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2年3月23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2-03-23
来源:综合报道



生猪价格连降6周!养一头猪亏四五百元!猪肉“白菜价”还将持续?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生猪价格已连降6周,3月份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2.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0%,同比下降55.7%。猪价持续下行,生猪养殖户目前的经营情况如何?来看记者在江西赣州的探访。

  51岁的康蔚祥去年贷款了三十四万元在自家建造了猪舍,但自刚开始养猪时购入了一百多头猪苗后,他就再也没有补过栏。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蔚祥:现在亏得很厉害,一点钱也赚不到。这个猪栏差不多一年养三百头到四百头猪,现在只养一百多头。

  康蔚祥说猪价不断下行带来的持续亏损令他感到迷茫,他估摸着自己目前养猪的成本价大概在8元每斤,而现在生猪的收购价却已跌至6元每斤。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蔚祥:现在养一头猪亏四五百元左右。

  康蔚祥去年还购入了十头母猪,原本想通过自繁自养来降低成本,但他觉得以目前的猪价,自繁自养也得亏钱,他决定加快出栏来减少亏损。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蔚祥:猪大了肯定是要卖的,如果你不卖,它就要吃掉很多饲料,喂它的时间越长,亏得越多。

  另一位养殖农户康健铭告诉记者,原本做木材生意的他也是去年返乡,花了八十多万元积蓄建造了猪舍,他的猪舍最大存栏量可达五百多头,自己养得最多时也养了三百多头,但现在,只剩七八十头猪了。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健铭:去年6月份开始养猪的,当时看好猪的价钱,现在猪跟白菜一样的价钱。

  记者看到康健铭的猪场里也养了十多头母猪,目前其中两只母猪刚生了15只小猪,他说他准备贷款申请下来后还要再买猪苗,因为内心期盼下半年猪价能探底回升。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健铭:前几年跟风,大家都说养猪挺好赚钱。现在申请贷款,不知道能不能申请下来。

  据测算,饲料成本约占到生猪养殖成本的五成至七成。去年11月以来,饲料原料尤其是豆粕价格涨幅较大,对生猪养殖成本形成较大冲击,无论是养殖散户还是规模化养殖企业都面临不小的成本压力。

  康蔚祥告诉记者,由于饲料涨价,他现在一天只喂两次猪,大约用掉7包饲料,如果喂满三餐的话得用掉9包饲料。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蔚祥:现在买饲料一个月差不多要三万元,猪饲料又涨得很厉害,一吨差不多涨了一百元。

  记者来到了赣州市一家畜牧公司自身配套的饲料厂,这里的月产量在七八千吨左右,近期饲料价格上涨也令公司倍感压力。

  温氏股份江西信丰公司饲料厂厂长助理 刘江:目前饲料成本是3100元每吨到3200元每吨,相比去年的饲料成本上浮上涨3%-5%,后续我觉得饲料成本还会有所上涨。

  温氏股份董事会秘书 梅锦方:去年全国的饲料原料价格上升比较明显,也影响我们的成本。未来二季度甚至包括三季度,整个猪肉价格想明显提升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总体来说还是供大于求。

  今年年初以来,饲料原材料玉米、豆粕价格持续上涨,年初至今,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已经上涨了约300元每吨,按照每喂三公斤饲料生产一公斤猪肉的料肉比测算,生猪每长一公斤肉,养殖成本就要增加约0.8元。对于下半年猪价走势,业内人士仍然谨慎看待。


上市猪企股价连续数日回升是为何?


  饲料原料涨、猪价跌,生猪养殖“难上加难”

  3月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而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生猪养殖场户可谓“难上加难”。

  “从供应端看,2021年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4564万头,为‘非洲猪瘟’后的最高水平,其所对应的生猪出栏时段恰好为今年二季度,因此今年上半年生猪供给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随着春节需求效应的消退,下游猪肉消费出现断崖式下跌,从全国重点市场猪肉成交数据看,当前猪肉消费仅为春节前的六成左右。”光大期货生猪分析师吕品说。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银行金融学院期货讲师林洸兴表示,近期的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粮食价格重心上移,豆粕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很多生猪养殖户积极出栏,也进一步加大了猪肉供需矛盾。

  截至3月18日当周,全国生猪现货均价为11.6元/公斤,春节后累计跌幅达14.6%。

  而随着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生猪养殖成本逐渐抬升,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猪粮比价为4.59∶1,已经跌破2021年10月份的低点,连续3周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加快收储。

  3月22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分析当前生猪生产形势,研究稳定生猪生产措施。会议认为,当前生猪生产总体平稳,能繁母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宽松,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加之近期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养殖持续亏损,不少养殖场户经营困难,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合力应对,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今年以来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使得生猪育肥成本提高1元/公斤左右,当前自繁自养生猪头均亏损接近550元,育肥亏损程度较去年9月底有所收窄,主要是因为母猪、仔猪成本大幅降低。”吕品说。

  在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看来,目前养殖端虽情绪悲观,但去产能行动仍在持续,按照当前饲料原料价格和猪价走势,未来产能去化有加速的可能。

  “当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加之饲料原料价格继续上涨使得养猪单位成本增加,养殖户对后市仍持悲观心态,眼下的持续亏损令养殖户备受煎熬,更会促使养殖户减少补栏,因此当下补栏情绪也很一般,这从近期仔猪、母猪价格走势可以看出。今年以来仔猪、母猪报价相对稳定,15公斤仔猪报价在400元/头,50公斤二元母猪报价在1630元/头。无论从官方公布的能繁母猪数据还是第三方机构公布的样本数据都可以看出,能繁母猪存栏在继续下滑,但相比2021下半年能繁母猪去化速度均有不同程度放缓。”徽商期货生猪分析师尉秀说。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2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68.2万头,环比下降0.51%,较2021年6月的阶段性高点下降6.5%,但仍然高于正常保有量4%。“通过对生猪期货远月合约价格的观察,市场对今年三季度之后的猪价持乐观态度。主要上市猪企出栏量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反映出规模猪场的产能去化速度较为温和,而中等规模猪企因融资能力较为有限,在饲料价格高企的情况下,经营压力较大,因此中等规模猪场是关注生猪产能去化问题的关键。本周以来生猪期货远月合约出现一波急跌走势,同样反映出市场对当前生猪产能去化速度不及预期的判断。”吕品说。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生猪价格相对弱势的情况下,上市猪企股价的表现却比较亮眼。近几个交易日,A股猪产业板块持续回升。据Wind数据,截至3月22日收盘,猪产业指数涨1.19%,连续5个交易日录得涨幅。天邦股份、唐人神、巨星农牧、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双汇发展、新希望等股价稳步回升。对此,王俊表示,这种情况是市场预期导致的,一方面生猪养殖持续亏损下存在猪价见底的预期;另一方面,部分上市猪企抢占未来市场,存在出栏量看涨的预期。

  “股价反映的是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盈利预期,市场主流观点依然判断今年下半年‘猪周期’下跌阶段将会结束,而上市猪企的融资能力较强,在行业‘寒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较强。在生猪出栏量维持高位的情况下,上市猪企无疑将会更多地分得新一轮‘猪周期’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市场红利。”吕品表示,预计经过本轮长时间、大幅度亏损后,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上市猪企的投资价值也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林洸兴也认为,眼前的生猪养殖亏损,会持续挤压中小型养殖户的生存空间,今年有更多100—500头规模的养殖户与上市猪企签订合作养殖协议,规模化猪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生猪期货远月合约价格一直位于生猪养殖盈亏线水平之上,上市猪企可以通过期货套保、场外期权、‘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锁定养殖利润,也可以运用相关期货工具优化原料采购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农业农村部召开部门协调会议研究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农业农村部3月22日消息:3月22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分析当前生猪生产形势,研究稳定生猪生产措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主持会议并讲话,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强调,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平稳有序供给。

  会议认为,当前生猪生产总体平稳,能繁母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宽松,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加之近期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养殖持续亏损,不少养殖场户经营困难,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合力应对,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会议要求,要认真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严格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要求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化解风险挑战,全力做好保产能、稳生产各项重点工作。要强化生猪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预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政策支持,稳定养殖用地和环保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精准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和冻猪肉收储调节,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发展。


国家发改委:预计猪价、猪料比价将继续小降


  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323.47元。本周国内猪价延续缓跌走势。市场整体消费能力依旧偏弱,猪肉产品走货乏力,屠企压价收购生猪意向较为强烈。同时,饲料价格继续上涨,养殖端对后市信心不足,压栏等价情绪减弱,转为积极出栏。短期内供需依旧失衡,预计猪价、猪料比价将继续小降。

  同时,国家发改委公布肉鸡饲料价格信息,截至3月16日,本周全国鸡料比价为1.88,环比上涨1.62%。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肉鸡养殖预期亏损为1.33元/只。本周屠宰企业收购平稳,而毛鸡出栏略有减少,走货加快,鸡价继续上涨。下周,毛鸡出栏量维持平稳,但产品市场需求较为平淡,预计鸡价或小幅下滑。

  截至3月16日,本周全国蛋料比价为2.50,环比上涨4.17%。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蛋鸡养殖盈利为每只8.97元。近期市场需求无明显提振,但受饲料成本较高影响,养殖单位低价惜售,带动本周鸡蛋均价环比上涨。短期内市场供需两淡,预计蛋价或窄幅波动为主,蛋鸡养殖将维持微利状态。


猪周期市场波动大,业内建议引导全产业链发展!猪价何时反转?


  经历非洲猪瘟后的产能下滑及行业近两年的快速复产,2022年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并出现阶段性过剩局面。无论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是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稳定生猪生产”成为畜牧领域多次被提及的共识。

  业内人士分析,“稳”已经成为今年生猪产业发展的中心。要实现稳定,既要控制好能繁母猪数量,也要在土地和信贷政策支持、生物防控、产业一体化、健全生猪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等方面多下功夫。

  生猪产能从“加快”变“稳定”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相关工作的通知》显示,要密切关注研判本地区生猪供需形势和猪周期演变,及时采取政府收储等针对性措施,其中“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本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的内容与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如出一辙。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从2020年至今,生猪已连续3年被中央一号文件提及,但表述各不相同。2020年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2021年为“保护生猪基础产能”,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则为“稳定基础产能”。

  从“加快”到“保护”再到“稳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向新京报记者分析,上述用语变化体现了3年间我国生猪产能的变化。“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影响我国生猪产能下滑。自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生猪产能就已开始逐步恢复。2021年提出‘保护生猪基础产能’时,还无法准确预料产能何时恢复常态。之后的2021年第二季度,生猪复产速度高于预期,并仍在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量达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4564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2.1%。2021年8月,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答媒体记者问时称,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三年行动方案确立的目标任务提前完成。

  朱增勇告诉新京报记者,正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及的“稳定”,生猪产能恢复后,“2022年,更重要的就是稳固前期复产效果,同时防止因阶段性过剩导致的生产和价格波动。”

  生猪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

  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在媒体采访中指出,2021年底全国生猪存栏4.49亿头,这些存栏生猪会在2022年1月至6月陆续出栏上市。由此推算,2022年上半年猪肉市场供给必然处于高位,“当前的生猪生产和供给充足,但需求收缩,阶段性过剩较为明显。”

  猪肉产能的阶段性过剩也反映到了价格层面,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今年2月21日至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8: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随后,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于3月3日和4日开展了2022年首批4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3月10日开展了2022年第二批3.8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

  新发地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在分析北京新发地3月5日至11日一周价格时提及,政府出台“收储托市”的举措后,白条猪价格继续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但是肉价也没有就此逐渐走高。从数据来看,当周白条猪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略有波动,暂时难以看出会上涨或者下滑的趋势性走势。

  而在3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加快收储。业内人士指出,生猪收储虽然不一定能够对价格起到大幅提振作用,但将给行业带来信心。

  面对低位猪价和市场上过剩的产能,猪企对于产能扩张的态度也回归冷静。2022年2月、3月的投资者活动中,温氏股份表示,2022年在生猪方面计划持续做精做细生产管理,确保大生产稳定,提升肉猪上市率。考虑到目前猪业低迷的行情,公司资本开支相对谨慎,保存资金实力,全年资本开支初步计划为40亿-50亿元,相比去年略有减少,主要投向为可转债募投项目、在建尚未完工项目等。现阶段不会加大种猪场投资建设,“主要致力于达产满产,利用好现有产能。”

  牧原股份也称,当前的猪价较低,主要矛盾仍是供给量相对过剩。公司预计下半年猪价会有所好转,并自去年以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采取相关措施以应对猪价下降,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工程建设节奏以减少资本开支、加强与银行合作、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水平提升公司养殖成绩等。

  东兴证券分析师程诗月、孟林在研报中分析多家上市猪企出栏目标时指出,企业多对2022年出栏目标呈现了以稳为主的现象,大都没有进一步快速扩张产能的计划。工作重心仍是生产成绩的持续提升,降本增效以减少现金流损耗,不会盲目大规模扩产。

  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总开关”

  养殖企业自我调控外,想要稳定生猪生产,政策支持不可或缺。事实上,2021年下半年,农业农村部就已在《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中,两次提及稳定生产方式。

  对于如何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及,要稳定生猪贷款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推广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和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深入推进生猪养殖保险,实现养殖场(户)愿保尽保;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不得以行政手段对养殖场(户)实施强行清退等。

  而围绕怎样实现产能稳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指出,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只要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保持在合理区间,仔猪生产就有保障,生猪市场供应和猪肉价格就能保持相对稳定。“十四五”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要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

  同时,按照生猪产能调控要求,要以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比例,将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划分为绿色(95%-105%,属于产能正常波动)、黄色(90%-95%和105%-110%,属于产能大幅波动)和红色(低于90%或高于110%,属于产能过度波动)3个区域,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朱增勇指出,这些也是本轮猪周期和以往猪周期的政策的不同之处。以前的政策可能更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本轮猪周期则在保持土地、财政方面的支持政策连线的同时,于市场机制下,抓住能繁母猪产能这一核心指标,通过权威客观公正的预警信息引导产能稳步向供需基本平衡转变,降低了养殖户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退出的风险,让其有能力将养殖产能调整在合理范围之内。

  业内建议引导产业一体化发展

  2022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从行业角度提出了更多稳产保供建议或提案。

  其中,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建议,鼓励加大猪育种、养殖技术和工艺投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养殖效率;引导猪产业一体化发展,保障猪肉食品安全,实现猪肉全程可追溯,严厉打击屠宰环节注水注药、屠宰病死猪等违法行为,引导推行猪肉制品全程冷链运输。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关于“稳定生猪产能、降低周期性波动、引导生猪产业平稳升级”的提案中指出,可通过健全食品原料信息溯源制度、鼓励机关单位采购安全溯源肉等方式,引导企业打通养殖-屠宰-下游食品一体化产业链,提升上游养殖抗风险能力。

  此外,刘永好还认为可以引导支持猪肉加工制品的研发创新,拓宽猪肉消费场景,“如猪肉制品在火锅、烧烤餐饮业态的应用,培根在家庭早餐、零食消费场景的应用等。”引进海外先进猪肉食品加工技术,细化和完善猪肉收放储与进出口调控政策等。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则建议通过建立产销区补贴长效机制的方式稳定生猪生产,通过资源环境补偿、跨区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等方式,推动形成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优化生猪调出大县动态调整机制,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在秦英林看来,建立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不仅能够保证销区生猪供给,还能激发生猪产区政府的积极性,重点支持生猪产业发展。产区政府通过支持生猪全产业链布局发展,带动产区经济发展。

  监测预警体系科学引导养殖主体

  除在养殖、屠宰、销售方面下功夫,健全生猪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对稳定生猪生产会起到积极作用。2021年,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生猪产品信息平台在农业农村部官网上线。

  有生猪行业从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常查看上面有关生猪价格、成本、消费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还有各部委关于生猪产业的重要政策,对工作很有参考意义。

  朱增勇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生猪的全产业链监测包含从上游饲料、种猪、养殖,到下游屠宰、加工、消费和贸易等。近年来,虽然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我国生猪养殖主体目前还是以中小规模为主。然而,中小型养殖主体往往很难准确把握生产和市场信息,最终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传导到了猪价波动上。由政府建立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可以更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发布产业链权威信息,通过信息预警,合理引导中小规模养殖户、养殖企业客观了解当前供需形势,进而让养殖主体及时安排生产节奏,防止非理性退出。

  对于我国生猪供需何时进入稳定状态,朱增勇表示,今年猪肉供给还是比较充裕的。目前,从能繁母猪产能角度来讲,2022年上半年,猪肉市场可能还会呈现阶段性供给充裕的局面,猪价整体处于跌势。当前猪肉市场的压力应该只是短期的,没有突发因素的影响下,“到今年下半年,供需形势可能会转向基本平衡,2023年会进入新一轮的猪周期。”(新京报记者王思炀)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