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全球饲粮:天气担忧减弱 饲粮价格下跌

时间:2011-01-10
来源:中国玉米市场网



 

全球饲粮:天气担忧减弱 饲粮价格下跌

  截止到1月7日的一周里,全球饲粮市场价格温和下跌,未能延续上周的涨势,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期货回落,阿根廷农业产区近来迎来降雨,缓解了当地的旱情。另外,进入新年后,市场猜测指数基金即将开始重新平衡仓位,同样压制了饲粮价格。

  近来南美农业产区的天气一直影响着国际农产品市场。据阿根廷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表示,虽然市场日益担心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干旱影响玉米和大豆作物,但是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维持玉米产量预测数据不变,仍为2130万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2100万吨到2200万吨。阿根廷是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目前玉米播种工作已经完成了89%,不过天气干燥,夏季降雨量可能低于平均水平,这已经导致单产前景下降。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2010/11年度阿根廷玉米产量为2035万吨,远远低于其它私人机构的预测。

  据美国农场期货杂志表示,2011年美国农户可能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因为玉米价格上涨。农场期货杂志预计2011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将增长1.9%,达到8993万英亩,相比之下,上年为8822.2万英亩。去年七月份进行的初期调查结果曾显示,2011年玉米播种面积可能增至8950万英亩。

  美国农业部将于3月31日发布第一次根据调查结果而预测的播种面积数据。与此同时,农场期货杂志还认为2010年玉米产量要低于美国农业部十一月份的预测。该杂志预计2010年美国玉米产量为124.06亿蒲式耳,低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125.4亿蒲式耳。

  本周中国玉米主产区玉米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中国农历春节临近,饲料加工商已经备足了库存,因而目前他们的需求低迷不振。

 


需求受限玉米显露弱势

  近期,国内三大粮食品种未能如油脂、棉花等农产品一样出现明显上涨行情,窄幅振荡,徘徊不前。就玉米而言,笔者认为在农民积极售粮及饲料需求稳定的影响下,节前玉米将维持振荡趋弱格局。
  因拉尼娜天气影响,阿根廷玉米生长受到炎热干燥天气的威胁,部分地区玉米作物已经死亡。阿根廷是位列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该国玉米产量形成对全球玉米供应影响重大。受此利多刺激,美盘玉米一路走高,创下28个月以来的新高。但此利多并没有提振国内玉米走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玉米市场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市场中,虽然今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出现激增,但相对于目前1.6亿吨左右的年消费量,进口的玉米量难以改变传统的供需格局。储备肉上市,抛储拍卖遇冷,玉米市场需求不旺。

  为了保障节日供应、稳定猪肉价格,元旦前后全国各地纷纷向市场投放储备冷冻肉。受此影响,往年“春节前涨,节后跌”的肉价运行规律在今年没有延续,猪肉价格止涨趋稳,甚至出现了微跌。1月5日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29日当周,全国猪价环比下跌0.63%至13.9元/公斤;商务部监测白条肉环比跌0.16%至18.21元/公斤;农业部监测仔猪价环比跌0.4%至18.54元/公斤。此外,冬至过后,传统腌制腊肉和灌香肠的高峰期结束,而年底又是生猪出栏高峰期和仔猪补栏淡季,所以今年节前与节后猪肉价格难言大涨,生猪养殖行业的饲料需求也将由此受限。
  目前玉米市场需求不旺的另一个表现便是抛储玉米成交持续不佳。1月7日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玉米竞价销售的实际成交率仅0.1%,成交均价1560元/吨;移库玉米(含中央储备)的成交率为14.62%,成交均价1895元/吨。且抛储遇冷的局面已经维持了一个多月,可见,年前国内玉米市场并没有出现供应偏紧的现象。

  下游需求有限,而上游农户售粮逐渐积极。由于春节将至,为了偿还贷款和备至年货,东北产区迎来售粮小高峰。随着东北天气的转好,农民售粮及市场流通速度有望加快。目前,北方三个港口玉米主流平舱价在2060—2070元/吨附近,价格趋稳;南方的广东港口玉米因受到货量增多的压力,价格上行遇阻,15%以内水分新粮售价在2150—2160元/吨,水分14.5%以内优质陈粮售价2170—2190元/吨。

  综上所述,虽然长期而言,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下玉米需求将不断增加,但中短期而言,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及下游需求受限的影响下,大连玉米或将保持振荡趋弱的格局。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