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2011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时间:2011-02-24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据全国农技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1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中等程度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0.3亿亩次,同比增加5%。其中,虫害发生7.5亿亩次,同比增加4.5%;病害发生2.8亿亩次,同比增加8.5%。玉米螟在东北大部地区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玉米地下害虫、蚜虫、叶螨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玉米大斑病、小斑病有普遍流行的潜在威胁,双斑萤叶甲和玉米粗缩病在部分地区呈加重为害趋势。

  一、发生趋势

  (一)玉米虫害

  玉米螟发生3.4亿亩次。其中,一代玉米螟在东北偏重至大发生,华北北部中等发生,全国发生1.5亿亩;二代玉米螟在东北南部偏重发生,西南南部中等发生,全国发生1.1亿亩;三代玉米螟在黄淮海夏玉米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0.8亿亩。地下害虫在东北大部偏重发生,华北南部、西北东部、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全国发生9000万亩。蚜虫在华北北部偏重发生,全国发生6500万亩。棉铃虫在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北大部中等发生,全国发生5000万亩。粘虫在东北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全国发生4500万亩。蓟马在黄淮海夏玉米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全国发生3500万亩。叶螨在华北北部偏重发生,西北中等发生,全国发生3000万亩。双斑萤叶甲在西北、华北等地区继续呈加重发生趋势,全国发生2000万亩。

  (二)玉米病害

  大斑病在北方春玉米区和西南大部中等发生,黑龙江等地偏重发生,小斑病在黄淮海地区中等发生,两病全国发生9500万亩。丝黑穗病在东北大部中等发生,全国发生3000万亩。褐斑病在黄淮大部中等发生,全国发生2800万亩。纹枯病在西南地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2000万亩。粗缩病在黄淮中南部中等至偏重发生,全国发生1700万亩。近几年发生的矮化病(初步鉴定由线虫引起)在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中等程度发生。


  二、预测依据

  (一)东北主产区病虫基数较高

  据各地冬前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与常年相比,吉林、黑龙江、江苏分别偏高53.6%、37.3%和45.2%,云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山东偏高8.9%-27.1%,安徽偏高1.8%;宁夏偏低60.3%,华北、西北和其他西南10个省份偏低12.1%-36.4%。此外,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等病害在全国大部地区连年发生,田间菌源充足。

  (二)种植制度对病虫害发生有利

  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各地主栽品种抗病虫性普遍较差,品种布局单一,有利于病虫发生为害。东北春玉米多年大面积连作,黄淮海主产区实行小麦-玉米两熟制、玉米-棉花套作和春、夏玉米混作,各地普遍采取密植、免耕、秸秆还田、高肥水管理和机械跨区作业等措施,均有利于玉米病虫源积累、传播扩散和辗转为害,加重病虫发生。

  (三)气象条件对病虫害发生较为有利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1年春季,东北东部和南部、华北东部、黄淮东部、西南中西部、新疆北部降水较常年偏多,气温较常年偏高,有利于该地区玉米螟的化蛹和羽化。夏季,主要多雨区位于华南至江南南部、长江中下游至黄河下游地区,有利于该地区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的发生为害;黄河流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对玉米螟发生不利,但有利于蚜虫、棉铃虫、叶螨、双斑萤叶甲等喜旱害虫的发生。

  (四)近年玉米重大病虫在部分地区处于重发态势

  玉米螟、地下害虫和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在东北大部地区持续重发;粘虫、蚜虫、棉铃虫、叶螨、双斑萤叶甲等害虫,遇有适宜的玉米生育期和气候条件,局部暴发为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玉米粗缩病近年在黄淮地区加重发生态势明显。在玉米种植制度、品种布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如气候条件无明显不利影响,部分地区玉米重大病虫重发态势仍将延续。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