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2年3月25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2-03-25
来源:综合报道



全国猪价飘红 “寒冬”是否过去


  【导语】:Mysteel农产品检测的23省生猪出栏均价显示,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11.79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21元/公斤,与湖北地区11.76元/公斤。疫情管控严格,导致部分猪源出栏受限,短暂性供应偏紧;叠加收储利好支撑,中小散有抗价情绪,多层利好,促进猪价走高。而后期猪价能否持续性上涨,小编同大家一起简单的聊一下。
 
 
图1 2022年3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走势图
 
  近两天猪价有所上涨,且涨势仍有继续的势头,部分业者就在想这是不是到了真正的周期低部,这已经是二次探底且养殖亏损也将近三个月,现在饲料原料玉米、豆粕涨价太快,对养殖成本提高不少,目前最少也要达到15.00-17.00元/公斤以上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线。
 
 
图2 2021-2022年自繁自养盈利走势图
 
  据Mysteel农产品网检测,在第11周自繁自养周均亏损依高达536.45元/头,猪价虽有小幅回涨,但是饲料原料高位运行,自繁自养成本不断增加,小幅上涨的猪价未能给养户们带来扭亏为盈的局面。其实这次涨价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公共卫生事件较为严重的几个地区,像东北,山东,省内的各种调运都受到了限制,有猪调不动,只能就近采购,同时下游消费也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处于低迷状态;消费疲软,屠宰企业维持低位开工。公共卫生事件前期还好说,当地有猪,但后期调运的严格,加之一跌再跌价格,养户起了抗价心理,猪开始难收了。上周末(3月20日),市场开始试探性的上涨,到了周一周二猪价开始增大涨幅了,部分北方地区的价格高于了南方地区价格,现在南猪北调的情况出现了。但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好转,调运放开,那不断涌来的外地猪源,北方的猪价还能继续上扬嘛?
 
 
图3 2017-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
 
  从屠宰情况来看,上半年并不是消费旺季,所以从消费端上对价格的支撑是有限的,且去年6-7月份是能繁母猪的存栏高峰,到今年4-5月份,极有可能会成为出栏高峰期,那强供且弱需的情况还是会持续,这波上涨或只是昙花一现,中短期来看猪价仍有降价风险依旧存在,应理性压栏,择机出栏。

山雨欲来风满楼 黑云压城猪市愁

 

  导语:3月中下旬,国内“口罩”疫情再次加重,居民人心惶惶,各地政府也出台了各种的限制出行政策,原本觉得消费就此沉沦,对于生猪市场也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可是截至月中旬还在下跌的生猪价格却突然爆发,开启了上涨之路,仅仅三天,全国均价上涨0.48元/公斤,那消费惨淡,猪价又为何能拉涨?疫情如此反复,猪价上涨趋势是否能够持续?今天笔者跟大家简单聊聊。
 
  1:疫情严峻人心惶 消费低迷屠企愁
 
 
  新冠疫情的影响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解封这里,那里开始封禁,如此情况,对于屠企来说,可以说是让原本的低迷消费再次承受更大的压力,特别是部分北方地区,区域封禁,不仅仅是生猪调运受到影响,同样的白条肉也是寸步难行,通过今天Mysteel对于国内81家样本屠宰企业的开工率了解下来,北方部分受疫情困扰的区域,已经有屠企减产或者停工了,同样南方个别销区今日起几个农贸市场关闭,或长达一个礼拜,可能有人会说,肉少人多,可能会带动肉价的上涨,或许会,也或许不会,因为据笔者了解下来,各地并未出现大肆抢肉的现象,如果真是人多肉少,为什么没有人疯狂采购呢?或许是因为并不缺,那如何能带动肉价的上涨,从而带动屠企的采购热情,来倒逼猪价的上涨呢?
 
  截至3月23号,国内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为26.52%,环比昨日小幅下降,未来几日的封禁对于屠宰企业开工有着明显的利空,预计未来几日,部分北方地区屠企开工率或继续下降,那就意味着他们的利润将被继续挤压。
 
  2:山雨欲来风满楼 黑云压城猪市愁
 
 
  那接下来屠企端、消费端是否会继续放任猪价上涨呢,我认为继续全线拉涨的动力比较有限。因为在连续几日上涨之后,散户的出栏积极性开始提升,而且多数屠企圈存充足,对高价猪源采购意愿减弱,加上部分农贸市场封禁,对消费带来的利空,短期来说供需双方的压力都会有所增加,所以说僵持态势下,对于短期1-2天的猪价来说,再继续上涨的难度比较大,或许仅仅是维持稳定为主吧,部分南方地区可能有继续补涨的空间。
 
  但是我们都知道,疫情封锁,对于短期市场或许会带来提振,但是中长期无疑利空的,因为猪的体重是在逐渐增加的,可是市场对于大猪的需求是越来越小的,那4月份市场本来就属于历史需求淡季,现在又受到疫情的影响,消费再次承压,同时三月份主动或者被动压栏的生猪继续加速出栏,保守预计,4月份出栏量增幅或在10%-15%,所以对于四月份的猪价来说,仍有较大幅度的下跌。
 

猪肉股已经涨了一波 猪价何时见底反转?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生猪价格已连降6周,3月份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2.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0%,同比下降55.7%。

  为推进生猪保供稳价,3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的部门协调会议认为,当前生猪生产总体平稳,能繁母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宽松,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加之近期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养殖持续亏损,不少养殖场户经营困难,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合力应对,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当生猪行业集体亏损,在庞大的猪舍规模和能繁母猪供应能力强劲的背景下,猪肉价格将何时见底?《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联系了多家养殖企业进行调查。

  猪价何时见底?

  猪价反转正在路上?

  近期,猪肉股已经涨了一波,市场上关于猪价见底的声音甚嚣尘上。

  生猪养殖相关个股股价自去年三季度末就开始上涨,并在岁末年初大市调整的背景下走出上涨行情。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截至3月23日收盘,猪企温氏股份股价在6个月里上涨超过65%,天邦股份股价涨幅也接近40%。

  与股价上涨行情形成对比的是,面对低迷生猪市场,中央多次启动收储冻肉提振市场信心。进入3月上旬,中央已先后启动两批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累计收储量7.8万吨。近期,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加快收储。

  猪肉价格何时见底?

  市场很多观点预测,今年6月份生猪价格会反转、涨起来。招商证券分析称,“综合考虑到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自去年7月起持续下降,我们判断国内生猪出栏量增速在今年或出现前高后低的趋势,生猪下半年或现销量下滑,并进而带动猪价反转”。

  中信期货则预测,2022年或将开启新一轮猪周期,猪价重心逐步上移,但新一轮猪周期的猪价振幅较上轮周期或大幅收窄。

  但是,3月23日,中部地区一生猪育种企业负责人林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当前离生猪市场见底反转还早着呢!当前国内生猪养殖设施庞大,加之能繁母猪供应能力大,只要猪肉呈现上涨趋势,养殖户会迅速上马产能,从而拉低猪价。”

  多位养猪行业人士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生猪价格进入上涨区间至少要延迟一个季度,伴随生猪养殖企业深度亏损,加之国内疫情带来的猪肉消费需求下降,预测到今年9-10月份,生猪价格才可能进入上行通道。

  “猪周期底部的确认要往后推一个季度。”3月23日,一家国有生猪养殖企业总经理张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非洲猪瘟防控能力的提升、存栏生猪出肉量的提升都是大幅扩张生猪产能的因素。这些综合因素一定程度“烫平”了猪周期,推动整个行业始终处于盈亏平衡点上下波动,去产能的周期也会被拉长。

  近日,温氏股份董事会秘书梅锦方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未来二季度、三季度,整个猪肉价格要想明显提升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总体还是供大于求。

  林邻坦言:“今年猪肉行情会有一波反弹行情,但会持续多久不确定。最近生猪期货价格不断往下走就是市场预期走弱的信号,生猪期货主力合约LH2205年内跌幅接近20%。”

  生猪产能过剩或成为常态

  “产能过剩已成为一种常态。”林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大量猪舍以及能繁母猪数量居高不下,都为生猪产能迅速扩张奠定了基础,即短期空栏的养殖场仍可能迅速恢复养殖规模。

  去年10月,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生猪养殖行业出现把仔猪当烤乳猪贱卖,折射出当前生猪市场产能过剩的现实。

  半年时间过去,生猪产能过剩依旧是养殖行业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林邻表示,过去我们猪场不多,且建猪场、产能上规模的时间长,短期大幅扩张产能比较难实现,而现在不同,市场上猪场存量巨大,而且成本很低,养猪大户要上产能规模很容易。这直接决定了未来生猪产能过剩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此外,能繁母猪存有量也是决定未来生猪市场供需格局最核心的指标。目前我国能繁母猪数量仍处再历史高位,为正常年份的104%左右,且数月以来下降相对缓慢。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0万头,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3.7%,7个月累计调减274万头。而2021年6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为4564万头。

  张云认为,能繁母猪存栏的去化幅度决定猪价反弹高度,而当前能繁母猪存栏环比虽有下滑,但绝对量仍处高位。

  3月22日,中信期货研报认为,当下猪舍等基础设施充裕,仔猪、母猪等基础供应相对充足,养殖行业不具备长时间获得超额利润的环境。从资金端看,养殖企业确有资金压力,但银行端抽贷断供压力不大,外力驱动的产能去化目前仍未看到。

  张云坦言,“生猪的盈利周期会缩短。只要生猪市场呈现上涨趋势,原本可以持续一年的上涨行情,由于生猪养殖规模产能迅速上马,将被压制。这也导致生猪市场上涨行情的时间窗口缩短为几个月。”

  以2021年生猪价格暴跌为例,林邻分析认为,“去年猪肉暴跌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养殖户上产能太快了,巨大的产能直接影响了猪肉供需平衡,当然,产能过剩问题还得归咎于前几年全国猪场的疯狂建设。”

  当前,很多生猪养殖户都咬紧牙关,顶住上升成本压力,等待下一波上涨行情,养殖行业竞争压力日趋激烈。

  林邻给记者算了一笔帐,现在肥猪价格大概维持在6.2-6.5元/斤,一个成本控制较好的猪场,出栏的每头猪亏损达500~600元。随着饲料等原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猪粮比持续处于低点,养殖户亏损幅度还将扩大。

  招商证券指出,由于豆粕等饲料原料受南美减产、原油涨价、地缘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大幅上涨,1月以来豆粕涨价幅度达37%,生猪养殖行业的现金成本仍存在压力。

  “很多生猪养殖大户都在等下一个猪周期,我预测未来能繁母猪产能去化不会大规模出现。当前生猪行业维持低谷期,加之养猪赚钱效益弱化,通过优胜劣汰,生猪产能去化会进入缓慢区间。”张云说,目前对养殖户来说,生猪养殖行业竞争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大型养殖户顶着低猪价、高成本的深度亏损,手握大量淘汰母猪群;而那些资金实力弱、成本管理能力差、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养殖户将会慢慢退出市场。


小猪存栏占比持续高位,中期供应压力仍大!


  一、去产能进度较慢 全年供应依然充足

  农业农村部数据,2022年1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290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4.6%。从存栏数量指标来看,2021年6月触顶4564万头后,9月份能繁数据开始回落,截至目前,降幅6%,远不及以往猪周期去产能阶段的母猪存栏降幅。但如果考虑能繁母猪存栏结构,即二元、三元能繁占比及两者在PSY上的明显差异,笔者计算的能繁母猪综合生产性能实际于去年8月才见顶,因此,理论上,生猪存栏数据最早于近年2月出现高位拐点,目前的生猪存栏数据变化可以验证。

  而且综合生产性能的累计降幅仅4%,说明实际产能去化比例更低。产能端的充裕意味着下半年的供应至少在理论上已有充分保证,即对下半年的好转先以反弹看待而非反转,同时对反弹幅度不宜盲目乐观。

  二、小猪存栏占比持续高位 中期供应压力仍大

  钢联生猪存栏结构数据显示,截至2月份,50公斤以下的小猪存栏占比持续处在高位水平,说明至少6月份之前的出栏压力将一直存在。而标-肥价差目前仍未转正,说明要么肥猪没有了,要么散户群体仍在压栏坚守,笔者倾向于压栏判断,这也可理解为恐慌性出栏未兑现的一个侧面验证。

  三、需求持续低迷

  季节性来看,目前仍处猪肉需求季节性淡季,一般往年自端午后开始好转。但目前国内新冠疫情依旧四起,不排除需求淡季延长的可能性。肉价的持续低迷,使得在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屠企毛利仍持续亏损。近期屠企开机率尚可,但实际鲜销率数据表现羸弱,部分开机需求来自猪价跌至相当低位后,屠企开始出现的主动建立冻品库存的需求,重点屠企冻品库容率已有明显回升。若冻品库容率持续攀升,将增加下半年猪肉供应量,不利于下半年的反弹行情。

  四、中央第三次收储启动

  官方最新猪粮比4.75:1,已连续三周处于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第三次中央冻肉收储工作开始。从数量来讲,收储量有限,并不能改变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其主要作用在于抑制下跌。因此从往次收储,尤其是持续收储后的猪价表现来看,短期或继续下跌,但中期来看,猪价反弹概率很高。就现货价格而言,笔者认为续跌空间确实有限,下半年反弹概率高。但期货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远月的高升水结构,基本提前兑现反弹预期,这加大了远月合约单边波动的复杂性。

  综上,生猪现货价格续跌空间有限,短期看超跌反弹需求,下半年看供降需增的反弹需求。但期货升水结构对单边抄底带来风险,建议逢低抄底且见好就收为宜。同时,在产能去化缓慢,全年供应充裕而需求或难有亮点的情况下,对下半年价格反弹幅度要谨慎对待,不宜盲目乐观,表现在养殖利润上,即为在产能去化不充分的情况下,不支持养殖利润有较长时间的持续盈利,或者较大幅度的盈利水平。因此,建议养殖企业根据自身成本情况及出栏计划,在远月合约能够给出养殖利润的情况下,及时锁定一部分出栏量的养殖利润。


生猪价格何时会触底反弹?七月份会吹响冲锋号吗?


  当前,生猪市场基本形成共识,即预期2022年上半年猪价将见底反弹,甚至有观点言之凿凿,将时间节点精确到2022年5月。不过,市场可能会预判你的预判。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市场中绝大部分人对某件事的预期一致时,这个预期反而不会兑现,或者不能完全兑现。

  1. 2月份全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8.2%

  生猪出栏量依然在增加。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23.6%,2月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8.2%。

  猪肉消费偏弱,屠宰量下降明显。北京某肉类食品公司副总经理孙铁新表示,现在每天上市量大概在8000头左右,与春节前相比下降了20%多。

  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末,全国生猪存栏为4.49亿头,同比增长10.5%,这些生猪将陆续出栏上市,生猪生产供给充足。今年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同比增长23.6%,2月份生猪出栏同比增长8.2%。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称,“受生产惯性增长影响,生猪出栏偏多,春节过后消费淡季,猪肉需求下降,猪肉供应出现了阶段性过剩。”

  2. 业内:市场可能会预判你的预判

  2022年以来,猪价跌跌不休。截止3月17日,全国生猪均价为5.9元/斤。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了2022年1月至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猪肉价格今年以来同比下降42%。

  与此同时,上游的饲料价格连续大涨,种种压力传导至养猪业,无不在昭示着生猪产能正在加速去化、猪周期正在加速反转的事实。

  当前,生猪市场基本形成一个共识,即预期2022年上半年猪价将见底反弹,甚至有观点言之凿凿,将时间节点精确到2022年4月至5月。其基本逻辑是能繁母猪存栏在2021年6月至7月出现拐点,而能繁母猪存栏对应10个月后的育肥猪出栏,这意味着届时将成为育肥猪供应的顶点,随后猪价迎来反转。

  根据牧原股份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3月2日~3日,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秦军接待券商代表调研时认为,预计下半年猪价会有所好转。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钟正生在2021年的分析报告中提到,2022年7到8月或迎来产能去化后的生猪价格上涨拐点。

  布瑞克咨询高级研究员徐洪志表示,关于能繁母猪存栏数据的变化趋势,以及今年4月至5月将是猪价底部,而且底部位置可能会超出预期的判断,业内其实是有共识的。

  他认为,2022年春季所面临的育肥出栏量为近三年来最高,届时市场将承受比2021年秋季更大的供应压力,而需求肯定明显弱于前者,本轮猪周期猪价创新低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过,市场可能会预判你的预判。徐洪志解释称,当市场中的绝大部分人对某件事的预期一致时,这个预期反而不会兑现,或者不能完全兑现。

  届时猪价见底,不等于就能发生明确反转。因为随着头部企业的扩张,养猪业规模化程度急速提升,已经扭曲了原来猪周期的逻辑,而市场一致性预期的反向效应,可能会加剧这种扭曲的程度。

  从历史走势看,每当生猪养殖处于全行业亏损,特别是自繁自养模式也跌至盈亏平衡点以下时,市场底部就基本出现了。而自繁自养扭亏为盈一般都要2~3个月。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抛售行为大增,猪价出现螺旋式下跌,直至超重大猪出清,市场供需达成新的平衡为止。

  比如,在过去10年中,自繁自养平均利润曾在6个时间段陷入亏损,同期猪价正是当年的底部,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6月~10月。而进入2022年后,自繁自养利润再次成为负数。这就意味着,猪价底部已经近在眼前。

  然而,2021年的亏损周期长达5个月,扭亏为盈不足3个月后又再次陷入亏损泥潭。徐洪志称,这一方面说明供需失衡的严重程度,需要市场花费更长时间来消化;另一方面,也表明市场主体对亏损的承受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3.史无前例的行业集中度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历史走势是基于过去的生猪产业结构。在过去,散户在生猪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高,每一轮猪价的大幅度震荡,都是以散户快进快出来完成猪周期的调整。

  从2018年开始,本轮生猪产能恢复过程中,规模企业的扩张速度远超散户,生猪产业集中度有了明显提升。2021年,前10家上市猪企生猪销量合计为1.16亿头,占全国总出栏量的比重约为17.3%;前20强猪企总销量为1.36亿头,占比20.4%。不论是Top10,还是Top20的头部猪企,其出栏生猪的集中度,分别比2019年提高了接近1倍。

  业内人士感慨,这两年行业集中度提升之快,可谓史无前例。

  徐洪志称,由于规模企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运营,即便出现亏损,去产能的决策比散户要困难得多,实际执行的节奏也相对要慢得多。而且规模企业可以通过融资手段,在不削减产能的情况下扛过亏损,甚至继续扩产,这是散户无法做到的。

  2021年,除了牧原、中粮以外的其它头部猪企,都出现了巨额亏损。然而,在上市猪企中,正邦科技是唯一确认已经大幅去产能的企业,其能繁母猪存栏从2021年三季度末的100万头调减到2021年底的38万头,其新年度销售目标预期将有明显下跌;而多数上市猪企仍然扩产不止,牧原、温氏、新希望、天邦、傲农、唐人神等通过不同渠道透露出的2022年销售目标,都是秉持逆势扩张发展策略。

  他说,对于大多数养殖主体来说,在当前阶段,现金流比成本控制更为重要。预期只要熬过这最后几个月而不出现资金链断裂,就有望享受接下来的价格反弹和盈利。上市企业的天量融资和持续扩产自不待言,中小规模猪场甚至散户只要没有在猪价处于高位时盲目扩张产能,凭借前两年的盈利,也可以坚持更久。

  于是,就可能出现“一致性预期的反向效应”。徐洪志认为,在这个预期下,大家都在等别人垮掉,自己坐享猪价上涨的红利。但如果多数人都认为下半年猪价会涨,就会尽量坚持到那一刻;这样就在客观上加大产能去化的难度,市场拐点也就会来得更晚。在猪肉收储等因素的提振下,如果下半年确实出现明显的反弹,但实际产能去化并不充分,那么这种反弹是不稳固的,随之而来的扩产会迅速填上供应缺口。2019~2021年的产能恢复进程已经证明,只要盈利前景出现,规模企业的扩产速度是极为迅猛的。

  他说,企业目前的去产能只集中在能繁母猪的淘汰和优化方面,而在后备、种猪、猪舍、土地等方面的储备并没有明显缩减,价格回暖后就可以迅速复产和扩产。更何况上市企业还面临市值管理的压力,除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几乎别无选择。在如今规模化程度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少数头部企业的操作,就可能影响整个市场走势。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表示,猪周期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规模化水平提升有助于生猪生产稳定,虽然并不意味着猪价波动幅度必然下降,但会明显拉长猪周期。

  4.饲料价格上涨加速猪周期反转

  由于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60%,当前饲料价格上升,将会成为养猪业面临的又一挑战。

  徐洪志称,一般情况下,饲料价格上涨,会加速猪周期的反转。按当前豆粕和玉米价格推算,如果维持到6月底,则饲料成本相比年初上涨400~500元/吨,折算到每头育肥猪养殖成本至少提高150元左右。随着饲料成本继续上升,养殖亏损程度加深,养殖场户退出增多,产能去化速度加快。

  需要说明的是,近期饲料原料价格暴涨是在短时期内发生的,饲料成本对养殖成本乃至生产节奏的传导,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对猪价的影响也存在滞后性。

  对于冻猪肉收储,徐洪志认为,猪肉收储的主要意义在于提振市场信心,对猪价的影响未必能立竿见影。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了两次收储,但是猪价并没有出现明显反弹,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已经多次发生过。

  鉴于正常的猪周期逻辑已发生变化,去化周期可能会拉长,徐洪志称,猪周期出现反转,最关键的还是充分的产能去化,市场实际供给能力开始明显低于需求规模。

  他认为,猪价转折在2022年肯定会出现,只不过市场的分歧在于反转的时间节点。如果反复筑底的预期成立,那么猪价反转的时间节点被推迟1~2个月就是极限,即在6~7月份。进入下半年后,供给下降和需求回升两者叠加,猪价反转的确定性会越来越高。

  从宏观来看,朱增勇认为,要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既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也需要政府适度干预。尤其是猪价下行周期,更需要生猪基础产能的适度干预政策。

  他提到,要加强中小规模户的金融和风险管理支持。由于中小规模养殖户仍然是我国生猪供给主体,其生产经营稳定性直接影响后期猪肉市场稳定,在猪价下跌时,资金流动性不但影响中小养殖户生产经营活动,还会由于疏于管理,导致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与非理性减产叠加,生猪产能降幅超过了合理范围。


调控预案“维稳”山东生猪猪肉市场


  今年年初,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的通知》精神,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财政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调控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价格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印发调控预案,目的是健全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全面提升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调控能力,稳定生猪市场价格,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预案》强调,要坚持民生至上,聚焦保障生猪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协同联动、平急兼顾、精准高效的原则,加快构建分工明确、协调统一、灵活高效、运作规范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合理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有效平滑“猪周期”波动,保障生猪生产相对稳定、猪肉市场有效供给和价格总体平稳。

  监测预警

  监测分析。统筹考虑生猪产业关键环节及繁育周期,完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重点跟踪分析猪粮比价、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山东16个设区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等指标变化。其中,猪粮比价采用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监测统计的每周全省平均生猪出场价格与批发市场二等玉米平均批发价格的比值,对应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7∶1;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采用省畜牧局定点监测的规模猪场月度同比及环比变化率数据;山东16个设区市精瘦肉(主要指去皮去骨去油脂的纯瘦肉)平均零售价格,采用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监测的全省每周主要超市、集贸市场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

  信息发布。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发布每周生猪出场价格、仔猪价格、猪粮比价等信息;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生猪存栏出栏、能繁母猪存栏、猪肉产量等信息;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职责及时发布涉猪政策等信息,引导市场主体自主调节生产经营决策。

  预警机制。山东省省级层面将猪粮比价、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16个设区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作为预警指标,分“一、二、三”三个级别预警,任一指标达到设定条件即视为进入对应的预警区间和级别。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及时会商,确认预警级别和预警信息口径,在门户网站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户平稳有序减栏或扩产,避免恐慌性集中出栏或非理性过度补栏,防止生产供应和价格大起大落。

  储备调节

  常规储备。山东省及各市分别建立政府猪肉常规储备,以满足市场调控和应急投放需要。常规储备中设置一定规模的应急储备,专项用于应对突发重大灾害等特殊情况。省级储备保持既定常规储备(含应急储备),储备品类按照省级储备冻猪肉有关办法规定执行,逐步探索活体存储等方式;市级常规储备按城镇常住人口相关标准安排,确保一定的储备规模。

  价格过度下跌情形下的储备响应。当生猪大范围恐慌性出栏、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下跌时,实施临时储备收储,以有效“托市”。启动条件:三级预警发布时,暂不启动临时储备收储;二级预警发布时,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山东省财政厅、商务厅、畜牧局及时会商,提出临时储备收储计划建议报山东省政府;一级预警发布或国家非洲猪瘟疫情分区防控机制区域内任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临时储备收储时,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商,提出启动临时储备收储计划建议,报山东省政府批准后,由山东省商务厅牵头组织实施。市级启动临时储备收储参照执行。

  价格过度上涨情形下的储备响应。当生猪及猪肉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明显上涨时,投放政府猪肉储备,及时增加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分两种情形设置启动条件:在市场周期性波动情形下,过度上涨二级预警发布时,由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山东省财政厅、商务厅、畜牧局及时会商,提出政府储备肉投放计划建议,报山东省政府批准后,山东省商务厅牵头组织实施;一级预警发布时加大投放力度,并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反映,争取中央储备肉投放;出现重大动物疫情风险等特殊情形,提高价格涨幅容忍度,发布一级预警后,由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山东省财政厅、商务厅、畜牧局及时会商,提出政府储备肉在重点时段集中投放计划建议,报山东省政府批准后,山东省商务厅牵头组织实施。山东省各市参照上述条件,研究确定相应措施。

  政策协同

  强化地方主体责任。山东省各市按照“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做好本地区猪肉市场稳产保供工作,并不定期进行抽查、督导。

  提升生产自给能力。认真落实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增加预算内投资、保障生猪产业用地需求、强化信贷和保险政策落实等方式,引导市场主体合理安排生产,调优生产力布局和结构,推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促进生猪猪肉市场供求基本均衡,夯实保供稳价基础。

  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城区冷藏配送中心,提高冷链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鼓励通过建立储备库,或确定可租用的社会库点,进一步增强政府储备猪肉常规调节和应急调控能力。

  强化监督管理。农业农村、畜牧部门加强饲料安全、生猪疫病防控及检疫工作;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预警机制;按照《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处理疫情;加强屠宰环节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对猪肉市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为保证调控实效,《预案》着重指出要重视“组织保障”,包括加强部门会商、强化协调联动和保障相关经费。《预案》明确,山东省各市参照本调控预案,建立健全本地区猪肉储备调节机制,精准高效组织收储和投放工作,促进当地生猪猪肉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


广州市猪肉价格连续6周小幅下跌


  3月23日,广州市发改委在官网发布3月14日-3月20日主要民生商品零售价格动态。上周广州主要民生商品价格继续以降为主。蔬菜交易量和生猪屠宰量继续回升;蔬菜价格继续下降,降幅明显收窄。

  猪肉价格连续6周小幅下跌。三种猪肉(精瘦肉、有皮上肉和排骨)综合零售均价为44.53元/公斤,环比下跌1.38%。

  鸡蛋零售价格止跌,结束此前连续5周下降趋势。红壳鸡蛋零售均价为11.40元/公斤,环比持平。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