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天气

1月26日部分地区天气分析预测汇总

时间:2011-01-26
来源:本网采编



   1月26日:气象服务公报

  西北地区东南部局地将有大雪 贵州中西部局地仍有冻雨

  ■未来雨雪:26-28日,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及其以东大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需防范不利天气对春运交通的影响

  ■降温动态:26-28日,我国中西部地区将有明显降温天气,防寒保暖不容忽视

  ■北方旱情:26日夜间-28日,北方气象干旱区将出现弱降水过程,气象旱情持续,仍需持续做好抗旱工作

  ■海上大风:26-28日,南部海区将有持续大风,需关注海上作业安全

  雨雪天气: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及黄淮以南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在北方,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和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北部有小到中雪。

  公路交通:未来24小时,雨雪冰冻天气将主要影响G75、G5、G6等高速路段,部分国道、省道也将相应受到影响,行驶在上述路段的车辆需减速慢行。

  降温动态:26-28日,新疆北部、青藏高原、西北地区东南部、江南、华南北部、西南部分地区将有4-6℃降温,局地降温可达8℃,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气象旱情:26日全国气象旱涝监测结果表明,北方气象干旱区旱情仍在持续。26日夜间-28日,华北西部、黄淮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弱降水过程,对改善局地表层土壤墒情有利,但大部地区旱情仍将持续。

  海上大风:未来24小时,受冷空气影响,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和中部海域将有7-8级东北风、阵风可达9-10级,海区作业和航行的船舶需注意防范大风灾害。

 


  1月26日:未来十天全国天气预报

  一、天气趋势

  1 气温趋势

  29日之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较常年同期偏低1-2℃,其中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偏低3℃左右;30日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自北向南逐步回升。

  2 降水趋势

  未来10天,西南地区东部、江淮、江南、华南西北部降水量一般有5-10毫米,其中江南东北部的部分地区降水量有15-20毫米;主要降水时段在26-28日。另外,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黄淮南部的部分地区降水量有1-3毫米。

  二、主要天气过程

  26-28日,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国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雨雪和降温天气过程;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小到中雪(雨),其中湖北东南部、苏皖南部、江南东北部及湖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的局地有暴雪;贵州中西部、云南东北部、湖南南部等地有冻雨。上述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2-4℃,部分地区降温6℃以上。29日前后,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区将有6-8级大风。

  三、重点关注天气

  1 南方地区将出现雨雪和降温过程

  26-28日,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雨雪和降温过程,其中湖北东南部、苏皖南部、江南东北部及湖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的局地有暴雪;贵州中西部、云南东北部、湖南南部等地有冻雨。上述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2-4℃,部分地区降温6℃以上。

  2 华北和黄淮等气象旱区无明显降水

  26日夜间-27日,华北西部、黄淮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一次弱降水过程。

  3 月末我国气温将回升

  30日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自北向南逐步回升,之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低的状态将有望改观。

  四、 未来4-10天具体预报

  29日08时至30日08时,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西南地区东部有弱的雨雪天气,江南、华南以多云天气为主。

  30日08时至31日08时,北方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气温回升;西南地区东部有弱的雨雪天气,江南、华南以多云天气为主。

  1月31日08时至2月1日08时,全国大部地区气温继续回升,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中东部以及贵州中西部有弱的雨雪天气。

  1日08时至2日08时,全国大部地区气温继续回升,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四川南部、云南中东部以及贵州西南部有弱的雨雪天气。

  2月2-4日,将有弱冷空气影响华北、东北等地;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

 


 

  1月26日: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

 

  西北地区中东部及南方大部地区有雨雪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三天,青藏高原东部、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及黄淮以南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湖北东南部、苏皖南部、江南东北部及湖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的局地有暴雪;贵州中西部和云南东北部等地的局地有冻雨。

  具体预报如下:

  26日08时至27日08时,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山西中西部、江汉大部、江南、广西大部、福建大部及海南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西北地区东南部的局地有大雪,贵州中西部的局地有冻雨;台湾海峡、南海风力将达有7~8级、阵风9~10级。

  27日08时至28日08时,西藏东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山西、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苏皖南部、湖北东南部及江南东北部等地有大雪,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的局地有暴雪,贵州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有冻雨;台湾海峡、南海有7~8级、阵风9~10级的风,东海有6~8级风。

  28日08时至29日08时,东北地区中北部、江淮南部、江南、华南大部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湖南中部、安徽东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局地有大雪,贵州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有冻雨。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将有7~8级、阵风9级的风。

 

 


 

快讯:新疆皖浙川闽赣湘等部分降小雨雪

         中央气象台消息,1月25日05时至26日05时,新疆北部降雪1-2毫米,安徽南部局地、浙江西北部及四川南部局地降雪(雨夹雪)2-4毫米;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部、湖南南部等地降雨2-7毫米。

 

 


 

气候变化将造成全球粮食歉收

  一份新报告指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不受限制地增加,时至2020年,地球表面温度将至少升高2.4摄氏度,加上世界人口进一步增加,将对全球粮食生产构成灾难性影响。

  这份名为《粮食缺口: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的报告是全球生态基金会编纂的。报告说,时至2020年,预计全球人口将增加大约9亿。与此同时,报告估计小麦产量与需求量的缺口将为14%,也就是说需求比产量高出14%。稻米和玉米的缺口分别是11%和9%。只有大豆产量会出现增加,比需求高出5%。

  这个非营利机构的负责人说,报告是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及联合国其他机构发表的主要文件撰写的。

  本月公布的另一项基于电脑模型完成的研究发现,即便人类在2 1 0 0年停止大肆制造二氧化碳,全球变暖的残余影响可能还将持续1 0 0 0年。

  研究指出,到3 0 0 0年,全球变暖将不光是一个热门话题———南极西部冰原可能会坍塌,全球海平面将上升4米。

  报告说,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水和气候影响最大。由于降雨量发生变化,对灌溉用水的需求增加,而气温升高使粮食生产的地理布局也会发生调整。

  报告估计,气候变化会对全世界4种主要粮食作物构成影响,其中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粮食缺口会影响人类的食品供应和畜牧业生产,因为全世界大约35%的谷物被用作动物饲料。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指出,由于上述原因,粮食价格将在今后10年间上涨20%。

  联合国粮农组织说,目前有1/7的人口营养不良,粮食价格上涨,这一比例将在2020年达到1/5。

  报告的作者之一、全球生态基金会的执行主管利利安娜·希萨斯说:“如果我们不拿出行动,不光是后世子孙,我们这代人也将付出惨重代价。”

  法新社华盛顿1月18日电,全球人口爆炸和气候变化的持续影响可能在未来10年导致全球粮食短缺,但这对某些国家来说不尽是坏消息。

  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中国、埃塞俄比亚和一些北欧国家都在上述国家之列,其农作物将因气温和降雨变化而增产。

  利利安娜·希萨斯说:“这项分析是根据《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第四份评估报告》的结论作出的。”

  气候变化可能对美国的玉米种植造成负面影响,但不会影响小麦种植。北欧的小麦产量可能增加3%至4%。

  与此同时,亚洲大陆各地的农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存在巨大差异。世界第二大稻米和小麦生产国印度的农作物可能减产30%。但世界最大的稻米和小麦生产国中国的农作物可能增产20%。

  气温升高和降雨变化也可能提高世界第六大咖啡生产国埃塞俄比亚的主要农作物咖啡的产量。(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冷空气再袭 南方雨雪再现北方旱情难缓

  近日来,我国大部地区不断受到弱冷空气的骚扰,气温持续偏低,南方雨雪不断,据统计,我国大部地区近10日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偏低2~4℃。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季里还会有冷空气来袭吗?杨贵名指出,26-28日,一股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南方再现雨雪天气,但北方雨雪依然不多,旱情恐怕难以缓解。
  岁末冷空气来袭特点鲜明

  中央气象台预计,26-28日,一股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受其影响,26日至28日,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将先后有出现小到中雪(雨);其中,贵州、重庆、湖南西部和北部、湖北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安徽南部和江苏南部局地有暴雪。贵州、湖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冻雨。上述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2~4℃,部分地区降温6℃以上。北方部分地区也会出现降雪,主要集中在26日至27日,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南部地区将先后出现小到中雪天气。

  “1月份是我国冷空气活动最为频繁的一个时期,因此岁末佳节之前迎来一次冷空气过程不足为奇,不过这次的冷空气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杨贵名列举了这股冷空气3个特点。

  高原地区降温明显。相比较近期其他的冷空气来说,这股冷空气路径偏西,给西藏、青海,包括云南贵州等高原地区带来的降温比较明显,降温幅度都在6℃左右;而中东部大部地区特别是南方大部降温为2~4℃,就降温的程度而言,可以说是一次较弱的冷空气。

  风力不是很强。相比往年深冬时节的冷空气,此次冷空气的风力较小,仅北方大部地区出现4~5级风,南方大部主要以雨雪天气为主,风力偏小,除道路结冰给路上交通带来影响外,对于空运的压力不大。

  移动速度比较快。此次冷空气移速较快,3天内对于我国的影响就基本结束了,29日起,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回升,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除西南地区外,南方大部地区也以多云转晴天气为主,气温缓慢回升。

  北方降雪范围有限 旱情恐难缓解

  “南方大部将迎来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很可惜的是,对于北方来说,降雪范围非常有限,特别是华北地区的旱情恐怕还要继续维持。”杨贵名分析,此次冷空气虽然会影响到我国大部地区,但北方大部水汽条件不是很好,只是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南部地区出现弱降雪天气,这样的天气对于北方旱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难以明显缓解旱情。

  本月13日,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曾指出,由于水汽条件不足,在南方诸省遭遇多轮雨雪侵袭时,山东、河南、河北等9省市则连续3、4个月滴雨未现,冬小麦缺水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突出,旱情迅速发展。

  “看来10多天后的今天,旱情仍然无法得到有效地缓解。当然我们所说的气象干旱与旱灾还是有区别的。”杨贵名说。

  气象干旱指持续的不正常的干燥天气导致缺水,而引起严重水文不平衡,最明显的表现是降雨量持续低于某一正常值,属于较容易出现的气候事件,农业等用水可以通过人力缓解;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甚至引发饥荒,同时,旱灾亦可令人类及动物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此外,旱灾后则容易发生蝗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饥荒。

  杨贵名指出:“目前北方出现的旱情还属于气象干旱的范畴,并没有达到旱灾的级别,倘若北方地区无降水的状态继续维持的话,旱灾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到时再设法补救,就为时已晚。所以,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利用地下水、江河湖泊水灌溉等手段,保证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的农业用水,避免开春后大范围的旱灾出现。”。

  贵州冻雨还将持续 交通影响持续

  自今年1月1日开始,贵州冻雨就一直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反复与2008年时的冰冻雨雪天气作比较。“目前来看,此次冻雨的强度虽不及2008年,但是持续的时间较长,给当地的影响不容忽视。”

  据悉,24日,贵州中西部再次出现雨雪天气,受其影响,省内大部分地区凝冻仍较严重。截至25日08时,仍有52个县(区、市)出现积雪或凝冻,其中水城、麻江、黄平、三穗、黎平等5县(市)积雪在5~10厘米之间,万山最深达14厘米,比前日减小2厘米。另外,有23个县(区、市)观测到电线积冰,以安顺西秀区的32毫米(含观测导线直径26.8毫米)为最大。

  受凝冻和降雪天气影响,贵州省内部分地区路面结冰湿滑,贵州省气象台持续发布道路结冰预警。“恐怕这股冷空气28日前后抵达贵州时,仍会给当地带来冻雨天气,道路结冰预警仍将继续。”

  “正值春运高峰期,建议各地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调度管理,抓紧做好新一轮雨雪天气的应对准备工作,确保春运安全、畅通。”杨贵名同时祝愿节前返乡的人们一路平安。

 

 


 

北京遇40年来最严重干旱2千余人饮水困难

  昨日,北京市气候中心称,这是197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从气象干旱监测来看,目前北京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是中度干旱,东南部地区是重度干旱。预计未来一周,北京仍没有出现明显降水的可能,气象干旱将持续。

  无降水将超过百天

  北京市气候中心短期预测科科长陈大刚介绍,北京最近一次有效降水是去年的10月23日—24日,降水量为7.3毫米。自去年10月25日之后,北京再未出现过有效降水,即使是发生在去年12月29日的那次降雪,也是只见雪飘,不见降水量。

  据统计,北京历史上最长无降水(日降水量小于0.1毫米)日数为1970年10月16日至1971年2月15日,长达114天;2008年10月24日至2009年2月2日,超过100天。

  去年10月25日以来至今无降水,“今年情况还没有到头,最终会持续多长时间,现在还不知道。”陈大刚说,从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未来一周,北京仍没有出现明显降水的可能。也就是说,这次气象干旱将超过上一次,成为1971年以后,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专家实地考察旱情

  从气象干旱监测来看,目前北京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是中度干旱,东南部地区是重度干旱。

  陈大刚解释,气象干旱主要考虑降水的问题,如果某个地区某个时间段的降水量明显低于常年平均水平,这个地区在这一时间段就遇到了气象上的干旱。与常年平均水平的差距越大,气象干旱程度越严重。

  而真实的干旱取决于土壤的含水量。由于去年9、10月份的降水量偏多,地表以下10厘米左右的含水量还是不错的,“真实的干旱还是比较轻的。”

  据悉,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市农业局已派出专家组到田间实地考察,了解土壤的实际干旱情况。由于北京只有100万亩左右的冬小麦种植区,灌溉条件也很好,因此目前的干旱程度对北京农业的影响不是太大。

  ■ 影响

  供水 城市无问题 山区增困难

  昨日来自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消息,根据市气象部门预测分析和北京水资源实际状况,预计去冬今春,北京城市供水不会出现问题;山区饮水困难人数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据统计,目前全市有两个区县2252人出现饮水困难,其中房山区南窖乡和大安山乡1521人,延庆县千家店镇和大庄科731人。主要分布在以山泉为水源的地势高、居住分散、人口较少的山区自然村。

  据市气象局预测,春节前出现降雪的可能性较小。北京市气象、农业、水务、园林等部门还将建立抗旱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旱情信息通气会,确保供水安全。

  作物 麦苗青枯重 蔬菜影响小

  对于北京的旱情,市农业局组织区县技术人员对全市100块小麦监测点进行了实地勘察。昨日,北京市农业局称,目前麦田平均干土层厚度达3.9cm,最厚达到了6.8cm,麦苗普遍青枯较重,个别地块麦苗茎部脱水,出现萎蔫现象,对小麦安全越冬不利,但目前没有死苗死茎现象。农业部门针对今年麦田干旱、干土层较厚的现状,建议农民进入2月份后,抓住回暖天气(气温3℃以上,麦苗解冻),个别干旱严重、麦苗萎蔫较重、有死苗危险的地块,应在中午前后少量补浇“救命”水,尽量减少死苗死茎发生。

  另外,本市蔬菜生产全部为设施生产,设施内设备配套较为完善,多数配备了滴灌设备,因此旱情对设施蔬菜生产影响不大。

  防火 无雪且风大 农村隐患高

  “北京已经是火灾预防的最高等级了。”昨日,北京市消防局防火部副部长柳国忠介绍,今年北京风大无雪,一些地区存在极高的火灾隐患。尤其是周边农村,干透的秸秆稻草,极容易起火。近期,北京市消防局正多方协调,加紧部署,要求各区县、乡镇加速清理可燃物,切实负起消防主体责任。同时,要求各村委会加强安保巡防力量的配置,安排具有一定经验的巡防队员,做好火患的初期处置。区县消防部队也调整了备战级别,遇到火情可以及时出警。

  ■ 探访

  百亩桃园苦等“救命雪”

  1月24日午后,平谷北辛庄村。

  北风很冷,一股小风吹起田地里的黄土,打在桃树干上簌簌地响。

  吃过午饭的村民马广义,一头扎进园子里,为桃树剪枝。

  有人家枯死百棵小树

  “枝子干得太厉害,不剪来年影响结果。”马广义停下手里的活,点起一根烟蹲在地陇上。“不下雨,不下雪,我们就靠天吃饭。”

  从去年夏天起,北辛庄村上百亩桃园就处于缺水状态。

  园子里,干黄的土地上,依稀可见一些龟裂,靠着陇远一点的地面,挖到一指深的位置,还是干干的土,用手轻轻一捏就碎。跟马广义在一起干活的郭子忠说,村子里不少农户的地里,出现了干死的小树,家家户户损失不一样,但听说有人家死了有100多棵小树。“那些小树,都干巴成小老头了。”郭子忠说,干旱不但会渴死小树,也会助长小虫的繁殖,冬天不降雪,虫卵没有冻死,来年的虫患风险很大。

  村里半数水井荒废

  “我们只能浇水缓解,然后再盖上地膜。”马广义说,村里依靠几口机井灌溉,这两年来,地下水位一直在下降,村子里有一半的井都废了。村民们担心,本来就下降的地下水,如果今年再不下雪,恐怕水位会更低。“现在都打300多米的井,早几年,我们挖口井不到20米就有水。”马广义说,井打得深了,但水流没见大,所以用时长了,以前浇一亩地最多花几十块,现在需要100多块。

  “如果开春前下场像样的雪,就有救。”马广义踩着梯子,够着剪最高的几根干枝。他担心干旱会给桃树带来致命的影响,好桃子生长本来要充足的水分,如果缺水,桃的个头就会缩小,甜度、水分都会受到影响。一斤好桃子可以卖三四块,但蔫桃子只能卖1毛钱左右,连成本都不够。

  ■ 释疑

  为何去冬今春旱情重

  北京市气候中心短期预测科科长陈大刚称,北京冬季的天气特点就是降水少,属于季节性干旱,据统计,整个冬季从12月到来年的2月,北京的平均降水量不到10毫米,跟全年降水量580毫米比较,不到2%,所以说整个冬季降水量本身就很少。

  其实,去年入冬以来,冷空气并不懒散,隔三差五就来京城“报到”,但由于暖湿气流匮乏,水汽条件太差了,总是无法形成降水。这个冬天一直没有下雪,所以大家感觉情况很严重。陈大刚表示,实际上就是差一场雪或一场雨的事。

  为何降水量数据“打架”

  对于2010年的降水量,气象部门公布的数据是481毫米,而水务部门公布的是520毫米,差了近40毫米,出现数据“打架”情况。

  北京市气候中心短期预测科科长陈大刚称,主要是统计方式不同,水务部门是100多个站的平均值,气象部门是6个站的平均值。气象部门统计的是北京平原地区的平均降水量,以南郊观象台、丰台、昌平、房山、顺义、密云六站平均统计。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