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玉米再现涨势 深加工扮演“领头羊”角色

时间:2011-05-16
来源:中华粮网



  上周(5月9日—5月13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继续稳中小幅上涨。贸易商挺价意愿不减,东北产区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山东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继续走高,带动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价格走强;受产区价格推动,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小幅走高。

  据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5月13日,全国产区玉米磅秤收购均价为2088.55元/吨,周比上涨9.04元/吨;全国产区玉米磅秤出库均价为2101.84元/吨,周比上涨1.84元/吨。

  有关市场分析师认为,现阶段市场余粮有限,市场买卖方态度截然相反。用粮企业急于收购,热情极高,但农户和贸易商却囤粮不卖,坐等价涨。近期玉米价格再现涨势,深加工企业继续扮演着价格领头羊的角色。

  玉米现货价格再现涨势

  受市场余粮水平不断下滑、粮源紧俏的制约,国内玉米价格在经历了短暂的平静后又显上涨态势。

  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稳中有涨。近期东北地区农户忙于播种,售粮数量比上月同期减少。当前黑龙江牡丹江地区水分在14%的玉米出库价格为2000元/吨,价格相对暂稳。吉林省内14%水分中等玉米,主流收购价为2070-2080元/吨;深加工企业长春大成挂牌收购价为2100元/吨,上涨10元/吨。

  关内地区玉米价格持续走高。进入五月份后,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目前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的中等玉米到厂价普遍涨至2300元/吨以上,河南、河北贸易商出库价也涨至2100—2200元/吨之间。这波华北黄淮玉米价格快速上涨的根本原因仍然是深加工企业为了保证粮源再度提价采购。

  港口玉米价格小幅走高。目前北方鲅鱼圈港口主流收购2190-2195元/吨,平仓2220-2240元/吨之间,周比上涨30-40元/吨。南方深圳港口出货以执行前期合同为主,贸易商看好后市,惜售待价心理强烈。由于市场粮源紧俏,饲料加工、深加工企业等补库需求上升,预计短期内港口玉米价格仍然看涨。

  大连玉米期价震荡收涨

  上周一,大连玉米早盘大幅高开,但随后迅速回落,随后几个交易日震荡整理,整周收涨。本周C1201合约开盘价2433元/吨,最高价2439元/吨,最低价2356元/吨,周末收于2388元/吨,周比上涨37元/吨,涨幅1.57%。总成交量增加至1101982手,持仓量下滑至356796手。

  从周K线图上看,C1201合约收阴线,收盘价为主5周均线与10周均线之间。日线图上,周一收长阴线,随后四个交易日期价在2365-2400元/吨之间震荡整理,整体期价重心有所上移,周五收盘价上升至5日、10日均线上方,MACD指标逐日缩短,前期跌势减缓。目前国内市场预计国内饲料需求将逐步增长,对现货市场意义积极,近期玉米现货价格持续走高,对连玉米有利好支撑。但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压力下,短期内连玉米大幅上攻可能性仍不大,估计近期连玉米C1201合约将在2400一线附近区间震荡。

  临储玉米竞拍成交回落

  5月10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拍卖共计销售约59.58万吨,实际成交7.22万吨,周比减少3.26万吨;成交率12.13%周比下降5.44个百分点;成交均价1851元/吨,周比下跌47元/吨。

  其中东北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玉米计划销售18102吨,实际成交6348吨,周比增加1726吨;成交率35.07%,上升14.74个百分点;成交均价1608元/吨,下跌46元/吨。关内移库玉米(含中央储备)计划销售577774吨,实际成交6584吨,周比减少34003吨;成交率11.40%,下降6.05个百分点;成交均价1877元/吨,下跌32元/吨。

  本周玉米竞拍成交回落,一方面可能是受前期国家密集出台玉米相关调控政策的影响,国家通过向市场投放临储芽麦增加玉米替代品的供应,缓解玉米市场供应压力,可能导致本周玉米竞拍成交有所回落,另一方面可能是加工企业前阶段大量参与竞拍,规定的限额试用完毕,本周调整了采购计划。

  预计短期玉米价格保持涨势

  市场调查显示,目前主产区余粮水平有限,东北地区基本在2成左右,华北黄淮基本见底。农民及有一定存货的贸易商,看涨后市价格,持粮不卖,造成市场流通粮源十分有限。

  国家在4月中下旬先后出台了暂停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限制粮食转化乙醇、食用植物油料转化生物燃料项目等深加工调控政策,对市场也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从目前来看工业消费玉米需求基本仍维持前期水平。

  自2月中旬以来,国内畜禽补栏数量呈现持续增加态势,5月份畜禽存栏量有望达到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同时随着水温升高,水产养殖量也逐步恢复,估计5月份饲用玉米消费数量将会继续增加。

  不过通常在夏粮上市前,华北黄淮地区贸易商和收储企业有腾仓并库的习惯,预计今年情况也不例外。在未来2—3周时间内,黄淮地区小麦将会陆续收获,在此之前预计贸易商和收储企业销售玉米积极性维持较高水平,这将有利于市场价格高位趋稳。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