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1月20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1-01-20
来源:本网采编



  

1月20日生猪市场早评

  今日早评:昨日湖南各地生猪出栏价震荡调整;据本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昨日湖南各地生猪平均出栏价格为13.77元/公斤,比前一日(13.81)下跌0.04元/公斤。其中长沙、株洲、湘潭、邵阳等地生猪出栏价为13.70-13.80元/公斤,衡阳、益阳、娄底圣地生猪出栏价为13.55-13.65元/公斤左右,岳阳、郴州、永州、常德等地生猪出栏价为14.00-14.10元/公斤,其他地区生猪价格请见下表。1月19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3.76元/千克。

 

地区

价格(元/公斤)

品种:外三元

1.19       

1.18

备注:本表出栏价为批量外调价,体重在220斤左右

东北

黑龙江:哈尔滨(出栏价)

辽宁:沈阳(出栏价)

吉林:长春(出栏价)

12.55

13.10

12.80

12.60

13.20

12.90

节前这段时间集中出猪较多。但基本还是稳定。

华北

河北:石家庄(出栏价)

      唐山市(出栏价)

      沧州市(出栏价)

北京:(屠宰价)

     (出栏价)

14.00

13.90

13.90

14.30

14.00

14.00

13.80

14.00

14.30

13.90

河北价格稳定

华东

浙江:宁波(交易价)

绍兴(屠宰价)

金华(出栏价)

杭州(出栏价)

江苏:南京(出栏价)

南通(交易价)

上海:(交易价)

14.50

14.30

14.40

14.20

14.20

14.40

14.40

14.50

14.40

14.30

14.20

14.00

14.20

14.40

江浙价格有涨有跌,绍兴等地养殖户反映口蹄疫较多,加上集中出栏,收猪价下跌5分。其他地区客源增多,因此价格也有上涨。

华中

河南:郑州(出栏价)

      焦作(出栏价)

      南阳(出栏价)

      新乡(出栏价)

      漯河(出栏价)

湖北:武汉(出栏价)

      双汇(屠宰价)

湖南:长沙(出栏价)

13.90

13.80

13.90

13.90

13.90

13.90

14.50

13.80

14.00

13.80

13.90

13.90

13.90

13.70

14.30

13.80

郑州价格稳中小幅下跌,大猪存栏不多

 

 

湖北这几天猪肉销售恢复,猪源增加,品质良好,所以屠宰量增加,收购价上涨。40%从河南拉猪,20%从湖南拉猪,40%本地收猪。

西南

四川:成都(出栏价)

14.70

14.70

 

华南

     

广东:广州(天河交易价)

        (嘉禾交易价)

      温氏(出栏价)

深圳(屠宰价)

惠州(出栏价)

佛山(出栏价)

肇庆(出栏价)

广西:(出栏价)

14.40

14.70

14.20

14.70

14.50

14.30

14.20

14.40

14.40

14.70

14.20

14.70

14.50

14.30

14.10

14.40

价格稳定,湖南和福建的猪多,本地

 
  饲料原料方面:

 

  玉米方面:全国玉米均价达到1998元,具体报价如下,哈尔滨每吨玉米1860元,松原市每吨玉米1840元,大连港每吨玉米2060元,秦皇岛每吨玉米1990元,石家庄每吨玉米1860元,上海港每吨玉米2060元,潍坊市每吨玉米2100元,郑州

  市每吨玉米1980元,南宁市每吨玉米2000元,成都市每吨玉米2300元,西安市每吨玉米2000元。

  豆粕方面:华北地区价格在3450-3500元/吨,山东地区油厂豆粕现货价格成交价格在3400-3450元/吨,江苏地区价格在3500-3550元/吨,大连地区价格在33

  80元/吨左右。当前国储大豆库存和港口大豆库存合计近1300万,国内豆类基本面存在库存压力偏大,春节临近,养殖业将逐步进入淡季,短期豆粕价格进一步走高面临考验。

  短期内湖南生猪价格会整体震荡调整,后市依然有待观察。望广大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及时调整存栏结构,关注疫病发展形势和行情变化,适时出栏。

  盘面分析:昨一交易日,交易所各商品合约整体涨跌互现,其中良杂活大猪合约涨多跌少。良杂活大猪近月合约LH1101继续呈现反弹走势,昨日冲击20日均线,收盘上涨70元/吨,涨幅0.51%。良杂活大猪主力合约LH1104早盘高开20元/吨,早盘小幅冲高,之后持续下行,收盘微跌10元/吨,以13720元/吨报收。而良杂活大猪远月合约LH1107在连续5天收出阴线之后终于收出一根久违的阳线,但盘中再次下探13000元/吨的整数关口,临近收盘突然拉起,最终上涨30元/吨,涨幅0.23%。

  而其余各商品合约具体收市情况如下:冻干精膘主力合约FF1105弱势不改,收盘下跌1元/100公斤,跌幅仅0.13%。各交易商应严格控制好仓位,谨慎操作!

 


 1月20日全国部分地区生猪及仔猪价格

份(地区)

县市

外三元.生猪(元/kg

趋势

外三元.仔猪(元/kg.20kg体重)

趋势

北京

大兴

13.9

22

顺义

14.0

21

河北

满城

13.8

16

沧县

13.7

16

天津

宁河

14.2

18

静海

14.1

19

山西

稷山

13.7

18

代县

13.6

18

内蒙古

红山区

13.1

18

辽宁

海城

13.2

18

黑山

13.1

15

吉林

榆树

13.3

19

公主岭

13.2

19

黑龙江

宁安

12.9

16

肇东

12.8

16

上海

金山

13.0

18

奉贤

13.2

18

江苏

东台

13.2

12

海门

13.1

13

浙江

临安

13.8

18

南湖

13.6

18

安徽

太湖

14.2

13

灵璧

14.0

13

福建

龙海

13.4

21

延平

13.3

20

江西

永丰

14.0

22

高安

14.1

20

山东

沂水

13.6

13

青州

13.4

12

河南

尉氏

14.1

15

新郑

14.0

16

湖北

黄梅

14.6

17

襄阳

14.4

16

湖南

浏阳

14.3

19

鼎城

14.1

20

广东

清远

13.8

20

博罗

13.9

21

广西

钟山

14.0

20

陆川

14.1

20

重庆

合川

13.6

16

四川

邛崃

14.6

15

五通桥

14.5

16


透过2010畜牧新闻 剖析业内门道

  NO.1 口蹄疫

  新闻回放:

  1月7日,韩国京畿道抱川市一家奶牛农场发生口蹄疫。韩国上次出现口蹄疫是2002年,当时韩国扑杀16万头猪。

  1月8日,北京市大兴区的一家农场发生A型口蹄疫,全部扑杀。

  1月18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康其乡一养殖户的牛发生口蹄疫,全部扑杀。

  2月12日,由台湾本岛运入澎湖屠宰场的6头猪出现口蹄疫症状。

  2月22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黄金围地区发生猪O型口蹄疫,感染猪只8382头,全部扑杀。

  3月4日,深圳市龙岗区发生猪O型口蹄疫情,感染猪只1108头,全部扑杀。

  3月14日,甘肃省榆中县和平镇发生猪O型口蹄疫,全部扑杀。

  3月25日,新疆哈密地区星星峡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截获来自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的牛发生1起O型口蹄疫疫情。

  3月28日,江西省赣州市发生猪O型口蹄疫,感染猪只3479头,全部扑杀。

  4月7日,甘肃省发生猪O型口蹄疫,感染猪只831头,全部扑杀。

  4月10日,韩国江华郡一奶牛场9头奶牛被确认感染口蹄疫病毒。

  4月13日,贵州省施秉县白垛乡发生猪O型口蹄疫,全部扑杀。

  4月17日,甘肃省天水市发生猪O型口蹄疫,感染猪只403头,全部扑杀。

  4月20日,日本宫崎县一奶牛场的3头牛感染口蹄疫病毒,这是日本自 2000年以来,首次发生疫情。

  4月20日,新疆喀什发生猪O型口蹄疫,感染猪只771头,全部扑杀。

  4月22日,韩国忠清北道忠州市的农场发现口蹄疫疫情。

  4月23日,宁夏中卫市发生猪O型口蹄疫,感染猪只778头,全部扑杀。

  5月17日,西藏日喀则发生猪O型口蹄疫,感染猪只701头,全部扑杀。

  6月17日,哈萨克斯坦国一家农场的牛群中发现口蹄疫。

  6月19日,阿克苏市西郊生猪养殖区农户饲养的24头猪出现O型口蹄疫。

  6月22日,青海门源县浩门镇泉湾路一养殖场的17头猪发生O型口蹄疫。

  6月24日,宫崎县疑似感染口蹄疫的19.9万头猪牛的宰杀、掩埋工作结束。

  7月19日,俄罗斯兽医局报告112头牛已确诊感染病毒,另有2256头疑似感染病例;家猪方面,有4头确诊已感染,50头疑似感染病例。此次疫情发生于距离中国边境仅12公里处。

  7月27日,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东乐乡城东村的28头猪发生O型口蹄疫。

  8月19日 台湾兽医机构报告了猪群中发生的一例口蹄疫。

  8月31日,新疆库车县和青海祁连县各发生1起O型口蹄疫疫情。

  9月6日,俄罗斯兽医机构报告称与中国和蒙古接壤的Zabaykalskiy边疆地区名叫Makarovo的村庄暴发了FMD。

  10月9日,西藏昌都地区丁青县发生1起牛O型口蹄疫疫情,全部扑杀。

  10月11日,柬埔寨北部暹粒省暴发的口蹄疫造成大约100头牛死亡。

  10月24日,越南老街省丰海镇和老街市已发现198头猪感染口蹄疫。

  11月9日,蒙古国东方和苏赫巴托两省共有24350头牲畜感染口蹄疫发病被宰杀处理。目前上述两省的520万头牲畜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接种疫苗。

  11月29日,韩国庆北安东发生口蹄疫之后,宰杀和掩埋2万头牲畜。

  12月7日,韩国一家养牛场出现新的口蹄疫疫情。

  注*:其中红色字体为猪发生的口蹄疫情。

  综合点评:

  流行常年化,损失严重化

  口蹄疫在虎年中,搅得整个中亚地区猪牛不宁,被宰杀掩埋的数以百万计。

  新年伊始,清净八年之后,口蹄疫在韩国卷土重来,事态严重到政府启动最高级别的危机管理体制;接着是中国广州通报出现猪的O型口蹄疫,对此梁皓仪先生认为从信息公开以及规范化处理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后就是日本在10年之后,再次爆发口蹄疫,差点让和牛绝种;然后是蒙古国的口蹄疫蔓延,不得不向国际社会求救;最后,一年要到头的时候,韩国再度爆发口蹄疫,现在也没能消停。

  其实,口蹄疫属于不是新闻的新闻,具体情况畜牧人都知道。之所以罗列了几乎一年来所有的口蹄疫病例,是因为这反映出了一些可能对畜牧人有用的信息。

  今年发生的口蹄疫病例,从时间轴看,这些数据应该表明口蹄疫无论对牛还是对猪,冬春多发,但从流行上已经全年化;从空间轴看,周边国家的流行态势极其严峻,倾巢之下,难有完卵,中国口蹄疫防控的压力逐年上升。

  希望大家保持该有的警惕,搞好生物安全,做好疫苗。魔鬼都藏在细节中,只有想得细,做得细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并且对这个病也只能未雨绸缪。

  NO.2 兽药GSP

  新闻回放:

  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3号)发布,通告《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兽药GSP)已于2010年1月4日经农业部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2月11日,农业部兽医局局长李金祥强调兽药GSP的核心是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兽药经营企业的行为,对兽药经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防止质量事故发生,保证向用户提供合格的兽药。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3月11日,农业部兽医局在云南昆明组织召开全国兽药监管暨兽药经营规范年行动启动会议。

  综合点评:

  明年,将是经销商拖不过去的一年

  从记者综合了解到的情况看,全国各省推进兽药GSP的工作流程一般是这样的:2010年3~4月考察学习,借鉴试点省份的成功经验;5月开展调查摸底工作;5~6月份制定兽药GSP实施细则及配套管理办法;6~7月份建立、培训兽药GSP检查员队伍;7~8月份组织开展兽药GSP宣传培训;9月份到年底开展兽药GSP试点工作;2011年兽药GSP全省铺开,一般要求在2012年2月底前完成GSP换证工作;2012年3月1日以后,组织开展对非兽药GSP经营企业的清理工作,取缔非兽药GSP经营企业。

  在今年有关兽药GSP的信息中,有三点需要引起关注:

  第一,今后新入行的经营单位必须通过兽药GSP才能发证。对此,广东,江苏已经明文规定。

  第二,个体户必须退出。据悉,这一点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已基本达成共识。也就是说实施兽药GSP后,经营主体应该统一成企业和有法人资质的事业单位。

  第三,鼓励兽药零售向连锁经营发展。

  与行政上既按部就班又紧锣密鼓地推进相比,目前绝大多数经销商对兽药GSP能拖则拖。之所以经销商会这样,一是关于兽药厂过GMP那种前紧后松的情况,经销商知之甚详,担心谁早过谁吃亏;二是现在竞争激烈,早过的话,就会相应地增加成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三是跟在别人后面过,可以少走弯路;

  四是养殖户对兽药GSP不怎么关注,所以经销商也就不怎么关注;五是兽药GSP将对行业的作用与影响,经销商还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也就引不起重视。

  2010年,也许只是政府、经销商、厂家都在摸索的一年,但到目前为止,各省兽药GSP的实施细则、行政流程都已经形成定制。

  2011年,将是经销商拖不过去的一年。清场前夜,是热烈还是惨烈?对规范行业真正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也许需要明年的回顾才能读出一二来。

  NO.3 执业兽医

  新闻回放:

  1月5日,农业部向通过2009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5226名考生核发了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其中执业兽医师1086人,执业助理兽医师4140人。这标志着我国终于诞生了执业兽医。

  3月20日,全国兽医医政工作会议作出部署,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今年起在全国推行。

  4月20~21日,农业部兽医局举办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务工作培训班。

  7月10日,2010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开始网上报名。此次报名采取先网上报名,再到现场确认的程序。

  7月24日,全国范围的首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结束。全国共有106522人报名参加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8月2日,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名资格现场审核工作开始。

  8月13日,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名资格现场审核工作结束,全国共有81199名报名考生通过了现场审核。

  10月24日, 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在全国31个省份同时举行,参加考试人数近8万人,这是我国实行执业兽医制度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统一考试。

  12月5日, 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正式公布,执业兽医师合格线划定为230分,执业助理兽医师为200分。全国执业兽医师通过率13.12%,执业助理兽医师通过率18.40%。

  综合点评:

  执业兽医,或将成为中国职场新贵

  执业兽医考试同执业医师考试、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并称为四大执业“国考”。那么,执业兽医师能不能像医生、律师、注册会计师一样,有证就有前途和钱途?从目前来看,只能说“执业兽医,或将成为中国职场新贵”。能与不能,就要看执业兽医本身的含金量,以及相应的制度性的保障。

  国外兽医的专业教育一般持续6~8年,然后才能参加资格考试。所以先天上,中国对参考人员的资格要求是大专以上,也就只是3~4年的专业教育,比国外低了一个档次;同时,在临床技能和后续教育上,目前尚未有规定。那么,执业兽医自身专业性的商业价值有多大,相应地也就尚待验证。另外,与之配套的《兽医医师法》以及将执业兽医作为提高行业进入门槛的法规暂时也还没有。

  如果执业兽医资格证沦落为仅仅是一纸证书,那么将是最可悲的,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其微小。个人感觉,执业兽医真正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和价格,同时通过执业兽医实现规范行业的目的,虽尚需时日,但值得期待。

  NO.4 超级细菌

  新闻回放:

  8月11日,英国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称发现一种“超级细菌”,即携带有NDM-1基因,能够编码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除外)不再敏感的细菌。据不完全统计,这种“超级细菌”已使全球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国已造成5人死亡。

  10月26日,在宁夏某县级医院出生的两名新生儿和福建一名老年患者身上,发现三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教授肖永红表示,那些直接摄入和动物体内残留的抗生素,都会加速人们体内细菌的耐药速度。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

  11月11日,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王明贵教授认为,“杜绝抗生素用于动物就是保护人类”。

  综合点评:

  “超级细菌” 溯源,为什么矛头直指养殖业

  “超级细菌”的出现,国外反思的是人不要滥用抗生素了;而中国反思到最后,矛头却直指养殖行业。无需辩驳,同样也无法否认的是抗生素的确在养殖行业中正在被滥用。

  近期,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临床上75%的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最高的能耐13种抗生素,基本上也就是一个超级细菌了。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的耐药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细菌本来可以控制,但是从最近6年来的情况看,问题已经不是那么简单。兽医们反映很多药都不好使了,而这种趋势在2006年以后,愈演愈烈。

  虽然,超级细菌作为一个新闻,正在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但是,作为既是制造超级细菌主要的因素,又可能是最早受害者的养殖行业,一方面需要对我们自身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处境,给予关注;另一方面需要整体性地反思我们的养殖观念。

  在纪录片《食品公司》中,有一位给食品公司养殖肉鸡的美国养殖场主说,养这些年肉鸡,她身体中什么细菌都有了,并且对抗生素也不敏感了。那种无奈的酸楚,让人心寒。而在多年前,一位在新疆从事绵羊育种的老专家说,羊身体中有的细菌,他身体中也都有。那么,现在中国养殖户的身体状况究竟怎么样,该怎么保护?这从所有层面都提及的比较少,需要大家给予一定程度的注重。

  养殖行业真的必须用抗生素吗?如果必须用,那么又该怎么用?

  Emmanuel Broukaert先生在欧洲从事动物营养技术研究多年,他反映,自从欧洲饲料中禁用抗生素后,对于那些重视购买健康种猪的猪场,每千克的用药成本在下降,比如法国猪场最近2年抗生素用量减少了5%。他认为,系统地使用抗生素实际上完全是人的观念问题——人们在观念上就认为抗生素是控制猪病的最好方式。他强调,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及对养猪各个环节管理的重视,在养猪生产中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是可行的。

  NO.5 圆环病毒疫苗

  新闻回顾:

  1月12日,北京-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猪圆环病毒疫苗上市。

  8月17日,南京农大姜平教授与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普莱柯联合研制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SH株)”获得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

  9月26日,哈兽研刘长明研究员研发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LG株)”获得二类新兽药证书。

  10月11日,上海海利生物药品公司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LG株)上市。

  11月12日,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SH株)”(又名 “圆克清”)上市。

  综合点评:

  综合效果,也许明年见分晓

  早在2009年年底,就有文章说今年是“圆环年”,依据就是很多厂家圆环病毒疫苗都将在今年上市。

  圆环病毒(PCV)是个老病。在2005年以前,主要是PCV2a,危害还不是很明显;那时,在很多养猪人心中,你就是把圆环病毒扔到猪群中,也不会怎么着。后来,病毒玩基因漂移,成了PCV2b,也就是欧洲人所谓的高致病性圆环病毒,很多病的出现都同它挂钩了,那时候叫圆环病毒相关病。目前,这些圆环病毒相关病中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和猪肾病综合征大致确定是圆环病毒导致的。但是,相对与圆环病毒的临床致病,行业人更担心的是这个病毒导致的猪体免疫抑制。比如,5年前,欧洲有实验证明,低致病性的蓝耳病毒同低致病性的圆环病毒单独感染都没有问题,但是混合感染是100%的死亡率。

  2006年,美国和欧洲就有圆环病毒疫苗上市。据专家说,在国外用了疫苗以后,效果都很确定。但是,在国内的使用效果还没有很权威的统计。更多的时候,专家建议猪场参照自己的情况,自己决定用还是不用。之前发的一篇文章《2011你会使用圆环疫苗吗?》重点将目前已在国内上市的五家圆环疫苗特点进行了比较,希望能帮助猪场对2011年是否使用圆环疫苗作为推断。

  NO.7 玉米涨价

  新闻回顾:

  1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1.89元/千克,同比上涨22.6%。

  2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1.90元/千克,同比上涨23.4%。

  3月3日,全国玉米平均价格1.91元/千克,同比上涨23.2%。

  3月24日,全国玉米平均价格1.93元/千克,同比上涨23.7%。

  4月份,产区玉米批发价1848元/吨,同比涨22.8%;销区玉米批发价2059元/吨,同比涨20.8%,均创历史新高。

  5月,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03元/千克,比上月上涨2.5%。

  6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09元/千克,同比上涨26.7%。

  7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10元/千克,同比上涨21.4%。

  8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11元/千克,同比上涨17.9%。

  9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11元/千克,与上月持平,同比上涨14.1%。

  10月份,玉米产区平均批发价格1.92元/千克,环比跌1.16%。玉米销区平均批发价格2.16元/千克,环比跌1.22%。

  截至12月9日,吉林省二等玉米收购价格(单位:元/吨,下同)为1800~1860,较高点时回落20~80;出库价格为1860,回落20;大连港口为2050,回落50;销区广东为2180,回落40;福建为2140,回落40;上海为2120,回落20,

  玉米进入“一元时代”

  从2009年2月份第3周一直到今年的9月份,玉米连续20个月上涨,同比上涨20%左右。今年,玉米价格总体维持在每斤一元左右,媒体惊呼玉米进入了“一元时代”,养殖业进入了高成本时代。

  在大猪料中,玉米占饲料成本的权重大约是60%,也就是说单就玉米价格上涨20%这一项,就会将大猪养殖的饲料成本推高12%。所以,今年鸡蛋价、猪肉价纷纷上涨,一边是消费者抱怨承受不了;一边却还有很多养殖户喊没钱赚,赚得少。

  对于玉米后市,大多数专家认为将“维稳”,保持在一个窄幅范围中跳动,大涨大跌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玉米的一元时代将要维持一定的时间,养殖户对此要有心理、资金、物质上的准备。 


看未来养猪模式解析企业发展思路

  一、目前中国养猪业新革命的帷幕已经拉开。以创造生猪产业链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这场新革命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

  1、消费者需要绿色安全食品。

  2、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屠宰加工)需要绿色猪源和稳定猪源。

  3、商品猪场要求获得较高的稳定的生产经济效益。

  二、未来中国养猪业发展的趋势养猪产业链的整合。

  三、中国养猪业整体管理水平比养禽业落后5-10年,发达养禽业的今天的管理水平和饲养模式,就是中国未来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欧美国家发达的养猪业水平和模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养猪业整个群体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1、养猪从业人员素质越来越高。

  2、养猪业正在朝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3、养猪业正在全面重视制约养猪业效益的三大因素:品种、营养、管理。

  4、养猪合作社、养猪协会等合作经济正在逐步形成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五、养猪模式将发生三大改变。

  1、专业自繁自养(资金、技术、设施都具备,母猪存栏规模在200-500头内)。

  2、专业饲喂二元母猪,向社会提供三元杂交仔猪,这将是趋势,母猪存栏规模应在100-500头之间。

  3、专业饲喂育肥猪,存栏肥猪规模应在200-2000头之间。

  六、养猪从业人员越来越理性的看待市场的变化,把握适时的存栏。

  七、国家将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方面的作用。

  八、2007年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大扶持生猪生产的力度。

  主要有:

  1、实施能繁母猪补贴;

  2、启动了能繁母猪保险政策;

  3、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4、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补助;

  5、对生猪调出大县给予适当奖励;

  6、对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给予扶持;

  7、解决用地难的问题;

  8、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9、加强对恢复和发展生猪生产的宣传;

  10、组织生猪生产和发展督查工作。

  从国家对生猪生产所采取的倾斜政策及措施中不难看出,国家提倡生猪的标准化生产,倡导生猪良种化,推行健康养殖、清洁养殖和生态养殖,而经过2006年猪价低谷期和“猪高热病”的洗礼,社会散养户纷纷“下马”转向其他行业,大型的养猪企业也在这次洗礼中损失不小,所以“龙头企业+基地+养猪场(户)”或“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养猪场(户)”是将来生猪发展的趋势,是生猪发展的主要方向,也就是生猪订单化,养猪场(户)与企业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通过基地或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形同于鱼与水的关系。

  九、“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猪养猪场(户)”模式的运作。现在,很多集团畜牧公司采取的正是这种模式。其内涵是“六统一”管理。即:

  1、统一供种。公司现拥有自属的祖代养殖场和父母代养殖场,并以此为基础,为合作社的养殖户提供最受市场欢迎的优良品种、杂交组合或配套系,利用公司拥有的地方优良品种“莱芜黑”猪,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应用常规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进行良种猪的筛选、繁殖和标准化养猪技术的开发,培育出“欧得莱”猪配套系,并推广到生猪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中去。

  2、统一供料。统一供应饲料是控制合作社所养殖畜禽的有害物质残留的重要措施和重要保障。

  3、统一供药。公司选择大厂家,名品牌,符合国家GMP标准要求的兽药,同时通过“药敏实验”,选择用量少、效果好的药品,为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兽药产品。

  4、统一防疫。疫病是合同养殖户的重大威胁,凡是加入生猪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必须严格实施统一的、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生疫病,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相关的处理办法。

  5、统一技术培训服务。公司加大对合作社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重点培训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生物安全、药物保健、健康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及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

  6、统一收购。集团下属的屠宰厂对合作社的合格出栏育肥猪的收购价格比社会散养户每公斤高0.3~0.5元。

  预计,今后生猪行业的发展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企业将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熟的“龙头企业+基地+养猪场(户)”或“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养猪场(户)”合作社运作模式。打造“大合作社”概念,即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十二五”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将减少至3千家左右

  在《“十二五”期中国肉类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提纲)》中,指出未来5年,中国肉业发展中心任务是确保稳定均衡的肉类供给能力和肉品安全。

  在肉类产量方面,肉类总产量将达到8600万吨,其中:2015年猪肉产量5246万吨、禽肉产量1978万吨、牛肉产量774万吨、羊肉产量430万吨。猪、禽、牛、羊、杂畜肉类比重分别达到61:23:9:5:2;禽蛋总量达到3000万吨。

  在肉类产品结构方面,县城以上热鲜肉销售比例降至50%以下,冷鲜肉占比提升到30%,冻肉占比维持在20%左右。肉类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产量达到1500万吨,其中,中西式肉制品比例各占一半。

  继续减少定点屠宰企业数量,推动发展大型屠宰企业发展。到2015年,争取将全国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数量从目前的2.1万家减少至3000家左右。原则上不再新建生猪屠宰量15万头以下,禽1000万只以下的企业,不再新建年加工量3000吨以下的西式肉制品加工企业。 


饲料不添抗生素 益生菌养“生态猪”

  活动场地里,听着舒缓的音乐,一群猪在悠闲地散步;暖洋洋的猪舍里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1月18日,记者在位于阳谷县石门乡的聊城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看到了猪的“幸福生活”。

  中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锋介绍,当前生猪养殖中饲料安全存在诸多问题,如抗生素滥用,违禁药物、激素类物质的添加,直接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瘦肉精”中毒、垃圾猪、泔水猪猪肉流向市场等现象时有发生。2006年,欧盟已在养殖业全面禁用抗生素。我国抗生素在禽畜养殖行业依然普遍应用。聊城市的一位老领导走访了10多家养猪场,惊讶地发现,场主不敢吃自己养猪场规模化养的猪,而是用“土法”另外养几只留着吃。

  为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猪肉,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生物学研究室与聊城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用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植物源性益生菌开发出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抑制动物体内病源微生物感染和繁殖,替代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乳酸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的饲料,是世界公认最安全的,不会有抗生素、激素残留,还能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同时抑制粪尿的恶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用这种制剂养猪,在国内是首创。”金锋说。

  该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种猪和商品猪饲料、免疫、疾病防控、检验检疫等信息的电子档案。每一头出栏的商品猪从出生到屠宰都有详细的电子档案,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猪舍和配套设施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设计建造,冬暖夏凉,猪定期听音乐,洗温水澡,跳高吻气球,实行安乐屠宰。

  经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微生态制剂”猪肉完全符合国家肉类食品质量标准,各种抗生素均未检出,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猪肉的30%以上。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