6日,湖南、湖北中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江西大部、浙江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有可能局地还会出现大暴雨,比如像江西东北部和湖南东北部等。”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表示。

  专家认为,这次降雨天气有利于改善土壤墒情及旱地作物生长发育,也有利于缓和早稻分蘖孕穗、一季稻移栽用水不足的状况,但难以明显增加江河湖塘及水库蓄水。

  原因:大气环流形势调整

  据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介绍,目前南方水汽条件已出现明显改善。“从孟加拉湾和南海过来的两个水汽输送通道都开始畅通,使我国南方高空出现带有丰富水汽的西南暖湿气流。”

  专家分析,之前由于影响我国降雨的主要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导致从太平洋输送过来的水汽条件很差,而自台风“桑达”转向远离后,副热带高压开始明显加强西伸,使得水汽输送条件得到很好改善;另一方面,从印度洋而来的西南暖湿气流也在加强,使得前期南方水汽条件差的情况得到很大改善。与此同时,北方有冷空气扩散南下,冷暖空气交汇的地方正好位于长江流域附近,从而给这里带来明显降雨过程。

  李小泉表示,这次降雨过程的雨量将与过去一两个月降下的总雨量相当。据统计,今年4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单月雨量为50-100毫米,比常年同期(150-200毫米)偏少5至8成。

  服务:人工增雨准备到位

  对近期降雨条件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展的关注,已成为气象部门的头等大事。针对这次降雨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与旱区各省气象台已连续数日进行天气监视会商,强化干旱预测预警和抗旱气象服务。

  5月21日,湖北咸宁市气象部门打响了今年人工增雨的第一炮。当月该市实施人工增雨40余次。

  各地人工增雨作业也适时展开。随着旱情的持续,包括江西、湖北、湖南等在内的多个省份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致使江西唯一一家增雨弹生产企业江西钢丝厂出现产品脱销。据该厂销售部工作人员介绍,今年4月份以后因旱情发展,增雨弹销量激增,“比如湖北地区,往年全年平均购买200枚,但今年1月到5月,湖北就已经购买了1200枚增雨弹。”截至5月31日,该厂已销售出17000枚增雨弹,创下了销售纪录,而往年年均销售量只有5000枚。

  湖北省今年的人影作业规模同样创下历史记录。据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唐仁茂介绍,今年湖北的用弹量激增,其中5月10日和5月21日单天的火箭弹用弹量就多于去年一年增雨作业的用弹量。

  唐仁茂表示目前湖北人影部门的弹药库存还比较充实,有江西和陕西两个进货渠道。“我们已经有1架飞机、100多架火箭、90门高炮和617名作业人员在200多个作业点待命,用弹量将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加。”

  除了湖北,湖南也将采用飞机进行增雨作业,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已批复该省用机计划,各类机载催化剂和弹药已准备到位,将视旱情需要在全省范围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提示:防范旱涝急转发生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月9日至10日,长江中下游地区还将有一次降雨天气过程。李小泉提醒,旱区要把握好盼望已久的降雨过程,尽力做好库塘、湖泊蓄水及农田蓄水保水工作,及时移栽一季稻。

  同时他还表示,长江流域的天气形势可能发生转折。按常年情况,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月10日前后将进入梅雨季节。这次天气过程过后,如果连续出现较强降雨,“几天之内一些地区就有可能从抗旱转为防涝,要注意防范旱涝急转的局面出现,防范局地山洪、地质灾害及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危害。”


  长江流域湖泊遭遇生死劫 生物链遭沉重打击


湖北省监利县王垸村,死亡的河蚌躺在洪湖的滩涂之上。

  老余是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的普通庄稼人。因为干旱,家中数亩中稻秧苗到现在也没插下去。

  上世纪70年代,老余家现在的农田还是烟波浩渺的洪湖。当时的一道命令,逼洪湖让出了20万亩良田。很快,粮食高产带来的喜悦,掩盖了人们对湖泊缩小的担忧。

  人类挺进,湖泊消退;村庄扩张,水系萎缩———洪湖边一位78岁老人不无恐慌地感叹“居然看见了洪湖水干”时,我们无法否认,进与退之间,谁赢得了这场博弈,远没有答案。

  对于罕见的大旱,专家和普通百姓在接受采访时异口同声说,“老天爷的因素是首位的”,但也不否认人类的活动也在深刻影响“老天爷”。

  围湖造田江汉平原四湖只剩俩

  一曲洪湖水,天下扬美名。“以前那可真是浪打浪。”洪湖老渔民李功旭感叹,其实波浪滚翻的美景,早已消失多年。

  江汉平原曾被称为四湖流域,从上游到下游有长湖、白露湖、三湖和洪湖四大湖,还有上百个小湖。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曾晓东介绍,以这四个湖泊为主的水系,承担着长江中游地区涵养水分的作用。在水系缺水时,它们承担着释放水源的作用,可直接缓解旱情。每年夏季,湖水蒸发加剧,但4个湖互为作用,产生很多链式效应。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情况发生变化。当地政府立下“插到湖心、收到湖底”的誓言,围湖造田不仅为了生存,更是一种政治任务。没几年,“四大湖”中的三湖、白露湖消失,成为稻田。之后,江汉平原的一众小湖泊也先后消失。

  洪湖造田面积近20万亩,但它承担的调蓄重担却并没有减轻。

  “就像家里有个老父亲,原来4个兄弟一起赡养,现在只剩两个了,压力剧增。”曾晓东说,4个湖泊的调蓄功能由其他两个来承担,但“任务”却没有减轻,问题层出不穷。他不无遗憾地说,如果这些“消失的湖”今年还在,旱情肯定会有所缓解。

  目前洪湖的现状,“要它装水的时候它装不了水,要它泄洪时又力有不逮。”监利县“三防”办公室的雷运学说。

  实际上,今年的干旱已是洪湖地区短期内出现的第二次极端天气现象:

  去年夏天,洪湖周边下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暴雨”。当地气象部门数据显示,连续降水量平均566毫米,超历史同期最大值,导致当地出现大面积洪涝灾害,连洪湖市街头的水都有1米多深,城乡百姓和洪湖渔民损失惨重。

  人为拦水小水电站让桃花汛没了

  这次旱情还发生了史上首次出现的现象,让长江中下游不少从事水文工作的专家吃了一惊——桃花汛没了!

  桃花汛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自然规律:每年4月底桃花盛开时,长江出现一个丰水过程,沿江湖泊借机开闸补水,对植被和鱼类补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洪湖市水利局总工程师程刚表示,降雨量少是桃花汛消失的重要原因,但另一“推手”则是长江支流汇流能力差,一些地方快速发展的小水电站,如拦路虎般,不仅妨碍了抗旱,也阻滞了本可成为救命水的桃花汛。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江西、湖北、湖南,许多长江支流均建有电站,对上游来水进行人为干预控制。干旱季节中下游地区大量用水时,也正是用电高峰期,抗旱让位于发电的现象屡见不鲜。

  人为的拦截,水资源被层层截留。

  雷运学告诉记者,2000年监利同样遭遇大旱,但当时长江可以提水,也不用看“上游的脸色”是否泄流放水。“如果这次长江有水可提,旱情会轻得多。”雷运学说。

  程刚说,这个自然规律被打破,是过去从未出现过的。但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桃花汛有可能成为一种记忆。果真如此,包括洪湖在内的许多水系防旱防汛设施、调度方案都需要重新制定,或许会改写长江中下游的水利状况。

  其实,不光是洪湖,长江中下游数个大型淡水湖,近期水位均告异常。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近年来面积同样逐年缩减。旱情笼罩下,它的颓势越发明显:大片洲滩裸露干枯,置身其中,如同走进大草原。当地渔民李进说,看到现在洞庭湖的样子,不少女人吓得嚎啕大哭。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面大规模枯萎,仅为2010年同期的1/10,也几成草原;

  洪泽湖水位下降至死水位,淮河江苏段水位降至同期历史上记载水位的最低值……

  今年夏天,这些长江流域重要的湖泊,集体遭遇生死浩劫。

  填塘抗洪为今年大旱埋下伏笔?

  不仅仅是洪湖,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都面临着生物链恶化的情况。

  人类的影响,并没有止步于湖泊,长江沿线水系调蓄能力其实一直在走下坡路。

  监利县水利局局长吴爱清说,洪湖边的人从来只知防洪、不知抗旱——这似乎已成了一种指导思想,而恰恰是“一切围着防洪来”,也为今年的大旱埋下了伏笔。

  1998年的特大洪灾,仍是荆州人挥之不去的噩梦。吴爱清介绍,1998年后,为了减少管涌等险情保护长江大堤,应对以后的洪涝,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将长江沿江的小塘、小坑一个个“搞平”。

  吴爱清说,这些自然形成小塘、小坑每一个调蓄能力都不大,但加起来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它们被人为破坏后,在洪涝灾年防汛效果显著。但谁也没料到,旱灾却不期而至。

  监利县赵家月塘周边的村民,今年夏天只能眼巴巴等着天上降雨。曾经的“塘”,很多年轻人连位置都找不到。村民回忆,正是在1998年后,这口可解决3个小组灌溉的水塘被填平。从那以后,附近的农民失去了千百年来的水源,只能从内湖提水。

  这种情况多得数不过来。吴爱清举例,监利尺八镇下辖两村交界处的何埠塘子,可解决两个村3000多人的灌溉与用水,但在1998年后的“建设”中同样被填平。

  “填平这些塘、坑初衷肯定是好的,但造成的影响到底如何,现在看来真不好说。”吴爱清说。

  有意思的是,当年填平这些水塘时,相关部门租用停泊在长江江面中心的大型挖砂船,从长江抽砂填塘。没想到,10多年后,当初填塘的工具再次派上用场。不过,这次需要滤掉的是河砂,宝贵的长江被抽上来,通过当年运砂的管道,送到田地进行灌溉。

  吴爱清心里清楚,再过一段时间,如果仍无有效降水,上游三峡也将无水再放,到时将无水可抽。

  生态受损洪湖或需10年才能恢复

  当洪湖边百姓抱怨被大自然害惨时,他们没意识到,同样被“害惨”的其实还有大自然本身。

  以洪湖为例,2005年整治后,被视为重要生态指标之一的荷花,从零星分布一跃到连片生长,面积达到8万-10万亩,并由此获得世界湖泊保护实践奖。但去年一场水灾,荷花淹死了,今年旱灾后原来生长荷花的地方变成滩涂,“刚刚开始好转的环境,连续遭遇灭顶之灾。”洪湖管理局曾晓东说。

  5月9日,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调查报告显示,旱灾导致洪湖洲滩增加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约占整个洪湖湿地保护区面积的1/4。此外,大量水生植物死亡,生态系统受损严重。

  如果说湿地是地球的肾脏,那湖岸线则是“肾脏的肾脏”,曾晓东说,大部分的水生植物、鱼类和鸟类都集中在湖岸线一代,湖边湿地是它们繁衍生息的天堂。但旱情持续,湖水见底后,很多水生生物都会死亡,直接严重破坏了生态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

  “按照国际经验,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通过灌水抢救小范围的水生生物,让它们作为种子,在水位恢复后进行繁殖,但是对于一个这么大的湖泊来说,作用不大。”曾晓东说,根据多年湿地保护的经验,这次春旱导致的洪湖湿地生态破坏是空前的,至少需要10年才能恢复。

  而一江之隔的洞庭湖,今后的情况也许更糟。

  时下,正是洞庭湖芦苇生长的最佳时期,往年到这个时候,芦苇长得有一个成人高,但目前洞庭湖大面积洲滩裸露在外,芦苇没有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生长情况岌岌可危。连锁反应由此出现:芦苇变旱田,鱼虾蟹难以存活,渔业经济受损在所难免,迁徙洞庭湖的越冬候鸟同样成为“受害者”。

  专家预测,如果6月汛期来临较慢,将会给洞庭湖区的田鼠提供充足的由洲滩向内垸迁移的时间,那么6月底到7月极有可能爆发致命的鼠害。

  人的一举一动,深刻影响着大自然,也为自己埋下祸根。程刚说:“很多自然现象,尽管目前无法证明是人为所致,但也许有一天大自然就会更严厉地报复,让人类刻骨铭心。”


  罕见旱情致湖南洞庭湖渔业受损严重

  今年的春夏连旱,湖南洞庭湖区遭受了194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严重影响了当前渔业生产。

  洞庭湖低水位使得东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大、小西湖共2.2万亩湿地干涸,苔草生长期延长。由于5月1日前后是鱼类产卵期,低水位对鱼类产卵繁衍影响很大。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韩沁哲介绍说,通过气象遥感卫星监测,5月17日洞庭湖水体面积仅为382平方公里,在三峡水库放水和湖区降水的共同作用下,洞庭湖水体面积在5月27日增加到577平方公里,与历年同期平均面积比较偏小6成,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影响。

  据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统计,目前湖南受旱水域面积达300万亩,干涸的池塘40万亩,无法生产的苗种场120个,损失鱼苗100亿尾,预计成鱼损失30万余吨,渔业经济损失达到25亿元。

  “干旱严重制约苗种生产。预计全年苗种生产约250亿尾,比去年减少100亿尾。一些渔业大县的孵苗率不到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渔业处处长曾南华说。


  06月03日: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

  一 重要天气

  1.长江中下游气象干旱区将有明显降水

  6月3~5日,湖北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大部、苏皖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上述地区的旱情将得到不同程度的缓和。

  另外,3~5日,西南地区多降水天气,主要以小到中雨或阵雨天气为主,贵州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

  二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6月3日08时至4日08时,青藏高原东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大部、西南地区大部、湖北大部、安徽南部、江南、华南北部和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其中,贵州东部、湖南北部、广西东北部、黑龙江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新疆、内蒙古中东部、东北等地有4~6级风。黄海北部海域将有5~7级西南风;黄海中部和南部海域将有5~6级、阵风7级的西南风。

 

 

 

  6月4日08时至5日08时,新疆西部、青藏高原东部、东北东北部、西南地区大部以及淮河以南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其中,贵州东部和南部、湖北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苏皖南部、浙江北部、广西北部等地有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东海、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将有5~7级偏南风。

 

 

  6月5日08时至6日08时,新疆天山地区、青藏高原东部、黑龙江北部、华北北部、西南地区大部以及淮河以南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其中,贵州东部、湖南中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北部、苏皖南部、福建西北部、广西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新疆有4~6级风。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将有5~7级西南风。


  06月02日:全国主要公路气象预报

  6月2日20时至6月3日20时,青藏高原东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大部、西南地区大部、湖北南部、安徽南部、江南、华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吉林东南部局部地区有大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另外,新疆南疆盆地及甘肃北部等部分地区有沙尘。

  受大到暴雨影响的主要路段有:

  珲乌高速(G12)吉林吉林境内路段

  201国道吉林露水河—抚松段

  302国道吉林黄松甸—蛟河—吉林段

  受沙尘影响的主要路段有:

  吐和高速(G3012,G3013)新疆库尔勒境内路段

  215国道甘肃西湖—敦煌—阿克塞—民主段

  218国道新疆库尔勒—尉犁—33团场段、新疆阿拉干—罗布庄—若羌段

  314国道新疆库尔勒—野云沟—轮台段

  315国道新疆苏吾其—若羌—瓦石峡段

  受雷暴影响的主要路段有:

  京昆高速(G5)四川冕宁—西昌—德昌段

  鹤哈高速(G1111)黑龙江绥化境内路段

  丹阜高速(G1113)沈阳—辽宁新民段

  沈海高速(G15)沈阳—辽宁辽阳段

  新鲁高速(G2511)辽宁新民—彰武段

  沈吉高速(G1212)沈阳境内路段

  101国道辽宁阜新—沈阳段

  102国道辽宁新民—沈阳—铁岭段

  111国道内蒙古余粮堡—通辽—好腰段

  201国道吉林江源—白山—通化段

  202国道吉林梅河口境内路段、沈阳—辽宁辽阳段

  203国道辽宁康平—法库—沈阳段

  214国道青海珍秦—玉树—囊谦段

  303国道吉林集安—通化—梅河口段、吉林双辽—内蒙古通辽—开鲁段

  304国道沈阳—内蒙古通辽—霍林郭勒段

  317国道西藏巴达—巴青—索县段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